说曹操,曹操至,一班茶客才刚论说药店之事,小居先生便从对街而来,入门招呼乌秀才:
“哎,小官,你真个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老太太这一剂药服下,果真是大安了的。”
“是么?是么?果真大安了么?居先生啊,你这便叫做啊,身在山中不识山,给自家至亲医病来,往往太多瞻前顾后,再是名医也个不得办法医啊。”
乌小官听来也是欣喜,手中捧着一卷医书连连道贺。
“哎,小官啊,你这便叫做学有所成,真个学以致用可以看病医人了的,这一来啊,不枉我这几年个半带半教也算苦心,这二来啊,更不枉你这几年里半看半学实是用心,给你娘老子大大争气了的。”
小居先生几年一过,更是身壮气稳许多,真正可称居先生了,对于这个半师之徒,由衷赞许有加。
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遇上个金乡邻犹为幸运,自打小居先生龙隐镇头开店立业,便与你个豆腐人家不解之缘,尤其对你个乌小官,更当自家子弟相待。这人生在世多遇二难,一为饥,一为病,解饥治病最为正业。饥年饿不死火头军,凡人选得厨师职业,大凡无有饥肚之虞。而凡人亦是无一可脱病疾,有恙必得医治,所以为医者无惧失业,也最是十分之保障。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做苦力的自是巴望活轻省,磨豆腐也个愿意改作碾药行当,乌老官总也望着小官日子过来比自身好,有心请着小居先生收下学医。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小居先生肯与不肯,便是答复乌老官,小官总也要以科举学业为重,至于医道学术或可兼顾。乌小官上学之余,就近药店随意进出,柜上千味药,册中万般方,熟知经络穴,烂晓汤头歌,从来死记硬背,到底熟能生巧,加之小居先生随遇随教,药店中人随试随考,几年下来自也识药通医,不称郎中大可行医。不入行内不授业,行行如此规矩,所以乌小官几年学得医术,对外终究不可报何师门,一向里对于小居先生,只行师徒之礼,不称师徒之名。
学得医来不得治病,说来还是纸上谈兵,可巧几日里居家老太太病恙,小居先生为母诊治,竟个设法无效,一筹莫展直皱眉头。乌秀才恰从山大口中获知了,只说居先生夜来徘徊,口中只言“黄连”两字,竟至夜不安寝。秀才听下心以为然,自告奋勇请医居老夫人,小居先生闻之大为惊奇,你个不入门子弟,究竟何德何能大包大揽?
乌小官也不说其他,一番望闻问切罢了,直向小居先生前期所服药方一观,看过即向先生建议:
“药与症合,理当应该奏效,不过老太太病由热邪郁于心胃之间,药中还须加以黄连,方才能够痊愈。”
小居先生听之跃然,道:
“我也早想如此用来,只是老太太年事已高,恐怕会灭了真火,所以思前想后不敢用也。”
乌小官方显秀才本色,答来胸有成竹:
“老太太两尺脉长而有神,本元坚固的很,况且有病则须病当之,用之便是有益无害。”
事不关己无挂无碍,事当己身千肠百肚,小居先生迷则一时体己,经由乌小官秀才一番开解,立马个豁然开朗,于是马上药剂添加黄连,老夫人果然一服见效,乐得个先生喜滋滋要紧跑过茶馆夸徒来。
“先生啊,要说真高明呀,原也还是你自己,我便是早起有听山大说了,昨夜里你个口中念念不断黄连两字,我便由此断出药方差不多亏在何处,所以才会大胆夸口医来,不过是借着先生药方说药方,因风吹火顺水推舟罢了。”
不可冒贪天功,乌秀才原委道来总也谦虚。
“哎,心有灵犀还须一点通啊,所谓点石成金,小官你此番能够治下老太太的病,不是全功也是大功啊。尤其你个断病施医全能把握,虽然有我试方在前,你总个能够心中自判,道是无有道行不敢医啊,你这一来下得去药,二来医得成病,便是真个本事学在手了的。”
一语破天机,天机破得全凭人慧,小居先生十分欣慰则个。
他们师徒如此言谈欢快,一边上乌老官出得灶间,来龙去脉大概齐,从旁大为谢师:
“这啊,还个名师出高徒说法,全亏着这几年居先生好教导,我家鼎金算着有了些出息的,算着有了些出息的。”
“哎,这虽说是教不严师之惰,你个学生总也须十分好学则个,我们鼎金啊,便是自家肯用功才是真个的,不然也不会十五岁个小年纪就考中秀才的。”
看着小官比着自己也不差半个头了,小居先生多少爱惜来拍拍肩。
“哎,哎,不管怎个说法,小居先生你家,还有那学馆里的董先生,对我家鼎金总个是大恩的,全亏有着你们,我家鼎金才会有今天的。”
天地君亲师,师长总是要大尊的,乌老官替个儿子大大作揖,一帮茶客眼看热切,也个纷纷赞慕:
“哎,有得居先生个大大名医教来,怎还会有不好的?怎还会有不好的?”
一班人轰轰乱说之际,先前吃着西瓜上学去的小儿跑将回来一个,一看便是南街头绸布庄小公子西临,脚步腾腾话说喘气:
“乌先生,乌先生,便是董先生喊你马上到学馆去呢,他今朝又要回家了说。”
人生不读书,赛过做头猪,这龙隐镇头公学,一向来学生多多,教师却是时有空缺。从前个房先生不说也罢,好好来人去无声息,随后一把官火烧了旧学馆。以后更来一位冯先生,老婆儿女过日子,新学馆看似能长住,便个一朝告假离别去,从此再不见回头身影。以后新学馆里又请有两位新先生,一位当年因故又去,一位隔年赶考再辞,一班学馆小儿有人教无人教,上学上来有断有续。
其后再有聘得位董先生,前朝老儒生不逢时,一世郁郁无得志,年事半高万般皆灰,学馆里充做教书匠聊度余生。家中但有三亩地,任死不作孩子王,这董先生一老二病恙,教得下书来便教书,教不下书来便是学生死背书,且是教得一天是一天,不定何时又该卷铺盖走动身。万断不出人性,万猜不出人事,谁曾想最不可靠之人最可靠,这董先生龙隐镇一呆也就好几年,学问好与不好难判,学生有无出息可断,乌小官十五岁年纪中得秀才,便令先生脸上大大有光,从此令人吃屎先生一类詈语再也乱叫不得。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