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今都骑空归去,风雨萧萧点绿苔”,这就说明叶并没有见到主人,白跑了一趟,但诗人对他的到来依然十分高兴,写下了“或为怀奇问有才,壁炉何幸得君来”的句子。当然,来访受阻的不单单是叶肯堂,还有孟二先生。他在《春仲孟二先生枉访时避横逆出门未及延疑因成寄谢》中说:
寂寥空馆杏花春,喜逐芳香过我新。云外那求寻药客,风前应见负绉人。炉茶未煮厨中水,樽酒还封座上尘。家犬不知长者至,迎门曾否吠朱轮。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这位“孟二先生”是一位“长者”,而且还是乘着“朱轮”而来的,身份显然高于“都骑”,是一个有头有面的人物。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避而不见,自然在情理之中。“炉茶未煮厨中水,樽酒还封座上尘。家犬不知长者至,迎门曾否吠朱轮。”,从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孟二先生到来时,房门空掩,茶未煮,酒未开,主人不在家,只有一条狗守在门外。主人为什么不在家呢?题目中的“避横逆”说出了真相。“横逆”指的是不顺心的事情,这里指不必要的麻烦。也就是说,主人不见的原因是不想节外生枝,徒增烦恼。
与叶肯堂和孟二先生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董先生,他的到访不仅受到了诗人的热情款待,而且还让他生出相见很晚的遗憾,故而写下了《秋晚散馆后喜董先生见访》的诗,以记录这段友情。其实用不着看诗的内容,光看题目中的那个“喜”字,你就知道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心情了。诗的原文如下:
晚扉斜阳掩秋凉,篱角花开映竹房。顾我不嫌才短浅,逢君顿觉地生光。孔樽自昔踈何久,徐榻从今下要常。怪道先生无觅处,谁知近在洞朝阳。
很显然,“董先生”所受到的礼遇是叶肯堂和孟二先生无法比拟的,整首诗都洋溢着“人逢知己千杯少”的热烈而又亲切的气氛,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见,见什么人,与谁交往,诗人是有标准,有条件的,不在此列者决不见面。令诗人一往情深的董先生,显然不是仕途之人,与“都骑”和“朱轮”不是同类。从他栖身于“洞朝阳”这一点来看,是个隐士或布衣,与诗人是同路无疑。笔者认为,“董”者,懂也,它并非实指哪一个人,而是泛指这一类人。也就是说,诗人只和江湖之人来往,只和有识之士来往,对仕途之人,对愚昧无知之人尽量避而远之。
作者的另一首诗,让我们直接走进了他的内心世界,看到了他对大清王朝的一颗赤子之心,也理解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这首诗的名字叫《读史有感》,原文如下:
拍手高歌叹古今,闲披青史最惊心。阿房宫尽绮罗色,铜雀台空弦管音;韩信与刘无剩骨,郭开亡赵有余金。谁似尼山功烈永,残篇断简尚堪寻。
回顾历史,最令人触目惊心,令人痛心疾首的,当然是自相残杀莫属。“阿房宫尽绮罗色,铜雀台空弦管音;韩信与刘无剩骨,郭开亡赵有余金。”这四句话列举了四个朝代的悲剧,例举了“一损俱损”的教训。而这些悲剧,这些教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灾难来自内讧,来自骨肉相残,来自后院起火,其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自毁长城,为他人的乘虚而入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历史的教训历历在目,这些事例不可谓不深刻,不可谓不发人深省,但这样的悲剧却还在上演,一次又一次,前赴后继,执迷不悟。诗人是过来人,他对这样的教训有切身的体会,个人的功名与大清的江山相比,孰轻孰重,他心里最清楚。其实,《红楼梦》里的《好了歌》对这个问题作了最好的回答,它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功名只不过是过眼烟云,但江山却是长久的根基,绝不允许因私废公的事情发生,否则将遭到天谴。
这也就是为什么他要放弃功名,一心致力于“尼山”之功的原因。所谓“尼山”之功,就像和尚念经一样,让人们的脑子里时时刻刻有一根不敢松懈的弦,用“残篇断简”在人们心中筑起厚厚的一道屏障,使得那些贪图功名的人不敢越雷池半步。
这里的“残篇断简”指的就是《红楼梦》,它是一部皇家的“道德经”,虽然其表象残缺不全,但指点迷津的功能却很强大。当然,他的这番苦心能否被理解,被接受,其功能能否发挥作用,他依然很担心。他把这种担心写进了《赋得风飘万点正愁人限花字》的诗中,他说:
片风起处减春华,飘尽芳城落尽花。千朵乍惊随雨散,数枝旋惜逐烟斜。飞扬舞榭诗难赋,撩乱歌台酒未赊。眼看韶光今已去,不知愁思在谁家。(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