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四、女排队长之路(3)


本站公告

    对曹慧英来说,需要她过的关口实在太多了。她被选进体院的这个青训队,全凭着她的先天条件。论技术基础,她可谓是一张白纸。打球,跳高,跑步……什么都不会。一切都得从头学起。分班时,老师说:“你学田径吧!”曹慧英老实憨厚,反正一样都不会,叫学什么就学什么好了。这样,她就跟田径打上交道了,整天跑呀跳呀,一练就是八个月。

    有一天,排球队的一位教练现了这块打排球的好材料,竭力向院领导要她到排球队去。领导找曹慧英说:“小曹,你到女排去吧!”

    曹慧英一听,着急了,说:“人家都练了八个月了,我不去。我去了,什么都不会,落人后面,该让人笑话了。”领导却对她说:“你去吧,只要自己努力,一定能跟上去的。”

    既然没有商量的余地了,那就去吧。小曹是个痛快的年轻人。

    去了不几天,排球队的黑板报上就登出章表扬她了。她带着一颗烧的心到了排球队,玩命地练。只用了一天时间,她就把滚翻救球学会了。又用了三天时间,学会了一般人需要学三个月的排球三大技术(球、传球、垫球)。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把扣球、拦网的技术要领也掌握了。虽然她比别人晚打八个月排球,但她练了八个月的田径,身体基础打得比别人好。别人上身体训练课时,她仍然练排球技术。别的队员下课了,她还赖在球场不走,一个人挥臂扣球。男排队员刘晓红看见这个练球不要命的女孩子,很赞赏,就帮她订了一个业余训练计划。每次下课后,他就留下来帮她练球。他站在场子的一边,给她扔球,她不停地跳起扣杀,往往一扔就是好几筐。曹慧英扣球时出手快,就是这个时候练就的本领。她没日没夜地往前追赶,入队不到五个月,就成了打副攻的主力队员了。

    她妈妈不放心,在一个冬天赶来北京看望过女儿。按理说,妈妈最好是不到现场看训练,练得那么苦,慈祥的心哪里承受得住呀!可曹慧英的妈妈偏要去看,别人也不太好阻拦。去训练场时,曹慧英还披着棉大衣,到场后,大衣脱去了,练着练着,身上的衣服一件件都脱掉了,最后只穿一件运动衫和一条短裤,就这样,汗水还像雨水似的往下淌呢!在场上,她又摔,又滚,汗水和着泥水……老人有生以来也没有见过这种场景呀!她没有看完就离去了,等女儿回到宿舍时,她小声地问:“这么苦,受得了吗?”曹慧英却笑着回答:“妈,人不吃苦,怎么往高处走啊!”可母亲还是叮嘱女儿:“以后摔得轻一点,别摔坏了身子。”女儿笑道:“妈,叫你别瞧别瞧,你非瞧!瞧了又这么不放心……”果然,从此以后,这位母亲就再也不敢到训练场看女儿打球了。

    放暑假时,曹慧英回到了她久别的故乡。曹慧英的母亲和姐姐们都想,这一个月的假期什么活也不让她干,让她在家好好歇着。谁知,曹慧英到家凳子还未坐热,就说:“住几天我就走!”她三姐一听就哭了:“小五,你怎么一到家就说走呢?”母亲虽然没有掉泪,但看得出来,她是想留女儿多住些日子的。曹慧英对家里人说:“我比人家少练了八个月,我得赶上去。”她只住了九天,第十天就又辞别亲人,回北京去了。同屋的同学们都没有回来,她一个人每天起早贪黑玩命地练,练,练。汗水是不会白流的。她很快就撵上和超过了同伴们,成了全国引人注目的排坛新秀。

    做梦也没想到,从青训队毕业时,她被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体工大队看中了。一九七三年夏天,又一条崭新的路伸展在这位十九岁的女青年面前。

    红星在头顶闪亮

    她跟她的同窗好友杨希、陈招娣等一起,到红山口“八一”体工大队报到。

    一走进大门,看到的净是身穿军装的青年人。他们头顶的军帽上都有一颗鲜红鲜红的五角星,在阳光映照下,一闪一闪,出迷人的亮光。

    在孩提时代,这闪亮的红五角星,就强烈地吸引着她。想不到这幸运突然间就降临了。可是,部队没有她们这般大高个姑娘合身的军衣,得定做。曹慧英等不得了,礼拜天,她向人借来一套军服穿上,又戴上了军帽,请同伴给她照了张像,然后急急忙忙将这张穿军衣的照片寄给了妈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