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好一番说辞


本站公告

    张薛二人话中表面上是让李琅赚取家财,其实着重点并无二致,都在建议李琅为官。

    李琅自然听得出来,记得郑天南也曾拿这话点过他……相信这也是时人最本能最认可的规则。

    在大唐森严的等级体系中,入仕和不断攀爬是最佳选择。越往上,就越能支配更多的资源,享受更多的特权,开创更大的家业……

    李琅虽对此已有打算,但面对两人的拳拳好意,还是不加隐瞒地将苦水倒了出来:

    “我曾在朝堂之上当着圣人和百官的面,以年幼失学,识字不全等藉口弃官归乡,一言既出岂可食言而肥,如今再想出仕已是千难万难……摸不着门路。”

    薛骞微一沉吟,言道:

    “确实是有点困难,出仕有门荫、流外、明经、进士、荐举、投军数途。门荫和明经与你无缘,流外以胥吏为伊始累迁为官,估计你不愿意干;因为弃官的前事,荐举也行不通;进士乃是正途,开元年间甚至一度出过张九龄那般风度不凡的进士相国,只是今时不同往rì……李相主政,今科状元王阅及同榜进士二十三人至今尚无一人授官,听说李相还有心停考来年的进士科……”

    李琅清楚,停考进士科,李林甫可不仅仅只是有心,历史上,李林甫以“野无遗贤”为借口真就是这么干的,天宝年间数度停考,进士科的兴盛当在中唐以后,科举要到重轻武的宋代方能造就取代贵族集团的官集团,薛骞的想法一针见血,与他不谋而合:

    “道长的意思是,我尚有投军一途?”

    薛骞点头:

    “正是。虽说国朝武一体,出则为将,入则为官,不分彼此,但仅就当前而言,投军无疑远比进士更有前程,众多士子纷纷投笔从戎,弃考投军,更有不惜远赴边关投军者……试看当今朝堂,手柄实权的上位者无不是皇亲外戚和军中骁将。”

    张晋嘴上劝李琅出仕,但他却并不知具体该如何出仕,见薛骞说可以投军,忍不住摇头道:

    “既已弃官,投军入仕同样也是难为。”

    薛骞神闲气定地笑道:

    “此事说难也不难,李壮士只需利用自己的名望制造民间公议即可。”

    “师弟详细说说。”张晋来了兴趣。

    “辽东大战在即,京都早几rì已经满城贴出告示,龙武军分数次募兵,满员扩充,首度面向民间征募勇武之士,这是个极好的投军契机。

    李壮士只需放出口风,表示自己本想居安田园,岂料夷狄寇边国无宁rì,在朝廷急需军粮之际,陛下却念及雨涝灾情,施仁德免除租调……君恩深似海,感激涕零却无以为报,唯有改变初衷,披甲投军仰报君恩……民间必会附和哄抬,在忠君报国的喧嚣公议下,就算朝廷有人想拿李壮士弃官来说事,又如何开得了这个口,谁会公然阻止忠君行径……连弃官之人也愿意改变种田的初衷,忠君靖边,朝廷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又能如何抗辩民间公议?

    到时候,李壮士复出不但名正言顺,还会讨得圣上和朝野上下一片赞誉。”

    听到薛骞这番长篇大论,李琅感到有点脸红:

    自己不过食言而肥想当官,却打着忠君的旗号,楞把出尔反尔的行为装扮成崇高的忠君报国,还占据舆论高地给朝廷施压,不给官当就是不给他还报君恩的机会……最后若是能当上官还附带捞个忠君安民的好名声。

    “妙极,一举两得。”张晋发出赞叹。

    赛诸葛思虑独到,巧舌如簧,李琅也不得不对薛骞竖起大拇指:

    “薛道长高见,端的好说辞……这番说辞等到辽东战事的塘报传回长安之后,放出去的时机最为妥当。”

    薛骞闻言正sè道:“你对战局的透析真有信心?”

    李琅不好正面回答,只是面露看透世事的自若:

    “幽州至京师三千余里,战事一起,驿道五百里加急塘报报送朝廷只需六天功夫,多等几rì又何妨……这制酒法,我也不想拿去换钱,可免费赠与各大酒家……”

    张晋吃惊道:“免费……白给么?”

    薛骞微微怔了一下,随即便明白个中五味,哈哈大笑道:

    “些许资财为小,煌煌声名方为大,李壮士志存高远,他rì必能开创出一个大大的家世来,我等弗如也。”

    提到名望,张晋也恍然大悟起来,笑道:

    “可是以制酒法换取名望……酒为五湖四海之rì常所需,以制酒法免费赠与民间,惠及泱泱万民,李壮士的名望必将随着蒸酒颂达九州而不仅仅囿于京师周边了。”

    李琅也笑道:“倒也远不至于那么夸张,小小制酒法并非功勋,影响甚微,酒名还需恭请书画大家赐名题字,要是能配上相得益彰的好诗自是更佳……”

    “酒名最好还能与李壮士相关,由酒而及人……”

    此时薛骞已经完全明白李琅的思路了,举起瓷杯道:“好想法,当浮一大白……”

    三人举杯欢饮……

    唐代的道士不重世外清修甚至大肆参与政事甚是平常,李琅也并非执着于虚名,制酒法也确实算不得多大点事,实则唯有这样垒石成山滴水成溪,逐次积累,方能在rì后一旦有事之时,产生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名望效应。

    ……

    长安西面有三个城门,从北到南依次为开远门、金光门、延平门。

    李琅鞍挂一些零碎物事和几大壶蒸酒,从最靠近秦岭的延平门进入长安城,这次他将比晾衣杆威力大得多的长枪也带上……由于龙武军募兵比试,长安临时允许百姓携带长兵器入城。

    入城后,李琅与熙熙攘攘的车马行人交错而过,一路向东,横穿朱雀门大街,至启夏门大街再转北,前往崇仁坊牛府,路上隐约听到不少人在议论纷纷地提及他的名字。

    李琅估计是他请牛延向帝国高层散发的亲历,以及宜寿县落籍的消息已经逐渐开始流传到长安的坊市中。

    名人也有烦恼,露面容易引起围观,李琅担心被人认出,便不凑近细听。

    而今虽然没有了和亲案的掣肘,但李琅要想在长安城公开露面,尹子琦在西市当街叫嚣打碎他脑袋的那个场子首先得找回来。

    打听到平卢进奏院驻有一队50人的平卢军军士,尹子琦在市井中还有很多游侠朋友,是个硬茬子,李琅暂不冒然而动。

    李琅纵马驰至豳国公府府门,就感觉气氛不对,府门有不少抱着药箱的医生匆匆进出,从敞开的府门往里瞧,只见牛府下人都在神sè慌张地来回忙碌,有人面带哀容,还有手中拿着白布的……

    看样子这是准备布置丧事,牛仙客医治无效病逝了?

    李琅来过牛府两次,牛府门房已经识得李琅,看到李琅过来,便走出府门行礼道:

    “尊客可是来寻三郎,小人这就着人通传。”

    李琅抬手止住门房道:“牛相……”

    门房戚声道:“相国病危,群医束手无策,这次只怕大限将至……大郎已传下话来,命府中预备丧事。”

    “嵩阳真人可曾来过,他也束手无策么?”李琅对嵩阳老道的丹药是寄予厚望的。最快阅读小说尽在看书啦,http:../book/dzhuzi/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