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攻取六郡


本站公告

    战马嘶鸣!长枪在手!又是一个阳光明媚大地回春的季节,狂风呼啸着掠过苍凉的西北大地,树木开始吐翠,各种耐旱的花草也都欣欣向荣起来。

    西征!西征!刘家军的红色旗飘满了陈留城的大街小巷,在郦食其的帮助下,刘邦不费吹灰之力就智取了陈留,从而声势大振,士气高昂。对刘家军而言,这不仅仅是多了一个战略要地这么简单,而且意味着在以后的战争中,能够及时地为军队供应粮草和军械,这些军需品的及时补给将极大的稳定军心。

    黎明时分,在陈留城中,一声长长的军号忽然响起。

    刘邦率领姬良、樊哙、卢錧、郦食其、郦商等大将骑着骏马检阅军队,红色旗猎猎飘荡,排在最前边的是骑兵部队,头戴钢盔,手拿长枪,腰胯大刀,排好了方阵,后边是左手拿刀、右手持盾的刀兵和手持红缨长枪的枪兵组成的步兵方阵,共十余万人。

    一声令下,大部队开始再次开拔,秦关漫漫真如铁,不知道前方还有什么阻碍正等待着他们!

    这时,不远处的白马郡郡守杨雄早已得到消息,命令重兵把住城门,日夜提防严加看守,以防刘家军偷袭。

    “没想到这个小小的泗水亭长竟然能够攻取陈留,直奔关中而来,我倒是小瞧了他!”杨雄在府中对自己的谋士吴信说。

    “主公千万别小瞧了此人,他虽曾是乡间无赖,但为人隐忍大度有雄心,民众纷纷投奔于他,日后必是人物!”

    “哈哈!即便如此,放眼天下他刘邦又算得了什么,就靠区区这些人马还想径取关中,攻进咸阳?真是笑话!”杨雄听到吴信的话有些恼怒。

    “我倒要看看刘邦能有什么能耐!”他拍案而起说:“他虽能取得了陈留,但有我杨雄在此,绝对过不了我的白马郡!”

    “是,是!有将军神威在此,沛县小儿不足道,不足道!”吴信看到杨雄有些发怒,怕自己的好心提醒惹出祸端,于是赶忙转变话语赔笑了之。

    吴信手屡胡须,偷眼观察杨雄,心里想:这杨雄狂妄,必败无疑!我还是早想退路吧!

    于是,吴信返回家中,写了一封信让人星夜递于刘邦军中,告知白马郡中布防情况,并愿意投诚,在城中做为内应。

    此时,刘邦已率大军行至白马城外,就地安营扎寨。接到吴信的投诚信后,刘邦和姬良等人商量妥当,决定明日一早率领三军会一会这杨雄。

    次日,刘邦率领大军赶到白马城下叫战。杨雄登上城门一看,只见红色旗已布满城下,这杨雄却并不怯战,令士兵打开城门,率领了一支人马出城迎战。

    两军对峙,刘家军的红色旗和杨雄所率领的黑色旗相辉映,只见杨雄手持长戟策马出阵,大声叫说:“杨雄在此,刘邦小儿敢否与我决一死战?!”

    姬良在马上看的真切,对刘邦说:“看这杨雄,必是有勇无谋之辈,倾全城之兵与我对战,城中必然空虚,可派一支人马断其后路,先将城池拿下。”

    “姬兄弟此计甚妙!”刘邦笑着说,于是派出郦商率领一支军马绕道到白马城后方。

    此时,阵中出来一位小将,名为灌婴,手持长枪请求出战,刘邦应允。只见这灌婴挺枪上前,和杨雄大战在一起。

    这杨雄果然是有些本事,一把长戟使得呜呜生风。灌婴挺枪直刺,被杨雄用长戟格挡,两人你来我往,大战了几十回合。灌婴一看不能取胜,虚晃一枪,掉转马头想要走。那杨雄岂肯放过他,策马直追。

    追到跟前,杨雄举起长戟便砍,谁知道灌婴身子一歪躲了过去,同时长枪往后一递,顺势使了个回马枪。这一枪凌厉非常,直刺向杨雄的腹部,杨雄一惊,将戟用力上提,挡住了这致命一枪!

    再看时,灌婴已回到军中,这时候从刘邦军中又策马奔出一人,横眉立目,须发皆张,手持一柄大刀,大喝一声:“周勃在此,且吃我一刀!”,骑马直向杨雄冲杀过去。

    杨雄刚稳住阵脚,哪知又看到一人持刀策马赶来,凌空就是一刀劈下。杨雄不敢怠慢,双臂一用力将长戟举过头顶,只听得“咣”的一声巨响,硬硬地接了周勃一刀,只感到虎口震痛,双臂发麻。

    杨雄不敢怠慢,小心应战,只见这周勃勇猛非常,使得一口大刀寒气逼人。两个人又缠斗了几十个回合,杨雄渐渐感到有些吃力,正要偷身溜走,忽然听到身后杀声大起。

    原来,郦商所率领的一支军队已经偷袭成功,杀入白马城中,占据了城池,如今城头的“秦”字黑旗已被悉数拔去,换上了红色的“刘”字旗。

    秦军顿时大乱,兵将四散逃跑,杨雄一看大势已去,虚晃一戟,拨转马头便逃了出去。刘邦一声令下,鼓声如雷,大军势如破竹杀入秦军当中。

    杨雄骑着马拖着戟落荒而逃,身后喊杀声震耳欲聋,周勃和灌婴在后紧紧追赶,大声喊着:“杨雄小儿!看你往哪里跑!”

    翻过一个山坡,杨雄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忽然看到前方有一员大将挡住去路。此人身穿金色盔甲,胯下骑着一匹白马,眉目清秀,手里却并没有什么武器,对着杨雄只冷冷一笑。

    此人正是姬良,杨雄看看身后周勃、灌婴正追的甚急,心想:眼前这小将不知死活,竟然没有任何兵器就敢挡住我的去路,看我上前去,先一戟砍了他再逃往颍川,再作打算。

    于是,杨雄暗暗运气,提起长戟,策马直奔姬良而来。姬良只看着杨雄杀来,却不躲不避。只见长戟如闪电,划破长空横着砍了过来,姬良忽然一个鹞子翻身飞到空中,躲过了这一戟。之后,脚踏马背又一个腾空直奔杨雄而去。

    杨雄一看大惊,想要把长戟撤回来格挡已不可能,只听得“砰”的一声,这一掌击打在杨雄身上,直把杨雄震飞出老远,连长戟也脱了手丢了出去。

    杨雄只感到一股气血上涌,喷出一股血雨,倒地气绝而死!

    这时候,周勃、灌婴也骑马赶到,看到杨雄被姬良打翻在地,慌忙从马上下来,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已经死了。于是,上前禀报说:“姬将军,杨雄这厮已经死了!”

    姬良点了点头,缓缓对他二人说:“好,你们二人把杨雄的人头带回军中领赏去吧!”两人领命而去。

    刘邦这时早已率领大军进驻白马城中,在郡守的府邸设了新的指挥部,郦食其、樊哙、卢錧、郦商等文武都在府中。

    姬良带着周勃、灌婴从城外赶来复命说:“主公,杨雄已被我等在城外截杀!”接着,周勃拎着杨雄的人头走到刘邦面前,放在了桌子上。

    刘邦看到杨雄的人头大喜,问站在姬良身后的两人说:“这次大胜,两位将军功劳卓著,是哪里人士?现在是什么官职?”

    两人互相看了一下,使得一口大刀,豹眼、立眉、飞髯的是周勃,他上前说:“小人周勃,本是沛县吹鼓手,现为下士。”

    使长枪、身材瘦削的是灌婴,也上前说:“小人灌婴,原为睢阳商贩,现为军中下士。”

    “哦,看两位武艺高强,竟然在我军中屈为下士,是我刘某用人不当!”刘邦惭愧地说,转而大声地说:“周勃、灌婴听封,你俩人击杀秦将有功,特封周勃为五大夫,灌婴为七大夫。”

    周勃、灌婴一听大喜,上前谢恩,自此刘邦又多了两个好帮手。

    这时候,白马城谋士吴信也赶了过来,上前说:“都说沛公为人宽厚圣明,今日得见果然如此,他们两个都听封了,我这次投诚献计,是否也应有所封赏?”

    刘邦一听,颇为不高兴,就连樊哙、卢錧等人也都对此人深感厌恶,只听刘邦骂说:“我刘季举兵起事,讲的就是‘信’‘义’二字,你身为白马郡谋士,拿的是秦朝的俸禄,不想着如何保住郡下百姓,却只想着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像你这样弃信背义之徒,我岂能容你!”

    一番话骂的吴信羞愧难当,只听刘邦大喝一声:“门外军士何在?!”两名士兵应声进到堂内。

    “给我拉出去,斩了!”

    吴信吓得面如土色,连连讨饶,那两名士兵哪里听他,将吴信从府中拖出,杀死在了白马城中。刘邦又命人将吴信和杨雄的人头高挂城门之外,以儆效尤。

    随后,刘邦又率领大军战曲遇、攻颍川、大破阳城,从阳城向南阳挺进,南阳郡守吕奇大败,退守宛城。

    刘家军一路势如破竹,关中六郡已攻占五郡,现在又将宛城团团围住,攻破宛城指日可待。

    “不知说现在宋义、项羽的东路军怎么样了?我一定要赶在他们前头进入关中!”刘邦暗暗发誓说。这时候接连打了几场胜仗的刘邦,不知不觉开始有了迫切想要进入关中的愿望,因为他又想起了怀王之约,更因为他想要做关中王!

    对刘家军来说,这小小的宛城并不能形成太大的阻碍,只要宛城的秦军不拖后腿,军队就可以继续西进拿下武关,只要打通了武关,刘家军就可以直捣咸阳!想到这儿,刘邦立即下令军队放弃进攻宛城,绕说继续西进!

    午夜时分,姬良正在军中巡查,经过一个营帐时发现,里面的士兵竟然都在收拾行李。

    “宛城还没有攻下,你们这是准备去哪里啊!”姬良走了进去大声问。

    那些士兵一看是姬良,都赶紧跪下禀报说:“姬将军,主公下令放弃攻打宛城,命我们星夜赶往武关!”

    “什么?!不攻打宛城了?什么时候下达的命令?!”

    “属下不知,不过先头部队已经开拔了,我们也要赶紧收拾东西随军西进。”一个士兵战战兢兢地说。

    “看来,三哥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一听说刘邦下达了放弃宛城的命令后,姬良马上就赶去了沛公府。自沛县起兵,刘邦采纳最多的就是姬良的计策,姬良习读《太公心诀》中的兵法,常常帮助刘邦出奇制胜,这次竟然没有询问姬良的主意,不能不说是个意外。

    侍卫领着他进入沛公府中,只见刘邦正面向窗外,不知说在思考什么,连他们进来都没有觉察到。侍卫正要上前禀报,姬良制止了他,并让他下去。

    姬良独自走到刘邦身前,笑刘邦说:“三哥,你在想什么呢?”

    刘邦从思绪中一下子回过神来,看见是姬良,马上笑着说:“姬兄弟什么时候进来的,你看我都没注意到,哈哈。。。。”

    “三哥身为三军统帅,日夜为军事操劳,还要多多歇息,保重身体才是!”

    刘邦摆了摆手说:“这个暂且不提,姬兄弟来此何事啊?”

    “我听说三哥已经下令,军队绕过宛城不攻,直取武关,可有此事?”

    “是啊,确有此事。如今我军已攻破五郡,只剩下小小的宛城,我想何妨绕过宛城,直取武关,从武关直捣咸阳,姬兄弟你认为如何呢?”

    姬良深深思索了一下,回答说:“既是兄弟,我就直说了。三哥如此做是否太过于急功近利?即便再急着入关,也不可放过宛城不攻。”

    “哦?为何不能放弃宛城,你倒是说说看。”

    “目前,秦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但是兵力依然十分强大,又据守着关中天险。如果我们不拿下宛城,万一前方受阻,到时候宛兵在后,强秦在前,我们腹背受敌,那就太危险了!”

    刘邦一听,大惊失色说:“姬兄弟所言甚是,我差一点把军队置于险境!”

    “传令兵何在?!”刘邦大声喊说,一个士兵应声走到了堂内。“马上命令先头部队停止前进,火速调转方向继续围攻宛城!”

    “是!”传令兵得令后立即骑上快马传令而去。

    天亮的时候,宛城郡守吕奇还正在熟睡当中,这些天可把他累坏了,南阳城破之后他退到了宛城,谁知还没有稍微喘一口气,刘邦的大军又围了个水泄不通。昨日,军中来报,刘邦的军队忽然撤离,不攻打宛城往西去了,吕奇这才松了一口气,和下属们喝的酩酊大醉,一觉睡到了天亮。

    突然,一个士兵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

    “报!报!”那军士跪倒在地,情绪十分慌张。吕奇一下从睡梦中惊醒,看到那兵士,大惊说:“出什么事了?!”

    “刘邦的军队已经把城池团团围住!”

    “什么?!刘邦的军队不是已经撤走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他们走到半路不知说怎么的又折了回来,如今已经开始攻城了!”

    “啊?!”吕奇赶紧穿好衣服起来,召集手下文武走到城门楼之上察看军情,只见红色的旗帜漫山遍野,不知说有多少人,箭矢如蝗飞入城中,嗖嗖直响,还有成千上万的步兵架好云梯准备攻城。

    鼓声隆隆,杀声震天!只吓得吕奇魂飞魄散,心想这一下完了,退无可退。心中一急,从腰中拔出宝剑来,就要抹脖子。

    这时候,吕奇的门客陈恢上前赶紧拉住他说:“主公,万万不可!这时候言死还为之太早!”

    吕奇眼巴巴地看着陈恢说:“你还有什么办法可解此围?”

    “在下受主公收留之恩,无以为报,甘愿以三寸不烂之舌前往刘邦军中说服其退兵!”

    “如果不成怎么办?”

    “倘若刘邦不退兵,臣等愿以死来报主公大恩!”

    “如今,也只好一试了!”吕奇松了一口气把宝剑从脖子上拿了下来。

    晚上,陈恢趁着夜色,来到刘邦军中。

    “谁?报上名来?”守卫士兵发现了陈恢,将他抓了起来。此时,刘邦正在府中察看地图,秦关、秦关,何时才能够征服关中?覆灭暴秦?这是刘邦日思夜想的事情!

    门外兵士来报:“主公,抓到一个奸细!”

    刘邦转过身,看了那士兵一眼,皱了皱眉头说:“押上来!”

    两个士兵押着一个书生模样的人走了进来,这书生戴着高冠,看到刘邦立而不跪。兵士怒喝:“见到主公,还不跪下!”

    那人只默言不语,刘邦上下端详了此人,看其器宇不凡,于是命令士兵说:“你们暂且下去!”

    士兵退出后,刘邦问此人:“你是什么人?为何深夜来我军中?!”

    那人上前一稽首说:“沛公,我姓陈名恢,乃宛城郡守吕奇门下,今日特来为沛公献策。”

    “献策?献什么策?”

    “我听说足下之前与人有过约定,谁先入关灭秦谁就做关中王。宛城粮多将广,如今您留下来攻打宛城,势必会拖延行程,搞不好还会损兵折将。”

    刘邦冷笑了一声说:“莫不是吕奇让你来做说客?!”

    “非也,只是不愿看到城中百姓惨遭荼毒。当然,如果您要是率兵绕过宛城西进,宛兵在后追击对您也不利,不如我想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什么方法?!”刘邦追问说

    “不如双方约定投降,让宛城郡守吕奇做为您的臣子,继续驻守本地,您带上他的士兵西进。这样,您不仅得了城池,补充了兵力,而且那些没有被攻打的县城一定会对您心悦臣服。他们本来对暴秦就十分反感,如今看到您如此宽厚,必定会大开城门欢迎大军,西进之路自然畅通无阻。”

    刘邦听了陈恢的话半晌不语,忽然他从座上站了起来,背过手去看着挂在帐中央的地图,缓缓地说:“好!你回去告诉吕奇,我向怀王禀报,封他为殷侯,替我把守宛城!”

    陈恢一听大喜,赶紧跪下说:“我替吕太守谢过沛公!”

    刘邦转过身来又笑着对陈恢说:“我看你忠勇可嘉,特封你为千户!”

    “啊?谢过沛公!”陈恢倒地叩拜,刘邦上前扶起陈恢,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先生是个忠义之士,我领兵西入秦关后,可要替我看好宛城。”

    “定然不负沛公所托!”

    陈恢马上回去将情况报告了吕奇,于是次日凌晨,吕奇率文武大开城门投降了刘邦。

    消息传到周边各县,刘邦的西征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一路顺利通过,所经过各郡县无不闻风而降。“刘”字红旗一路畅通无阻,大军很快就到达了武关。打通了武关,就打通了进入关中的通道,就可以直取咸阳!秦朝的覆灭为时不晚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