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余波


本站公告

    五月的察哈尔草原,已近初夏。绿茵般的原野上,星星点点不知名的野花越开越多,即将繁花似锦。生命的清新气息,漫卷着,带给草原上的人们阵阵喜悦的欢笑和歌声。

    一支百多人马的商队,赶着二,三十挂大车,逶迤在草原上行走着。打头的是一个身形壮实的蒙古汉子,扁平宽阔的脸上,一双狭长的眼睛透露着精明。他叫莫日根,是北平“平安商行”里负责察哈尔线路的执事。

    “莫日根,你们察哈尔草原可真美啊!”一个浑身短打装扮的青年驱马上来,正是我们的老朋友伊文忠。

    “呵呵,那是。”莫日根一脸笑意,“夏天是察哈尔草原最美的季节,青草都长出来了,绿油油的一直到天边。花也都开了,满地都是。你看这马蹄,一踏下去,都沾满了花瓣。”

    “啊,对!这叫那啥?”伊文忠伸手挠了挠头,“那啥?文化教官说的,踏花啥的?”“踏花归去马蹄香。”王大喜打马从后面赶上来,接过话头。

    “啊,对对对。还是营长识字多,文化高。”怀柔一战后,王大喜因功升了营长,伊文忠自己也升了连长。

    “乱叫什么呢?叫二掌柜。”王大喜瞪了伊文忠一眼。

    “哦,对。二掌柜。”伊文忠赶紧改口道。

    “莫日根啊,大掌柜叫我问一下你,这里离张家口还有多远?今晚能赶到不?”王大喜向莫日根问道。

    “没问题。这到张家口还有30来里地,今晚一准到了。”莫日根答道。

    “好。”王大喜掉转马头,去向大掌柜汇报。

    大掌柜就是骑兵支队长冯和尚冯二柱,他受命带着一批人,化身为草原上的绺子,去张家口投奔冯大将军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黄云龙给他的任务,一是在草原上站住脚,拉起一支骑兵队伍,尤其要多拉一些东北抗日义勇军里拼死抗日的好汉,如邓文,宫长海等人进来;二是要想办法在大青山地区建立一个根据地,以备将来之用。

    对于冯大将军组织的察哈尔抗日同盟军,黄云龙知道,虽然搞得轰轰烈烈,但很快就会在各方打击下烟消云散。参与者的下场大多数都很惨,冯大将军灰溜溜下台;吉大胆吉将军被枪毙;邓文被暗杀······部队被分化瓦解,四分五裂,一部分被收编,一部分叛变,一部分被打散,流落四方。这是一大憾事,也是一大恨事。但黄云龙无力改变,他只好避开。不过,不参合进去,不等于不加以利用。于是,就有了前面这一幕。

    ······

    怀柔湖畔,草长莺飞。黄云龙和傅作义在湖边散步,春风微拂,鸟语花香,令人十分惬意。

    “真是个好天气啊!”傅作义望着四周的景色,感叹的说。

    “是啊,春光明媚。”黄云龙应道。

    “要是不打仗,在这里修一个水库,”傅作义看着波光潋滟的湖水,一脸向往的说,“一来消除洪涝灾害,二来灌溉周边的农田,三来还可以向北平供水。该多好啊。”

    “是的。”黄云龙接口道,随即一脸尊敬的向傅作义说:“傅长官为国为民的胸怀,晚辈万分钦佩!”这可不是虚话,眼前这位将军,以后可是新中国的水利部长。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奋斗到了古稀之年。黄云龙心中对他极为敬重。

    “可惜啊。”傅作义摇摇头,随即转过话题“云龙今天约我何事?”

    “傅长官······”

    “呵呵,云龙啊,我和你父亲份属同僚,平辈相交。我们也不要那么生分,一口一个长官的叫着。我托个大,叫你一声贤侄,你就叫我世叔吧。”

    “是,小侄遵命。”

    黄云龙是来借路的,他要回山西了。

    傅作义毫无留难,欣然答应。

    两天后,“华北民众抗日义勇军”开始沿着傅作义部队让出的通道,分批向山西境内撤去。沿途,黄云龙组织手下的参谋军官们勘察地形,绘制地图,推演战斗,忙的不亦乐乎。

    十天后,太原。

    黄云龙端端正正的坐在阎长官的小会客室里,阎长官双手背在身后,在屋中缓缓踱着步子,圆胖的脸上全无表情。

    黄云龙一到太原,就被阎长官召见谈话,与会的并有阎长官手下的大佬多人。黄云龙把长城抗战的情况详细汇报了一遍。几位大佬开始时还为迅雷部队的战绩惊喜惊叹不已。但越到后来,屋里的气氛就越沉闷。

    “照你这么说,这日本人是肯定要打进来的喽?”阎长官一口的五台话,声调缓慢而低沉,唇上的两撇胡须随着声音抖动。

    “是的。”黄云龙明确答道。

    “你这么肯定?”赵姓大佬有些疑惑的问道。

    “日本人狼子野心,从明治维新时候,就处心积虑的养精蓄锐,一门心思侵占我中国领土。甲午战争,二十一条,九一八,到这次的长城攻略。一步一步,无不透露着吞并我中国之心。不出三五年,日本人必定大举向我进攻!”黄云龙知道他们不会这么轻易相信他,但他还是要说。他的目的只是想尽可能的消除一些他们的幻想。这个时期中国上层的大人物们,从老蒋,张少帅,何应钦,阎锡山,到守卫平津的二十九军,很多都对日本人抱有幻想,认为日本一个蕞尔小国,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野心,要吞掉整个中国。这导致他们几乎没做对日战争的准备。使得九一八和后来七·七事变的时候,都吃了大亏。而山西的抗战败得那么快,也有这个因素在其中。阎长官一直以为,凭他和日本人的关系,日本人应该不会对他动手。另外,黄云龙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有了这些话,他回到晋南,开始做一些准备工作的时候,才不至于引起阎长官太多的猜疑。

    ······

    六月中,黄云龙率军回到了盐湖城。临离开太原前,阎长官给了“华北民众抗日义勇军”一个晋南独立师的番号。

    六月底,经过一番准备之后,黄云龙在盐湖城中心广场主持召开了有晋南地区一众长官参加的“长城抗战阵亡将士纪念暨立功官兵表彰大会”。会上,黄征祥带领晋南各军政长官向新修建于广场中心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敬献了花圈,这次长城抗战阵亡的一千余名官兵,每个人的名字都被刻在了纪念碑上。接着,林静堂向伤残官兵和阵亡者家属发放了抚恤。而黄云龙则向立功官兵颁发了军功章和奖励金。

    随后,黄云龙和晋南地区三地三十七县(盐湖城地区,十三县;晋城地区,八县。临汾地区,十六县)的三百多万民众,开始了四年的战争准备。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