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恩科


本站公告

    寇准与赵昌回客栈收拾完东西,便与陈华一同向方城北面的大乘山进发。.有了这两个人跟随,陈华不得不放慢了速度。除了第一次见到历史名人的新鲜感外,他也是第一次与宋代文人相处,有样学样,这对他以后能更象宋人也颇有好处。

    可惜,他的美好想法不久便被寇准那锲而不舍的追问所打破。要说到咬文嚼字,追根溯源,陈华远不是这个时代那些寒窗苦读的文人的对手。人家学的就是古文,经史文章背得滚瓜烂熟,引经据典那是张嘴就来。

    要出糗,要露馅,陈华见势不妙,便反客为主,频频向寇准发问起来。咱的优势是什么?那就是知识多而杂,见识广而博,且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和看法,嘿嘿,再加上两句无耻的剽窃,跟你之乎者也掰古文,傻子才这么干呢!

    于是,陈华开始很不地道的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忽悠古人,“寇兄弟,你言必称圣人,语必带子曰,可知圣人著书时乃在春秋战国,千多年的时光荏苒,事易时移,现今既不适合诸侯分封,则书中所载圣人之言也不必尽信。”

    “谬矣,大谬矣。”寇准和所有古代读书人一样,听到有人说先师至圣的坏话,立刻面红耳赤,瞪起了眼睛,就象现代的狂热粉丝听到有人诋毁自己的偶像是同样的反应。

    “停,停,你先听我把话说完。”陈华赶紧制止寇准的抓狂,接着说道:“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请问何解?”

    哼,寇准翻了翻眼睛,强压怒气说道:“圣人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意思就是……”

    “意思是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陈华笑着补充道:“然而,此乃圣人本意乎,圣人倡导有教无类,我认为此乃后人之误解。”

    “你说此句何意?”赵昌在旁饶有兴趣的插嘴道。

    “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我认为应该如此理解: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陈华见二人有上钩的趋势,心中暗喜,说道:“意思是说,诗、礼、乐这三样东西是教育民众的基础,一定要抓好,如果人民掌握了诗礼乐,好,让他们自由发挥,如果人民还玩不来这些东东,我们就要去教化他们,让他们知道和明白这些东西。这才是有教无类的大教育家至圣先师孔老夫子的本意嘛,好好的一句话,硬是被那些别有用心的混蛋生生地改成了孔夫子要愚弄人民,要阻挠人民知书答理寻求知识的愚民之术,真是可恨,可恼哇!若孔老夫子在天有灵,定要从棺材里跳出来,狠扇这个混蛋几个耳光。”说完,陈华一副痛心疾首,义愤填膺的样子,拧眉瞪目握拳,气势,对,气势很重要。

    寇准和赵昌面面相觑,有些糊涂,难道是老师教错了,想反驳,可陈华说得确实有道理,而且这古文没有标点符号,句读本就是难点,各人理解不同也无可厚非。要说真正无误,除非孔老夫子再生,可这却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可,可大家都是这么理解的。”赵昌说完觉得说服力不够,又补充道:“从古至今,历代文人都是如此解读,怎的还有错不成?我看你是别出心裁,故意混淆视听。”

    陈华轻轻摇头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管别人如何,我自认为如此解读才更合圣人本意,而且我如此解读又错在何处?你能说出一二三来吗?”

    赵昌眨眨眼睛,将头转向寇准,若论学问,自是寇准为高,所以他便将希望寄托于寇准身上,催促道:“平仲,你来。”

    寇准苦笑一下,陈华的这个问题很刁钻,说它不对,可古书里没有标点符号,孔老夫子又没加详解,怎么说也是缺乏证据,可要承认陈华说得对,他从心里又难以接受。

    陈华抬头望着路边微露的春绿,决定再加把火,他很沧桑地吟诵道:“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啥叫深沉,啥叫装大尾巴狼,就是要象现在这样,目光要痴呆,动作要缓慢……

    “好诗,好诗啊!”赵昌的话音传来,陈华才松了一口气,靠,这么长时间,反应够慢的,我的眼睛都酸了。

    “却是我二人着相了。”寇准笑着拱手一躬,“受教了,受教了,我二人再争下去,岂不与那矮人看戏一样?”

    “争辩无味,我等边走边谈些轻松话题才是。”陈华拱手还礼,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天南地北,海阔天空,走来既不觉得累,又平添趣味,如何?”

    “甚好,甚好。”赵昌笑着答应,寇准也点头称是。

    三人重新上路,开始闲话家常般的随便说话,陈华这才知道寇准与赵昌是去参加科举考试的。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

    科举是三年一次,开宝九年刚刚开过,今年朝廷突然又增开恩科,寇准与赵昌觉得机会难得,便联袂入京,想来个鱼跃龙门,金榜题名。按真实的历史,寇准应该十九岁时,在两年后的会试中被录取,从此步入官场的。现在,他只有十七岁,比他第一次参加科举整整提早了两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