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少年提高了说话的声音,且又直瞪瞪地望着陈华,立时便吸引了不少食客的目光。
陈华四下瞅瞅,不由得狠狠白了少年一眼,将碗里的汤全部喝下,然后不紧不慢的说道:“开封易攻不易守,须养大量精兵予以保卫,以对北方辽国,若迁于长安,少量兵士便足以卫护京城安全,政府则可全力对付契丹。当然,险之可恃,乃是在政治、军事积极进取之前提下,因地设险,防患于未然。险之不可恃,乃是因政治兴亡自有更为根本之原因,而非绝对地利。但有险亦有德,岂不更好,这有甚可争?”
少年书生没料到陈华竟真的能说得这样条理清楚,没有思想准备一下子竟惊愣住了,他眨了眨眼睛,已经想好措辞,刚想说话,陈华已经站起身,会了帐,大步走出了饭馆。
陈华并不想多说什么,迁都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而且孰优孰劣,很难说清。关中之地自安史之乱和唐末混乱后,农田破坏,环境恶化,百业残破凋零。想恢复,非一日之功。而汴京比起洛阳和长安,更接近于江南,漕运成本低,运量大(洛阳到长安一带的漕运是历来的老大难问题),而且定都汴京,东可到山东,西下可进天府之国的四川,南下由运河很方遍能达繁盛的苏杭等地。交通方便,商业繁荣,在经济上比长安和洛阳更优越。而且由于追随赵匡胤起家的文臣武将大多为后周旧臣,他们在汴梁安居多年,置下了产业,早已过惯了汴梁的安逸生活。定都汴梁符合多数大臣的心愿,甚至可以说是顺应民心。也正因如此,当赵匡胤首次提出西迁洛阳时,那些安土重迁的大臣才纷纷反对,以至于使宋太祖在赵光义“在德不在险”的劝说下,不得不对这种强大的习惯势力做出妥协。
其实陈华倒是相信后来学者的分析,那就是太祖已然觉察晋王赵光义在开封经营多年,势力盘根错节,已有尾大不掉之势,想借迁都重挫晋王的势力,打消其的野心。但这也逼得赵光义不久后便动了手,深宫中烛光斧影,太祖之死成为千古疑案。
陈华把迁都的事情暂且放下,反正现在自己也只能听听说说而已。他开始逛街采购,虽然钱不多,但有些东西还是要买的,比如盐、干粮、鞋子等,这可是自己继续驴友生活的必需品。
陈华办完事情,正大步向方城城门处走去,后面气喘吁吁地跑来一人,边跑边叫道:“兄台慢走,慢走。”
谁呀?称兄道弟的,陈华转头看去,竟是那个少年书生,身旁还有个年岁稍大一脸不乐意的家伙,陈华立刻冷下了脸,讨厌呀,怎么又碰上这个多嘴的家伙了。
“兄台走得好快。”少年书生倒不生份,笑着拱了拱手,说道:“兄台刚才一番高论,在下钦佩之余却也有些不同意见,而且在下有个嗜好,凡事若不辩个水落石出,绝不罢休。”
嗜好,这叫毛病好不好。陈华皱了皱眉,说道:“区区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与阁下辩论,请见谅。”说完,转身就走。
哈哈,另一个少年大笑着拍了拍碰了一鼻子灰的家伙,取笑道:“平仲,如何?我就说你要碰壁,偏你不信,走吧,走吧,别自找没趣了。”
哼,好辩论的少年翻了翻眼睛,不服气地说道:“那又如何?我寇准何时半途而废过,定要与此人辩个究竟,让他心服口服。”说完,抬腿欲追,却见前面的大个子已经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正若有所思地望着自己。
寇准,是那个历史上有名的寇老西儿吗?陈华耳朵很灵,听到他们说话,心头一震,立刻回身望着来到宋朝后看见的第一位名人,有些不敢确定地上下打量。虽然寇准不是一口山西腔,但他却知道寇准其实是陕西人,说他是寇老西儿乃是评书演义中的戏说。
由面相观人,陈华工作前曾在某网站上浏览过,那是为了能与未来的同事或领导处好关系。实际生活中,确也有不少偏差,可今天看寇准的面相,显示出的性格却与历史记载的颇为契合。一字眉,表示其耿直的性格,一般这种人处事不够圆滑,易得罪别人。眼大而有神表示性格坚强。眼尾向上则说明其自尊心很强,不易与人妥协。
寇准见陈华停下脚步,以为他改变了心意,喜出望外地奔上来,说道:“兄台可是愿听准的意见,与准切蹉交流?”
陈华摇了摇头,就算你是未来的宰辅,我也不会贴上去讨好,他淡淡地笑道:“在下要去普严禅院游玩,实在是没有闲暇,他日若能再遇……”
“普严大寺,唐贞观年间所建,乃名寺也。”寇准抢着说道:“我与表弟赵昌也欲前往一观,不如结伴同行。”
陈华无奈地点了点头,没想到少年时的寇准便已经是这副禀性。要知道,历史上的寇准有着耿直好辩的习性,而且人很狂妄,不仅在朝堂上进行廷辩,力争不已,有时甚至要与太宗“论曲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