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
大乘菩萨的修行阶位。为五十二阶位中,第十一位至第二十位的称呼。又称十地住、十法住、十解。此十住与十行、十回向合称为三贤位(见《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谓‘住’者,谓心安住于真谛之理,故名。依八十卷本《华严经》卷十六所载,此十住之名称为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顶住。此十住之内容,参见本文末所附《八十华严》经文。
此外,《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释云(大正19?142)?
‘以真方便发此十心,心精发挥,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名发心住。心中发明,如净琉璃内现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心地涉知,俱得明了,游履十方,得无留碍,名修行住。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如中阴身自求父母,阴信冥通,入如来种,名生贵住。既游道胎,亲奉觉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身心合成,日益增长,名不退住。十身灵相,一时具足,名童真住。形成出胎,亲为佛子,名法王子住。表以成人,如国大王,以诸国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长成,陈列灌顶,名灌顶住。’
天台宗以为,别教菩萨于初住位断尽三界见惑,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齐;于其次之六住断尽三界思惑,得住不退,与藏通二教之二佛齐;于其后之三住断界内尘沙,伏界外尘沙。即多劫中,行十信,不作邪见,广求智慧,此为初住;常随空心,净诸法门,此为第二;长养众行为第三;生于佛家,种姓清净为第四;多习无量善根为第五;成就六度中第六般若法门为第六;入无生毕竟空界为第七;不破不生邪倒之菩提心为第八;从法王教生解,当绍佛位为第九;观空无相,得无生心,法水灌顶为第十。若为圆教,则从初住断一分无明,证一分中道之理,故与别教十地齐,所谓初地、初住证道同圆。
在法相宗方面,由于该宗立菩萨位次为四十位,因而摄十信于初住,于初住修此十信。故菩萨初发大菩提心为初住;净治三业,其慈悲及于有情为第二;修胜理观,起上妙行为第三;从诸圣法正教中生为第四;所修善根皆为救有情为第五;闻他赞毁心亦不动为第六;闻说三宝三世之有无,心犹坚固不转倒为第七;三业清净,深悟有情世间、器世间法为第八;解真俗二谛,悟法王法,将袭佛位为第九;如太子堪受王位,能胜修行为第十。于此十住位,其心虽安住佛法,然于六度等修行尚未殊胜,故称为住而不名为行。
此外,十住也是‘十地’的异名。其意义参见‘十地’条。
◎附一?《八十华严》卷十六〈十住品〉(摘录)
佛子!菩萨住处广大,与法界虚空等。佛子!菩萨住三世诸佛家,彼菩萨住,我今当说。诸佛子!菩萨住有十种,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已说、当说、今说。何者为十?所谓?初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是名菩萨十住。去来现在诸佛所说。
佛子!云何为菩萨发心住?此菩萨见佛世尊形貌端严,色相圆满,人所乐见,难可值遇,有大威力。或见神足,或闻记别,或听教诫,或见众生受诸剧苦,或闻如来广大佛法,发菩提心,求一切智。此菩萨缘十种难得法而发于心。何者为十?所谓?是处非处智、善恶业报智、诸根胜劣智、种种解差别智、种种界差别智、一切至处道智、诸禅解脱三昧智、宿命无碍智、天眼无碍智、三世漏普尽智,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何以故?欲令菩萨于佛法中心转增广;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治地住?此菩萨于诸众生,发十种心。何者为十?所谓?利益心、大悲心、安乐心、安住心、怜愍心、摄受心、守护心、同己心、师心、导师心,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发言和悦、语必知时、心无怯怖、了达于义、如法修行、远离愚迷、安住不动< hrf="./" trgt="_blnk">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全文阅读>。何以故?欲令菩萨于诸众生增长大悲;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修行住?此菩萨以十种行,观一切法。何等为十?所谓?观一切法无常、一切法苦、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作、一切法无味、一切法不如名、一切法无处所、一切法离分别、一切法无坚实,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观察众生界、法界、世界,观察地界、水界、火界、风界,观察欲界、色界、无色界。何以故?欲令菩萨智慧明了;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生贵住?此菩萨从圣教中生,成就十法。何者为十?所谓?永不退转于诸佛所,深生净信,善观察法,了知众生、国土、世界、业行、界报、生死、涅?,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了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修集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圆满过去、未来、现在一切佛法,了知一切诸佛平等。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三世中,心得平等;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具足方便住?此菩萨所修善根,皆为救护一切众生,饶益一切众生,安乐一切众生,哀愍一切众生,度脱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离诸灾难,令一切众生出生死苦,令一切众生发生净信,令一切众生悉得调伏,令一切众生咸证涅?。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知众生无边、知众生无量、知众生无数、知众生不思议、知众生无量色、知众生不可量、知众生空、知众生无所作、知众生无所有、知众生无自性。何以故?欲令其心转复增胜,无所染着;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正心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心定不动。何者为十?所谓?闻赞佛、毁佛,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法、毁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菩萨、毁菩萨,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赞菩萨、毁菩萨所行法,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有垢、无垢,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众生易度、难度,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有量、无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有成、有坏,于佛法中,心定不动;闻说法界若有、若无,于佛法中,心定不动;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法。何者为十?所谓?一切法无相、一切法无体、一切法不可修、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无真实、一切法空、一切法无性、一切法如幻、一切法如梦、一切法无分别。何以故?欲令其心转复增进,得不退转无生法忍;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不退住?此菩萨闻十种法,坚固不退。何者为十?所谓?闻有佛、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法、无法,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无菩萨,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有菩萨行、无菩萨行,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菩萨修行出离、修行不出离,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过去有佛、过去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未来有佛、未来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现在有佛、现在无佛,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佛智有尽,佛智无尽,于佛法中,心不退转;闻三世一相、三世非一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广**。何者为十?所谓?说一即多、说多即一、文随于义、义随于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无相即相、相即无相、无性即性、性即无性。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一切法善能出离;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童真住?此菩萨住十种业。何者为十?所谓?身行无失,语行无失,意行无失,随意受生,知众生种种欲,知众生种种解,知众生种种界,知众生种种业,知世界成坏,神足自在、所行无碍,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知一切佛刹、动一切佛刹、持一切佛刹、观一切佛刹、诣一切佛刹、游行无数世界、领受无数佛法、现变化自在身、出广大遍满音、一刹那中承事供养无数诸佛。何以故?欲令增进,于一切法能得善巧;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佛子!云何为菩萨王子住?此菩萨善知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善知诸众生受生,善知诸烦恼现起,善知习气相续,善知所行方便,善知无量法,善解诸威仪,善知世界差别,善知前际后际事,善知演说世谛,善知演说第一义谛,是为十。佛子!此菩萨应劝学十种法。何者为十?所谓?法王处善巧、法王处轨度、法王处宫殿、法王处趣入、法王处观察、法王灌顶、法王力持、法王无畏、法王宴寝、法王赞叹、何以故?欲令增进,心无障碍;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hrf="./" trgt="_blnk">调教香江最新章节>。
佛子!云何为菩萨灌顶住?此菩萨得成就十种智。何者为十?所谓?震动无数世界、照耀无数世界、住持无数世界、往诣无数世界、严净无数世界、开示无数众生、观察无数众生、知无数众生根、令无数众生趣入、令无数众生调伏,是为十。佛子!此菩萨身及身业,神通变现。过去智、未来智、现在智成就佛土,心境界、智境界皆不可知,乃至法王子菩萨亦不能知。佛子!此菩萨应劝学诸佛十种智。何者为十?所谓?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碍智、法界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诸佛智。何以故?欲令增长一切种智;有所闻法,即自开解,不由他教故。
◎附二?神林隆净《菩萨思想的研究》第八章(摘录)
(一)十住与十地
(1)十住与十地同意义?罗什译的《十住经》四卷(大正10?497)和尸罗达磨译的《十地经》九卷(大正10?535)虽有广略之别,但其内容完全相同,因此可知十住与十地无异。
(2)十地各地的名称与十住各住的名称、意义相通?初发心住和初地欢喜地都是意味真心的发动,欢喜是高兴脱离从妄心起而引向三恶趣的业的意思(大正10?573),所以此二名称之间,意义相通。
第八童真住与第八不动地,意义也相通。不动地也叫做童真地。这是因为此地的菩萨无**(大正9?565)。
第九法王子住与第九善慧地也有相通之处。从《十地经》卷七说第九善慧地的那段的‘住此绍法太子位’(大正10?566)可知。
第十灌顶住与第十法云地,意义也相通。由第十法云地的菩萨称为灌顶法王(大正9?572b)可明白。
(3)十住与十地的思想内容相似?于第三的修行住,观一切法,观无常、苦、空、无我(大正9?445b)。然而,于第三发光地,‘能观一切有为法如实相,所谓无常、苦、无我、不净。’(大正9?551b)因此可知二者一致。
《华严经》说于第四的生贵住‘此菩萨从一切圣法正教中生’(大正9?445b)。《十地经》说于第四焰慧地‘长如来家,得彼体法。’(大正10?547)二者语句虽异,但意思相通。
第五的具足方便住,虽以救护一切众生为着重点,但在第五难胜地阐明方便的意思,说?‘随世间法行故,名为方便者。’(大正9?556b)
于第六的正心住,‘一切法如虚空’(大正9?445),而于第六现前地,‘三界虚妄,但是心作。’(大正9?558)前者是诸法无自性之义,和后者说诸法寄于器世间,意思无差异。
于第七不退住,‘于佛法中不退转’(大正9?445),而于第七远行地的那段说?‘菩萨住远行地,于念念中,具足修集方便慧力,及一切助菩提分法。’(大正9?562)可推知这在意义上也是相通的。
由于以上三个理由,我想可证明十住与十地在说明方法上虽有粗细广略的不同,但主要意思并无殊异。
[参考资料]《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下〈释义品;《大事》(mh^v^stu);《六十华严》卷八;《华严经疏论纂要》卷三十一、卷三十二;《十住断结经》卷一~卷四;《菩萨十住行道品》;《菩萨十住经》;《菩萨内戒经》;《法华经玄义》卷五(上);《四教义》卷五;《成唯识论述记》卷九;《华严五教章》卷二;《十住心论》卷六;《华严孔目章抄》卷二(上);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
起点-< ~小说~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小说!\
小说高速首发神话演绎最新章节,本章节是【三贤位之十住(大乘菩萨修的十种阶位)】地址为< hrf="/">./>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