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事情的发展完全应了张仪的分析:刚遇秦军,韩国就闪了,中山国马上也撤出,埋头往回扎。本来就很担心后方的赵国见此情形,顿时觉得这个不安分的邻居箭也似的往回跑是要去抄自家老窝,于是也赶紧回兵去追。剩下燕国路太远一时回不去,硬着头皮躲在魏国后面,玩出一手“你先上,我掩护”。公孙衍气得忘了哀叹,几乎丧失理智,命令魏国军队拼死一战。第一个回合下来,魏军就倒了两成。“犀首”心里发了寒,理性也慢慢回复起来。踌躇间,报丧的信使来了--在位五十多年,对“犀首”宠信有加的老王终于还是没等到一个像样的胜利。从来平平淡淡的“犀首”哭了,说:我的王啊,您还是走了吧。不然,此役之状会更让您伤心的呀。哭罢,马上意识到,此时,关注国内比攻打秦国要重要百倍了。还没一个正经继承人不说,那在大梁煽风点火的张仪还不知会趁机做出多少文章呢。想到这儿,赶紧大手一挥收了兵,逃命似的往回赶。准备痛痛快快大打一仗的秦军谁都弄明白怎么回事,先锋将领魏冉觉得胜得蹊跷,没敢让追。
魏王罂被谥为“惠王”,又被后世称为“梁惠王”。他在位五十二年,建过功,也犯过错。发了家,也败了家。不能说是英明君主,可也算不得昏聩之辈。他之后,魏国就再没出过什么像样的君王了。他一死,本来就风雨飘摇的魏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和无措。“犀首”等一干重臣费尽心机,甚至担了操控权柄的骂名,总算勉强稳住局面,立起了新君。但此时,屡受挫败的魏国已是千疮百孔,再经不起折腾,不得不退出中原角逐,发书向秦称臣,祈求秦的庇护。
秦王驷捧着新魏王的乞和书,含着眼泪跪在雍城嬴秦宗庙里,向父亲孝公、祖父献公的灵位诉说:君祖父、君父,嬴驷把魏国打服了!魏国向咱称臣了!你们在天之灵可以高兴一下,痛快一下了……
跟着一同祭告的只有已经两鬓斑白的魏国公子魏?,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被商鞅俘虏,后来做了商鞅门客的那位。当年商鞅末路时,把他放回了魏国,后来又继“犀首”投秦之后返回秦国。因为黯熟商鞅之法,被秦王驷留在了朝中,还给了封地。多年过去,他似乎已忘记自己本来的身份,从骨到皮地彻底成了一个秦国人。秦王驷向祖父父亲灵位哭诉时,他忽而生出了一股久违的对故国的挂念。返回咸阳途中,他跟秦王驷说想回去看看。嬴驷没说什么,很难让人察觉地点了点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