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相当“挑战”的置疑,张仪显得很从容,满怀信心地应对道:禀君上,他们中有些人其实就这么傻。至于为什么傻到这个程度,其他时候我再跟您细说。就算他们没那么傻,也不要紧。我们可以把他们变傻,让他们相信:联合秦国对付魏、韩,甚至楚,一定能获得巨大利益,而同时,秦并不能对他们构成威胁。
嬴驷笑了。轻轻一撇的那种笑。听小孩子乱讲之后付之一笑的那种笑。樗里疾却不理会哥哥的脸色,转而很认真地问张仪:如何能让他们相信?张仪答:“赖仪唇舌之辩耳。”意思是:我张仪去跟他们说,他们就会相信。
应该说,秦伯嬴驷对张仪的最初印象不怎么好。他觉得,这个胖子有些夸夸其谈。可一方面,他相信小弟樗里疾的“感觉”,而樗里疾认为张仪是了不起的“奇才”,理由恰恰是让他最不喜欢的那句“赖仪唇舌之辩耳”。
樗里疾认为:假设采取张仪的策略,在“蒙蔽‘盟友’”这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万乘之师远不及三寸巧舌。甚至可以说,除了“唇舌之辩”,任何其他办法都无法成效。而秦国还就是缺张仪这样的“唇舌”。
另一方面,张仪设计的“攻魏联齐”、“联齐弱楚”等一系列步骤也确实把简单的“一”对“六”阶段性地变成了“一”对“二”、“二”对“二”甚至“三”对“二”、“三”对“一”。虽听起来有些阴损,却无疑是步步为营、弱敌强己的实招。
事后,秦伯嬴驷也旁敲侧击地问过“犀首”公孙衍和颇有谋略的“客卿”陈轸。前者当然认定“六”对“一”,也间接流露了“分化”“六”的设想,但不具体--“犀首”说话一向谨慎,关乎大略,更不会说得太细太满。后者则对“六”对“一”都还抱着怀疑,甚至提了跟楚国构筑永久性联盟的建议。
这样一来,嬴驷的心里似乎有了些数:“六”对“一”的问题上,他们是三比二,“分化”对手的问题上,也是三比二。而且,张仪的“分化”已经非常具体,非常明确,简直就是可以动作了。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在嬴驷的内心,出现了一个之前没有的“三”比“二”。无论是在“三”里,还是在“二”里,“夸夸其谈”的张仪都已经占了一分。就是说,至少,在是否“六”对“一”以及如何面对“六”对“一”的问题上,布衣张仪已经跟执国重臣和政治“新秀”占了同等“权重”。这一点,秦伯嬴驷本人并没马上意识到。在他的认识里,胖乎乎的张仪一直都不那么可靠,也一直都不怎么招人喜欢。
机敏善察的张仪自然也感到了秦伯藏不住也压根儿没想藏的那股子“看不上”。但他明白,“君上”看不上的并不是“远交近攻”的“策”,而是他张仪这个“人”。搁在常人,恐怕并不会觉出这其中有何微妙,也可能就此认定自己已经“失败”,至少不能算是“成功”。而张仪却认为如此再好不过。二十多年后,挨在瑟索凄冷中的他曾向慕名来求教的、跟自己早年一样受尽挫折的“后学”苏秦拆解过其中道理。那大概是他一生中屈指可数的“敞开心扉”的谈话之一了。
他告诉苏秦:人要靠才智和能力谋取荣华富贵,而不是靠感情,靠什么人的信任和喜欢。那都是虚的,没分量的。尤其是来自君王的感情、信任和喜欢,就更加靠不住。他今天能给你,明天就能夺走,后天就可以给你的死对头。只要对他有利,甚至只要能让他有须臾*,他就会做,毫不顾及你的感受和命运。那些争宠的人都是白痴,遭了殃还在那儿抱怨。有什么可抱怨的呢,该庆幸才对,庆幸居然挨到今天才遭殃。有本事的人,不需要那些虚的东西。如果你有好主意,并且只有你才能把那些好主意变成现实,他就会拿高官厚禄来买,无论是否喜欢你这个人。你们之间只有交易,根本就谈不上别的,也不应该涉及别的。如果双方相互喜欢着,交易反倒掺了含糊进去,再要是大买主,卖的那个在价格上就要吃大亏了……对一个政者而言,看不见摸不着的宠信远不如爵位、封邑、财产和个人的成就感来得实在。我们该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为君主或别的什么人。我们该把所有的成就都归结在自己名下,而不是买主。我们要让史册记载,是张仪、苏秦成就了某某国、某某君主,甚至是--成就了天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