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太阳,从西方升起(2)


本站公告

    远远望见绛城宫殿方向冲天的火光时,他真的紧张了,下了死力奔逃,一口气跑到秦晋交界的秦国边关王城,让人火速给秦伯传信。吕甥在宫殿废墟中没找到重耳尸体,立刻组织可靠力量往秦国方向追寻。秦伯到达王城的时候,他正焦急地等着回报。

    回报没来,秦伯的信倒先来了。是直接写给他的,说发现重耳也不是个好君主,想合谋废掉,另立献公之子公子雍为君,请速往王城密议。这个一心想杀掉重耳为圉报仇的硬汉只顾着兴奋,并没多想,急匆匆上了路。路上还一直在想如何劝谏秦伯务必找到在逃的重耳杀掉,以绝后患。当年在韩地的面对面交战,使他对秦伯生出一层武者之间特有的亲切感。这种亲切感在此刻不自觉地演变成了信任和希望。所以,直到秦伯让他跪拜新君,他都没意识到已经钻进了致命的圈套。抬头看见所谓新君赫然还是重耳时,才一下恍然。可是,已经太晚了。

    随着吕甥在王城被杀,相干所有人员也被尽数株连。上千颗人头落地之后,晋国再没了任何反对势力。秦伯任好看着又是舅子又是女婿的重耳稳稳坐进君位,一颗心终于放回肚子。临走时,他偷偷跟女儿说:重耳杀伐甚,须多小心。

    重耳后来没怎么再杀伐过臣子,而是把他们团结在一起,加倍努力地促进晋国的各项事业。漫长的流亡生涯磨砺出的坚韧、成熟和游历列国的阅历使他比父亲献公和弟弟惠公(夷吾)更多出了许多才智、果敢和手段;秦国的巨大支持也为他提供了难得的条件。只三四年工夫,晋国经济、军事都获得了空前发展,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即位第五年(公元前632年),兵强马壮的晋军终于得到了显示国家力量的绝好机会,在中原城濮地方(山东鄄城西南)打败了楚军,有力震慑了中原诸侯。重耳本人也因“攘夷”大功被天子册封为“侯伯”(之前,这个称号曾给过齐桓公)。他随即效仿当年的齐桓公,在践土地方(河南原阳西南)会盟诸侯,被诸侯尊为了新的中原“霸主”。

    与此同时,秦伯扶植的“戎王”也在秦国隐秘的支持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征服其他部落的战争,向着秦伯为他勾画的“王西戎”的美妙前程全力奋进。而秦伯则悄然站在背后,含着略带得意的微笑审视西地百戎的局势。他相信,有了秦国的支援,“戎王”必定会在军事上节节胜利。而这种军事上的胜利恰恰会使“戎王”成为百戎的公敌。一旦有人消灭了这个公敌,那个人就自然成了百戎的恩人和朋友;如果那个人再足够强大,就一定能成为百戎的统治者。那个统治者应该是他,应该是他的秦国。为了把“应该”变成“一定”,他必须在扶植“戎王”的同时做到另外两件事:一是不能让其他戎族部落知道自己一直在暗中支持“戎王”;二是让秦国在百戎的眼里“足够强大”。

    这个“足够强大”包含了双重概念。一指国力,二指国际地位。缺一不可。如果只有地位而实力不济,戎人就会欺负你,象当初对待西周王室那样。如果只有实力没有地位,他们会把你当成厉害的对手,会怕你,不敢轻易侵扰,但不会臣服。不臣服,就不能真正控制,也就谈不上统治。如今的秦国并不缺乏国力,但国际地位还有待提升。而提升国际地位的最主要途径就是更多、更深、更成功地介入中原政治。就此,已经传遍天下的“三置晋君”可以算作一项辉煌“业绩”。由秦国扶植起来的晋侯重耳称霸中原也可以算一项。可跟眼下秦国的国力相比,还是显得轻。而且,随着称霸中原,重耳越来越不拿当初“河流归大海”的承诺当回事儿,对他这个老丈人越来越颐指气使起来。要不是百里?劝阻,有好几次他都差点儿光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