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公元1854~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奥斯曼帝国联合英国、法国和撒丁国打败俄罗斯帝国,阻止其向奥斯曼帝国的继续扩张。但在20多年后,公元1877~1878年的战争中,俄罗斯军队越过埃德尔纳,一路推进到帝国首都伊斯坦布尔的城郊。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接受一份城下之盟,承认罗马尼亚和塞尔维亚的独立,并且使保加利亚得到自治地位,将比萨拉比和东部的卡尔斯和阿尔达汉等战略要地割让给俄罗斯帝国。这就为30年后直接导致奥斯曼帝国丧失在欧洲的全部领土的巴尔干战争留下伏笔。
进入20世纪,垂暮的奥斯曼帝国更是江河日下,首先是新近统一的意大利向奥斯曼帝国在非洲的最后一块土地利比亚提出了领土要求,公元1日,意大利出兵50 000多人,在20多架飞机的配合下(这是人类在战争中首次使用飞机,从此诞生了第三兵种空军),对利比亚发动了进攻。战争进行到第二年的10月15日,迫于巴尔干地区战争的威胁,奥斯曼帝国与意大利在瑞士洛桑附近的乌希签订和约,将利比亚割让给意大利,同时割让的还有多德卡尼斯群岛和罗得岛。
接着进行的以巴尔干半岛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为一方,以奥斯曼帝国为另一方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又以奥斯曼军队的大败而结束。公元1913年5月,交战双方签订《伦敦和约》,根据该项条约,奥斯曼帝国几乎丧失了它在欧洲的全部领土。在接下来进行的以塞尔维亚、希腊、罗马尼亚、门的内哥罗和奥斯曼帝国为一方,以保加利亚为另一方的第二次巴尔干战争中,奥斯曼帝国在保加利亚败局已定的情况下,出兵攻占不久前割让给保加利亚的埃迪尔内,才在欧洲保留住更多一些领土。
促使奥斯曼帝国最终灭亡的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奥斯曼帝国站在了以德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一方,参加对以英国、法国、俄罗斯为首的协约国的作战。战争的结果同盟国战败,奥斯曼帝国向英、法等国投降。公元1918年11月13日,一支由60多艘军舰组成的协约国军队,接管伊斯坦布尔。随后,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等国分别出兵占领奥斯曼帝国的其他部分领土。
公元1920年8月10日,协约国国家的代表与奥斯曼帝国的代表在色佛尔签订《色佛尔条约》,这一条约是变相灭亡奥斯曼帝国的条约,根据该条约,奥斯曼帝国的所有欧洲领土,除首都伊斯坦布尔周围的一小块外,都将被割让。连接欧亚两大洲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实行非军事化,向一切外国船只开放。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军事重镇伊兹密尔交付希腊管理。亚美尼亚获得独立,库尔德斯坦则获得自治地位,奥斯曼帝国仅保留在小亚细亚西部地区的领土。同时,该条约还规定在奥斯曼帝国境内恢复已被废除的“治外法权”。
《色佛尔条约》的签订传到奥斯曼帝国境内,群情激奋,设在安卡拉的由著名军事将领凯末尔领导的“安纳托利亚和隆美利亚保卫权利协会”发表声明,严厉拒绝接受该条约。一些反对签订《色佛尔条约》的奥斯曼帝国大臣和官员,也纷纷出走投奔凯末尔。
凯末尔认识到只有战场上的胜利,才能获得民族的解放。他重整军队,与侵入小亚细亚的希腊军队进行了长达两年的卫国战争,最后将希腊军队完全打败,收复军事重镇伊兹密尔。凯末尔领导的安卡拉民族革命政府在军事上的胜利,使得希腊的幕后支持者英国政府不得不于1922年10月11日同其签订停战协定。根据该协定,各协约国政府同意将伊斯坦布尔,海峡地区以及东色雷斯的主权交还给奥斯曼帝国,并同意召开一次和会,废除《色佛尔条约》,缔结一项新的和约。新的和约于1923年7月24日正式签订,奥斯曼帝国保留了今土耳其共和国所辖全部领土,并且废除了治外法权。
废除《色佛尔条约》后,在凯末尔领导奥斯曼人民反对希腊占领军的战争中,苏丹穆罕默德四世与外国势力相勾结,已不得民心。
苏丹穆罕默德四世害怕受到人民的审判,于1922年11月17日夜晚,带着家眷登上英国军舰,逃离奥斯曼帝国。这标志着有近600年历史,曾经使欧洲国家不寒而栗的强大的奥斯曼帝国的灭亡。
穆罕默德四世逃离后,1923年10月29日,奥斯曼帝国大国民议会经过激烈的辩论,通过宣布奥斯曼帝国实施共和制议案。同时,选举凯末尔这位反对外国侵略者功勋卓著的民族英雄为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国第一任总统。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