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话(四)


本站公告

    西部瓷都的品牌路

    “外国的月亮要圆一点”这不仅是中国人的专利,也是外国人的偏好:韩国人喜欢美国和欧洲车,因为那种车豪华颇能代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美国人喜欢欧洲车,因为质量好资格老,同时也喜欢韩国车,因为外形漂亮经济适用;欧洲人喜欢韩国车的理由与美国人一样,喜欢美国车的理由是因为美国是个新兴的经济强国,就像中国人喜欢广东货和爱操广东话一样,因为流行大家都赶时尚。

    当年浙江义乌喊出了“五金城”的口号,浙江义乌在数月间便名扬天下……

    浙江不是钢材主产地,义乌只能代表五金的生产工艺和集团生产的名气,并不能代表“义乌五金”就拥有畅销全国的竞争能力。当年乐山到处都在卖“义乌五金”的时候我很纳闷:钢材运到义乌再变成“义乌五金”要经过多少次周转环节?要产生多少运费和杂费?难道乐山就没有五金厂吗?

    乐山当然有五金厂,因为我从没涉及过五金,所以不知道。开革开放后,我有幸接触五金,知道乐山有很多家庭作坊在生产“义乌五金”,所以明白“义乌五金”一统天下的原因:是当地目光短浅的生产单位和经销商免费为“义乌五金”做了宣传,当地企业为蝇头小利生产的时候丢了自己成为名牌企业的希望之途。

    夹江虽然号称“西部瓷都”,可大家见到西部瓷都有几个自己的品牌?西部瓷都的瓷砖厂有几个能堂堂正正地标明自己的产地?留下真实的联系方式?

    家具电器产品在使用的时候品牌能至始至终标明自己的贵族身份。瓷砖却不一样,除购买时包装标明了血统,在安装时背纹留下名牌的烙印,在使用中谁也不知道瓷砖的牌子,但人们在消费时都要将本地瓷砖装入福建的包装中才感到踏实,那不是换一个包装就曾加了质量,而是在心中换了一个包装就赶了时尚。

    福建瓷砖并不是天生的品牌,福建不像上海广东一样是富人的天堂,福建因为军事位置重要,经济并不发达。时至今日福建很多地方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还远远低于四川,但福建瓷砖的品牌位置及销售普及率超过了广东和四川瓷砖的总量,这是福建人诚信和报恩的习惯形成了今日福建瓷砖的规模;西部瓷都因为狭窄的心胸和不注重品牌的做法,所以西部瓷都有瓷砖厂却没有瓷砖品牌。

    夹江在82年就开始有瓷砖厂,经过10多年努力后夹江砖能够在西南、西北和广东砖抢市场,那时的福建砖质量差,运输费用高,所以形成质次价高的尴尬局面。西部瓷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后,数量和质量有质的跨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夹江现在一个大型瓷砖厂的产量超过以前夹江县产量的总和,但现在市场上只见广东砖和福建砖,夹江砖几乎销声匿迹。

    十几年前,我因为在瓷砖厂搞销售认识了福建老板,通过福建老板开始喜欢福建流行歌曲,以后才了解福建瓷砖。各位是否也象我一样通过身边的朋友开始喜欢“爱拼才会赢”等福建歌曲才了解福建老板,最后才了解福建瓷砖?

    福建瓷砖和西部瓷砖的兴衰路,各位又了解多少呢?

    福建地处中国沿海中部,古时科学不发达,造船和航运相对落后。外国货船很少到福建装运货物。福建也因明朝时倭寇作乱、清初有郑成功,解放后有蒋介石,所以福建没有天时;福建属丘陵地带,山高水远,交通不发达。人们走亲访友的范围小,所以造成语言交流不方便:在福建方圆100公里的范围内人们也因为方言语音重相互间无法沟通,听不懂的话只能用汉语写出来才能让对方明白,所以福建不占地利。福建瓷砖不靠天时、不靠地利,靠的是人和占领全国市场。

    97年我在夹江某瓷砖厂搞销售,从那时起开始接触很多经营瓷砖的福建老板,当年经营瓷砖的福建老板很多是因为家庭环境差,在背井离乡打工时发现瓷砖的利润高、销量大,于是回福建联系当地瓷砖厂为其销售产品。

    福建人的家族名誉和家乡观点重,当地人将衣锦还乡看得比自己性命重,还乐于助人,出于这些原因,当地瓷砖厂为那些打工仔垫资发车皮,那些福建人晓得报恩,除了为利润销售福建瓷砖,同时还不遗余力地宣传福建瓷砖厂……

    97年,我在经销瓷砖时广东瓷砖质量最好,夹江砖次之,福建砖价格高、质量差,就是因为那些福建瓷砖厂的老板不怕打工仔比自己钱多,那些打工仔成了经销瓷砖的老板后又晓得加倍回报,除了不遗余力地宣传推销福建砖,还将瓷砖的供求信息及时汇报给那些帮助过自己的瓷砖厂,所以现在福建瓷砖在四川的销售已经超过广东砖,将夹江砖压得在本地也抬不起头。

    97年上半年,我在夹江某瓷砖厂跑南充地区。在遂宁有一位当地经营瓷砖的老板用那个瓷砖厂以前送的样品砖塞到我送的瓷砖箱中谎称我送的瓷砖有色差,结果被迫降价处理。我送另一地区的当地老板以汽车经过长途运输后无法清点,必须按入库后的数量结算,结果那次条砖少了十多件也让我亏了两百多元钱。有了两次教训后,我宁愿赊账给福建老板,也不愿和四川老板结现款……

    97年下半年,我在乌鲁木齐没直销点。那个企业因当年库存积压,所以向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贵阳派出了四个直销点。在企业的销路打开后,不愿意见到身边的朋友发财,所以以各种理由撤销了四个直销点。那个企业的老板和福建企业老板比起来少了一种宽容的心态,没有自己产品的销售根据地。

    夹江瓷砖厂现在还有不少这样的老板:在企业销路困难的时候向全社会招聘销售人员,在企业产品打开销路后,见到那笔庞大的销售费心痛了,于是找各种理由撤换了得力的销售人员,结果造成销售人员“有奶便是娘”地各个厂乱跑,那些销售人员只有喜欢的瓷砖,而没有喜欢的瓷砖厂。

    广东砖现在成了汽车中的欧美产品,福建砖成了韩国货,“西部瓷都”的夹江砖成了用广东设备、福建包装才能销售的组装货。这是经营瓷砖者目光短浅和不守信用造成了夹江砖最大的老板成了福建人,也因为“西部瓷都”企业老板的“红眼病”断送了企业的成名之路,这正是福建瓷砖后来居上的最大原因!

    “西部瓷都”要想重振雄风其实并不难:首先要有自己独立的品牌,比如过去的“长城”、“燕山”。这两个企业早已不在了,但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名字,不是外国译名或是中西合壁的名字。这两个都是夹江老字号的名牌,因为陷入家族式管理的恶性循环和流水式的销售人员带走了企业的老客户而破产……

    “西部瓷都”的品牌之路其实并无风险:在经营自己现有的品牌之路时生产一些自己企业名称的产品,以名牌求生存,以自己现有的牌子求发展。到时政府再用媒体做宣传,就像当年的“义乌五金”一样,如果各地都在联营、借名,甚至假冒“西部瓷都”牌子生产的时候,“西部瓷都”就成了名牌。

    美国虽然是世界经济强国,但提到时装和香水,人们就会想到法国;提到汽车人们就会想到英国和德国;提到文化就会让人想到印度和中国。

    每一个企业为了生存都会花很大一部分钱用于做宣传,我认为那种广告投资大效益差,如果有大家的支持、有政府的帮助将大家零散的广告费集中起来使用,象当年浙江义乌一样重点做宣传。那时不重点宣传企业,而是重点宣传一个投资环境,当“四川夹江”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名字时,夹江豆腐乳、夹江手工纸自然就会被人了解,“西部瓷都”的品牌之路也会任重而道不远。

    人们提到浙江义乌不会只想到五金,以后提到四川夹江当然也不会只想到夹江的产品,那时的夹江不但是现有企业的发展之地,“两航、四铁、八高速”的环境,还有“中国第一山”的称号也会让夹江成为外地企业的投资天堂。

    白马泪

    《三江都市报》看来不是开后门招的记者和编辑,那些家伙的嘴巴太会说了。我告诉他们:有一位心地善良的有志青年,在和朋友一起投资办厂时见钱眼开、见利忘义的坏朋友坑害了。那位青年在落入社会底层不甘心失败、不轻言放弃,终于在磨练中成了文学高手,一出江湖罕逢敌手,以后必将笑傲江湖……

    那些家伙告诉我这个故事不感人,应该将这个故事修改一下。这个故事应该改成那位有志青年由于江湖经验少、脾气又不好,所以遭到黑白两道的攻击,在陷入绝境的时候有一位蒙面大侠数次出手相求。最终,那位有志青年终于增加了阅历、明白了人世间的暗途。当那位有志青年成了天下第一高手的时候,他才终于发现那位蒙面大侠就是多年前和他合伙做生意,最后为了利益卷走了他的投资款,还说因为那位有志青年卷走了大量财物才让他的企业经营失败的朋友……

    我当时还听得津津有味,心想我们和谐的社会是需要这样感人的故事。回到家后我想那位蒙面大侠应该是陈杰陈勇,所以没有给我的乖女婿说,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了周子游听了,请他按这个故事改编《“风雨舟”的故事》,周子游哈哈大笑地将那个故事改编出来,让我到《三江都市报》投稿试一下。

    改编后的风雨舟感动得我不恨陈杰陈勇、也感动得我掉眼泪。没想到这篇感人的风雨舟还是遭到退稿。周子游向我提示:宋立强久投不中,《乐山晚报》才是培养天下第一高手的蒙面侠,那位有志青年终于明白的暗途,其实就是要先送礼。我们向他们暗示有刀头肉为酬,那些家伙那里会把那条咸鱼放在眼中?如何肯收宋立强投《三江都市报》的稿?

    我听到周子游的解释才终于明白那些编辑和记者为什么不收我通过电子邮箱和当面递交的论文和小说,也明白那些和尚说的一句名言:企业家落难成了打工仔,后来成了作家有什么稀奇?只有那位作家最后成了富翁才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才是值得我们采访的新闻……

    那些家伙不愧是新闻媒体的精英,是《三江都市报》的骄傲,把我骂了一顿我还在为他们的主意拍手叫好。该死的《三江都市报》!阿弥陀佛的记者和编辑!等我的乖斌斌当了五教圣人的老婆后,看我不把你们抓到夹江千佛寺当和尚!!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