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道理,李渊在这期间携子外出避暑,李建成突然一改初衷,既火速组建长林军,又派人勾结外臣,大张旗鼓去仁智宫追杀李世民,这种事于情于理说得通吗?如果历史上真的出现了这样的稀奇事,又该作何解释呢?
依笔者所见,如果真有其事,也应该是李建成手下一班人实在看不惯主子如此仁厚懦弱,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且有李元吉为他安排好了一切,横竖一个现成便宜也不肯去捡,担心他迟早要遭李世民毒手,到时候不但他本人的下场落得很惨,还难免把祸殃蔓延到部属身上。与其如此,还不如先斩后奏,以他的名义,背着他号令部众,先把生米煮成熟饭再说。只要事情顺利成功,还怕你太子爷加罪责罚我们这些忠心耿耿的下属吗?这一点,从事情败露后,李渊大怒之下,再次亲口表示要立李世民为太子,改封李建成为蜀王,但临时又改变主意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李渊一定是很快又证实了这一大逆不道之举是李建成少数部下背着他干的,李建成确实是冤枉的,如果把他部下所犯的罪过加到他头上的话,实在太冤枉了他,因此只把他的部下太子中允王珪、左卫率韦挺,连同李世民手下一名得力助手、天策府兵曹杜淹,一起流放三千里以外了事。
杜淹为什么也会一起被流放?史书上没有说明原因。但是,正是史书上的“留白”,让我们更能体会到史官记载史事时不得已的苦衷来,也使后来者至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李渊之所以各打五十大板,应该自有他的道理所在。至少,杜淹与这一恶性事件的发生有着直接的关联,甚至是他的言行严重失当,使双方手下部属的矛盾迅速激化,才直接导致了这次事变的爆发。
以上,我们也大致了解了李建成一贯来的为人准则,那么,同一年的冬季,他真的会徒起歹意,使用一种并无多少把握、大庭广众之下用赠送劣马的拙劣方式试图来置李世民于死地吗?限于篇幅,笔者就不在这儿多加啰嗦了,还是让读者朋友自己去探讨吧。
武德九年,“建成、元吉以秦府多骁将,欲诱之使为己用,密以金银器一车赠左二副护军尉迟敬德,并以书招之曰:‘愿迁长者之眷,以敦布衣之交。’”但被尉迟恭当面谢绝。结果,惹得李元吉很生气,“使壮士夜刺敬德”。
看来,这件事是真的了,并且也牵扯上了李建成。但是,李建成只是派人送了尉迟恭金银和书信,拉拢不成后,李元吉恼羞成怒,“使壮士夜刺敬德”,却跟李建成没有关系。李建成最后为什么不再参与这件事呢?当然跟他一贯的“生性仁厚”是很一致的。他之所以要花这么大的本钱去拉拢尉迟恭,恐怕也是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迫在眉睫的危机,甚至准确地得知了李世民已正式做出了武装夺权的决策消息,不得已而为之吧?但是,以他仁厚的本性,既然人各有志,拉拢失败,也就不可能考虑进一步的严厉措施去报复人家。李元吉无疑也是深深看透了他大哥这一致命弱点,不得不赤膊上阵,派自己的手下先把这颗眼中钉拔除再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