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儒家的人生理想(中)


本站公告

    读者朋友:

    前面,我讲了,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刻苦地学习,精通了儒家的经典,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当官的资格。从一个平民百姓,成了封建统治阶层中的一员,也就完成了儒家生命里程中的“修身”阶段,向一个全新的`阶段迈进了。

    这个阶段,就是:“治国”、“平天下”。

    如果,要问一句:“活得好好的,干吗不乐一乐?治什么国?平什么天下呀?”

    这话,可以说,对极啦!

    没事就喝喝啤酒,打打牌,多快乐?

    但是,孔先生不这么想,他说:“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孔子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话的意思是:正人君子痛心疾首的事情,就是,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还没有“出名”!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一个人,在人世间走一遭,要是默默无闻地就走了,不是太遗憾了吗?

    所以,就要干出一点惊天动地的事情来,让活在世界上的人,子孙万代都记住你。

    这就叫:“万古流芳!”或者叫:“永垂不朽!”

    那么,做什么事情,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当然,就是“治国”“平天下了”。

    “治国”‘平天下”,有点太抽象了,如果说得具体一点,就是三件事。儒家把这三件事,称为“三不朽”。

    第一件事,叫:“立德”。

    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高尚的行为,给世人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子孙万代都崇拜你,学习你。

    这样,你就立德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立德的人物。

    比如:宋朝的岳飞。

    抗击外来的侵略,保家卫国。最后,被奸臣诬害了,死于非命。他的品德,他的功业,受到人们的崇敬,他的遭遇,得到人们的同情。直到今天,我们还称他是民族英雄。

    但是,道德品质这个东西,不同时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有些人,在当时是立德了,后世是不是也崇敬他,就很难说了。

    比如:明朝的方孝儒。

    燕王朱隶夺了他侄子建文帝的权,自己当了皇帝。在封建社会,皇帝大家坐,谁有本事,谁就坐,本来没有什么道理可讲。

    可以,方孝儒反对朱隶当皇帝,让他写一篇“登基”的诏书,他也不干。结果,朱隶一生气,把他给杀了。连累他的家人、亲属、学生,都一块倒霉。历史上称为“灭十族”。

    在当时,人们可能很佩服方先生的品德,更佩服他不怕死的精神,可以说,是立德了。但是,让我来看,他整个就是一个傻瓜。人家叔侄俩闹矛盾,关你什么事?也来乱参合?再说了,自己不想活了,就不考虑别人吗?害得很多人丧命!

    真是太不对啦!

    第二件事,叫:“立功”。

    立功无外乎文、武两个方面,“文”的叫“文治”;武的叫“武力”。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就要有“文”、“武”两手。

    在中国历史上,在这两方面做出成绩,立了功的人,很多很多。有些人,我们今天,还纪念他。

    大家可能都知道啦!我也就不多说了。

    第三件事,叫:“立言”。

    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研究,在学术上,有新的创造,成就了“一家之言”,为文化艺术,做出了贡献,这就是“立言”。

    汉朝的司马迁,写了本《史记》,为中国的史学奠定了基础。

    宋朝的朱熹,研究“儒学”,把孔子的“原始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两位,都成就了“一家之言”,都在历史上留下了名字,可以说,做到“不朽”啦!

    就是孔老先生,也是一位“立言”的人。现在人们还知道他的名字,不就是因为他创立了“儒学”吗?

    好了,

    我可以把儒家的人生理想做一个总结了。

    儒家的人生理想:从学习和研究开始。

    读书人通过刻苦的学习和研究,达到了认识世界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读书人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加强了文化知识,和道德品质的修养。

    这个过程,儒家称为:“修身”。

    修身完成之后,就要出来“当官”。

    参加科举考试,获得当官的资格,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一条必经之路。

    有了官职,书生变成了官员。就开始了“齐家,治国,平天下”了。在这个过程中,“立德、立功、立言”。完成自己一生的“事业”。活着的时候,名扬天下;逝世以后,名字记载在史书里,永垂不朽。

    这就是儒家的人生理想,中国“读书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目标,不懈地努力奋斗!

    儒家的这个人生目标,这套理论,好不好呢?

    我说: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从好的方面说,这套理论,让人有“理想”,注重自己的学习、修养,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为了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利益,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的“仁人志士”,这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可以说,是儒家的“人生理想”的观念,造就了这些人。

    到了近、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还是深受儒学的影响。所以,在他们看来,事业是最重要的。在社会上干出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他们最大的愿望。金钱的取得,就在其次啦!

    这种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和西方文化有根本的区别。

    在西方人看来,人生是否成功,主要看得到金钱的多少。赚钱越多,表示自己越成功。现代的中国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开始喜欢金钱了,而且进一步,把金钱的取得,作为人生成功的标志了。在这个背景下,各种各样的“富豪榜”,就流行起来啦!

    这可以说,是时代的进步。

    但是,我们在“与时俱进”,大把地赚取钞票的时候,也不要忘了我们是中国人,也不要忘了我们的传统文化。

    想一想儒家的人生理想,或者我们就不会那么“唯利是图”,那么“见利忘义”了吧!

    这就是儒家“人生理想”的好处。

    那么,坏处在那里呢?

    我说:第一个坏处,就是:让人不快乐。

    大家想一想,读了孔子的书,一辈子就忙不完了。

    先要忙着学习,忙着道德品质的修养,这就是“修身”,等修完了身,参加科举考试,还不知什么时候能考上。侥幸考上了,一大堆事情,又来了,什么忧国忧民,什么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都来了。

    如果顺利还好,要是不顺利,熬到白头,愁到白头。

    所以,中国古代有句话:人生识字忧患始。

    当了孔老二的学生,一辈子都没有快乐啦!

    有的朋友会说:“不是吧?功成名就了,总该快乐了吧?”

    看看一首古人的词: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的作者,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辛弃疾。

    辛弃疾生活在南宋和金朝,对峙的战争时代。作为一位南宋的将领,他一生驰骋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又是一位爱国的词人,一生写下了很多爱国的诗篇。直到现在,还激励着中国人的爱国热情。

    这样一位记载在历史上的人物,他实现了儒家的“人生理想”,“立德”、“立功”又“立言”,他应当快乐了吧?

    可是,我们来读他的这首词,就知道,他一点也不快乐。

    我把这首词,翻译如下:

    在将军帐里,

    我已经醉了。

    我挑亮了油灯,

    仔细观赏我心爱的宝剑……

    嘹亮的号角声,

    惊醒了我沉睡的梦。

    八百里的战线,

    战士们纷纷集合。

    犒赏将士们的烤肉,

    也都分发下去了……

    军乐响起来了,

    都是慷慨激昂的曲调。

    秋天的战场上,

    清点士兵的人数,

    准备奔赴战场……

    我的战马,

    像“的卢”一样,

    跑得飞快!

    我拉开弓弦,

    像雷霆一样,

    让敌人心惊……

    忙碌的一生,

    就要过去了,

    王治理国家的大事,

    我也为他完成了!

    我赢得了人生的荣耀,

    也得到了不朽的名声!

    可怜我,

    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把一首古代著名的词,翻译成现代的自由体的诗,很多韵味,恐怕都遗失了。但是,我们也还可以看出,词人在功成名就以后的哀伤。

    作为一个中国人,都有留名千古的传统思想。但是,名声,对人来说,并不意味着人生的一切。人的一生,还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追求。如果一个人,把一生的精力,都花费到追求名声,追求“三不朽”上,那,这样的人生,不是太失败了吗?

    一句“可怜白发生”,道出了多少“功成名就”以后的凄凉和无奈!

    所以,读了孔子的书,读了《论语》,如果你真得按孔子的教导去做,你就要忧愁一辈子,永远也没有快乐。

    可是,于丹教授,却有高招,把个《论语》,解读成了教导人们如何快乐的“心灵鸡汤”。我除了表示“佩服”之外,真得无话可说啦!

    孔子年轻的时候,去拜访老子,请教“礼”方面的问题。

    老子是我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那个时候,老子年龄已经不小了,孔子还是个年轻人。一个老年人,观察一个青年人,当然看得很清楚啦!

    所以,老子一眼就看出了孔子的“毛病”。

    在分别的时候,“老头”劝告“小伙子”,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翻译如下:

    年轻人,改掉你自以为了不起的骄傲情绪吧!去掉你无穷欲望吧!还有你对待人的态度,和你过高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你没有好处的东西。我能够告诉你的,就是这些话了。

    活在世上,想“出名”,还想“不朽”。这样的欲望,是不是太高了呀?这样的志愿,是不是太大了呀?

    老子说孔子“多欲”、“淫志”,看来一点也不错!

    孔子是一个名利心非常强的人,他当然听不进老子的劝告。

    为了能“名扬天下”,为了能“永垂不朽”。孔子的一生,是劳碌的一生,也是不快乐的一生!

    暂时就解读到这里。

    下一章,将为各位解读“第二个坏处”。

    谢谢您的阅读!

    [题外的话]:

    解读到这里,意犹未尽。再说几句题外的话。

    儒家学派和道家学派,在对待“人生的价值”上,是完全不同的。

    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社会的责任。道家更重视个人的权利,对自己生命的关爱。

    儒家学派的《论语》,告诉我们,应当“入世”“当官”,取得富贵尊荣,历史留名,千古不朽。

    道家学派的《庄子》,告诉我们,应当“出世”“养生”,关爱自己的生命。儒家看重的“当官”,在道家看来,比一只破鞋还不值钱。

    如果对儒家的理论陷入太深,就会热中名利,一心想“当官”,仕途不顺,烦恼多多。这个时候,就需要清醒一下。

    道家学派的《庄子》,正是这样的一付“清凉剂”,让“名利场”中的儒生们清醒过来,关爱一下自己的生命。对人来说,生命还是最重要的,好好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可能比“当官”更重要。

    俗话说:平安是福。

    在儒学思想处于统治地位的中国,道家学派的《庄子》,也是中国人十分看重的一本书。其原因,就在这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