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仁爱的孔子


本站公告

    通过我以上的讲述,大家已经知道了,儒学的基本思想是“仁”。仁的意思,就是爱人。此外,我们还知道,有爱心,有远大理想的人,就是仁人志士。人生最大的智慧,就是成为一个仁者。

    作为儒学的创始人的孔子,他不但创始了儒学,更是一位儒学思想的实践者。

    孔子有一颗仁爱的心,在他的生活中,时刻都表现出仁爱的精神。

    二十二)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3.10)

    孔子说“在王室举行的祭奠祖先的仪式中,当进行到给活人敬酒,然后就让他去死的时候,我再也看不下去了。”

    在古代,最野蛮的行为,可以说,就是以活人献祭了。世界上各个民族,在古代都有这样的陋习。在孔子的时代,当然也有。

    我想,当时的贵族们,一定把这当成很自然的事情。

    ?,是一种天子级别的祭礼,是周王室祭奠祖先的祭祀活动。孔子主张恢复“周公之礼”,又是一位“周礼”的宣讲者。

    在大家都习以为常的时候,孔子也一定不会反对吧?

    事实不是这样!

    孔子说:“当我看到,给活人敬酒,就要把他当成牲畜一样杀掉的时候,我真看不下去了。”孔子明确地表示,他对这种野蛮、残忍的仪式的反对。表现了儒学的仁爱思想。

    孔子说了这段话以后,我推测,有人不以为然,故意问孔子:“你了解?吗?”

    孔子就回答了下面的一段话。

    二十三) 或问?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3.11)

    有人问?这个礼仪的知识。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这种知识的人,把治理国家,当成看一下自己的手掌一样容易吧!”孔子说着,指了一下他的手掌。

    前面一段话,孔子表示了用活人献祭的不满。有人反对了,故意问他:“你不忍心看杀害活人,你对?这个仪式了解吗?”

    孔子生气了,没好气地说:“我不知道!那些知道这种仪式的人,把治理国家看得太容易啦!治理国家怎么能像看一下手掌那样容易呢?”

    为什么孔子说那些杀人祭奠祖先的人,把治理国家看得太容易了呢?

    因为,这样的人,是迷信神灵的。他们认为,只要杀了人,给祖先献上祭奠的活人,祖先的神灵,就会保佑国家的平安。

    孔子认为,这是不对的,这是把治理国家,看得太容易啦!

    接着,孔子说出了影响中国人两千多年,奠定了中国人思想的一句话!

    二十四)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3.12)

    祭奠的仪式在这里,祭奠神灵,就好象神灵也在这里。孔子说:“我不参加祭奠活动,就好象祭奠活动,没有发生一样。”

    孔子说:“拿活人去祭奠祖先,是一点用也没有的!你举行祭奠仪式,在你的心中,就好像真有祖先的神灵一样。其实,什么也没有!”

    当然,孔子没有这么明显地说出来,他只是含蓄地说:“我不忍心看下去,离开了,没参加这个用活人祭奠的仪式。我没参加,就好像什么也没发生过。”

    单看孔子的这句话,是不好理解的。

    自己不参加,就好像没有?说得什么呀?

    但是,孔子的学生,是了解孔子的。他们在这段话的前面,加了句解释:“祭神如神在”。孔子的观点,就明确了。

    这段话,完整地解释如下:

    人们都在举行“?”这个祭奠祖先的仪式,在仪式中,人人都觉得祖先的神灵真实地存在着。孔子说:“我看见你们拿活人献祭,我不忍心看下去,离开了。就和我没有参加祭奠活动一样。”

    孔子的这段话,是对?这种野蛮的祭奠仪式说的,强烈地表示了孔子对杀人献祭的不满,表现了他仁爱的儒家思想。

    但是,“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这句话,在中国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影响。

    这句话,在民间,演化成了“信神如神在,不信是个大泥胎”,这样的俗语。

    所以,孔子是不信神的。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不迷信的人。

    在中国流传较广的佛教、基督教,都是外来的。中国本土的道教,很不成熟,严格得说,还算不上宗教。

    孔子不迷信宗教,他主张,用教育人的方法,促成社会的和谐,创建一个人间的天堂。儒学,就是这样的一门学说。

    二十五)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孔子用钓竿钓鱼,不用网捕鱼。打猎的时候,也不射已经归巢休息的鸟。

    大家或许要问,孔子又不是鱼翁,也不是猎人,捕什么鱼?射什么鸟呀?

    我想,在古代,打猎、捕鱼,可能是一项普遍的活动。贵族子弟们为显示自己的身份,都要定期举行的娱乐项目。可能类似于清代贵族的“打围”吧。

    古代中国,把天子到各地考察民情,考核官吏,称为“巡猎”,也含有“打猎”的意思。可见,打猎、捕鱼,包含着对远古时代的记忆,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孔子在进行这项活动时,捕鱼不用网,而用钓竿。为得是,避免过多地杀害生灵。狩猎不射归巢的鸟,是因为,鸟儿已经忙碌了一天,归巢休息了,不忍心杀害。

    这都表现了孔子的仁爱心理。

    中国有句俗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二十六) 子食于丧者之测,未尝饱也。(7.9)

    孔子在有丧事的人家吃饭,没有吃饱过。

    二十七)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7.10)

    孔子于是整天地哭泣,不唱歌了。

    这两段文字,说得是一件事。我把它们一起解释。

    孔子的职业是老师,但是,他又有“儒”的身份。在孔子的时代,儒的工作,是为人们举行各种礼仪。类似于今天的“司仪”。

    孔子可能经常在丧礼中,担任“司仪”的职务。所以,经常在办丧事的人家吃饭。

    对一般人来说,别人家死了人,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我该吃饭,就吃饭;该唱歌,就唱歌。

    可是,孔子不是这样,

    看到别人哀伤,自己就吃不下饭了。而且,整天地难过,不像往常那样唱歌了。

    附带说一下,孔子还是一位音乐家。也是位音乐老师。在他教学生的课程中,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孔子认为,音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有很大的教化作用。

    我想,孔子是唱歌的。

    孔子不唱歌了,一定是真得难过了。他的学生,也认为是一件不寻常的事,把它记录在《论语》里。

    二十八)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6.10

    孔子的学生伯子牛患病了,孔子去探望他。从窗户里伸进手去,拉着伯子牛的手,说:“哎呀,这难道是命运吗?像这样的好人,怎么也得这样的病呀!像这样的好人,怎么也得这样的病呀!”

    学生得了病,老师又焦急又悲伤。

    孔子去探望他的学生。从窗户里,伸进手去,拉着学生的手。

    有朋友会问了:“你没翻译错吧?孔子怎么不进屋呀?从窗户伸进手去,就能拉到学生的手吗?”

    我想,古代平民的住宅,一定是很简陋的。伯子牛的房间,可能只不过是个简陋的草屋子。

    我想象:伯子牛生病的时间,是在夏天。

    孔子急匆匆地推开伯子牛家小院的院门(可能是个篱笆门),就看见草屋的窗户开着,从里面传出阵阵的呻吟声。

    孔子急忙跑过去,来不及进门,隔着窗户,伸进手去,拉着伯子牛的手。

    我这样复原当时情景,读者朋友以为如何?

    是不是,也可以想象到两千多年前,探望学生的孔子是多么得焦急呀!

    接下来,孔子可能就带着哭声说:“命运呀,命运!怎么让这样的好人,生这么重的病呀!怎么让这样的好人,生这么重的病呀!”

    孔子连续说了两次,可见他是多么地悲伤。

    为什么孔子呼喊“这样的好人”呢?

    因为,孔子是重视学生的品德的,对品德好的学生,孔子有点偏爱。孔子认为,颜渊和伯子牛,都是有品德的好学生。

    好了,我可以总结一下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对人的生命的关爱,就是对人的最大关爱。

    孔子的仁爱之心,首先就表现在对人的生命的关爱上面。他反对用人做牺牲,祭奠祖先;他不忍心杀害小动物;他见到有人死去,心里就难过;他关爱病中的学生。这一切,都表现了儒学的仁爱精神。

    可是,遗憾的是:在科学、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还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应当以“救死扶伤”为己任的医院,还发生遗弃病人的事情。我在此呼吁:在加强教育的同时,国家也应当立法,把“见死不救”也列为刑法的一项罪名。

    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

    二十九)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6.5)

    原思给孔子当管家,孔子给他九百粮食做报酬,原思推辞不收。孔子说:“你就不要推辞啦!你自己如果不需要,可以送给你的邻里和同族人呀!”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待人是宽厚的。为他服务的管家,一定得到了优厚的报酬。

    多少报酬呢?

    我们只知道是九百,没有明确记载计量单位。

    为什么《论语》中,没有记载计量单位呢?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当时的叙述习惯。就像现在,有人问你:“你一个月的工资是多少?”你说:“还不到三千呀!”把计量单位“元”省略了。我想,孔子时代,也是这样吧!

    但,无论怎么说,六百,在当时,一定是个大数目。管家原思不好意思收了。孔子又想到他的邻里和族人,告诉他,你自己不需要了,可以送给他们。

    一个仁慈的孔子,显现在了我们面前。

    三十)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6.4)

    华出使齐国,孔子的学生冉有,为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些粮食。孔子说:“给她一釜粮食吧。”冉有要求再加一点。孔子说:“那就给她一庾吧。”冉有给了她五秉粮食。孔子说:“我看到,赤到齐国去,骑着雄壮的马,穿着轻便的皮衣服。要是他来请求我,我不会给他粮食。不是我吝啬,我知道:正人君子只帮助贫困的人,不会给富有的人东西。”

    “釜”和“庾”,都的当时的计量单位,一釜等于六斗四升,一庾等于十六斗。一斗粮食,约等于现在的十二斤半。一庾约等于现在的二百斤。二百斤粮食,在生产力很低的古代,无疑是一个大数目。

    以教师为职业的孔子,不会很富裕。一次拿出二百斤粮食帮助别人,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心肠”。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测,孔子是经常帮助别人的。《论语》只不过记载了其中的一件而已。

    孔子的帮助,是不要求回报的。他说,我只帮助那些贫困的须要帮助的人。

    三十一)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 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15.42)

    盲乐师穿着乐师的服装,来会见孔子。走到台阶前时,孔子说:“注意呀,到了台阶了。”走到座位前时,孔子又告诉他说:“这是你的坐位。”都坐下了,孔子又告诉他,说:这个东西,在这里;那个东西,在哪里。一一做了介绍。盲乐师走了以后,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这就是你和盲乐师交往的原则吗?”孔子回答:“是的,这就是我和盲乐师交往的原则。”

    一个盲人,看不见周围的东西,行动起来,很不方便,需要人的帮助。孔子能够体谅盲人的心情,在和他们交往时,时刻告诉他们周围的情况,时时提醒他们。

    这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是,从这件小事中,可以看出孔子的仁爱之心。

    我们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很多这样的小事:

    帮助迷路的孩子和老人,把他们送回家;在公交车上,为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让座;拾到别人遗失的东西,归还原主……

    这些小事,你都做到了吗?

    前几天,我在网络上,看到网友贴的照片,暴光了不为孕妇让座的人。当然,我对这样的做法,也不十分赞同。但是,我们如果想到,我们的母亲,也曾怀孕过我们,我们自己有一天,也会老去。那么,我们不给孕妇和老人让座,就很不对了。

    让我们以孔子为榜样吧!

    三十二)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9.10)

    孔子见到穿丧服的人、穿差役服装的人、盲人,虽然他们年龄不大,孔子也会站起来,表示尊敬。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会加快脚步。

    对“冕衣裳者”怎么解释呢?

    一般解释为“戴礼帽,穿礼服”的人。我认为,这样的解释,有点让人不能理解。孔子干吗要对“戴礼帽,穿礼服”的人格外尊敬呢?

    我认为,“冕衣裳者”,应当解释为“穿特定服装的人”,也就是为贵族们服务的差役。也属于社会下层的人。

    乐师应当也是这个阶层的人,所以,上一章的“师冕”,应当解释为“穿乐师服装的乐师”。“冕”应当是指“乐师的服装”,不是指“乐师”的名字。

    我的这个“考证”,读者朋友,同意吗?

    我这样“考证”,这段话,就好理解了。

    亲人去世的人、盲人、差役,这三种人,都是值得我们同情的人。孔子对他们表示尊敬,是孔子仁爱精神的表现。

    在这个金钱的世界里,很多人的心,都被金钱俘虏了。

    他们见了富人就鞠躬,见了穷人,就一脸的鄙夷的神色。这除了证明他们的心中,没有一点仁义之外,还能证明什么呢?

    读者朋友:

    第二卷 里仁,暂时就解读到这里。

    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谢谢!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