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阅读了第二卷 仁者爱人。您一定:
知道了,什么是“仁”;
知道了,什么是“仁者”;
知道了,什么是“仁人志士”;
知道了,什么是“智”,什么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知道了,做一个有爱心的“仁者”,是最大的智慧;
知道了,我们作为一个人,就要有喜、悲、怒、骂,不能像阿Q一样,生活在“精神胜利”的所谓“快乐”中。
在此基础上,我就开始第三卷“关雎篇”的解读。
在这一卷的解读前,让我们先要搞明白一个儒学的概念――德。
“德”是儒学的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我们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上的一个词。
那么,什么是“德”呢?
一般人都理解这个词,“德”,就是“道德”。一般和“品质”这个词联用,称为“道德品质”,是形容一个人思想和言行的。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行为,符合社会标准,人们就说他“道德品质好”;如果,一个人的思想、行为,不符合社会标准,人们就说他“道德品质不好”。
这就是一般人,对“德”的理解。
那么,“德”的儒学的定义,是什么呢?
看看孔子,对“德”是怎么讲述的吧!
一)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12.10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解除自己的迷惑?孔子说:“你要以忠信为主,尽量靠近义。这样,就能提高你的道德。如果,你喜欢一个人,就希望他永远活着。和他闹了矛盾,翻了脸,又恨得希望他立刻死。要是这样,就是迷惑。《诗经》上说:‘这不但对你没有好处,还让别人把你当成个怪人。’”
孔子为什么说了这段话呢?
可以说,记载得相当简略。只有一句话:“子张问崇德辨惑。”――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怎样才能解除自己的迷惑?
张在提高自己道德品质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啦?
他有什么迷惑解决不了,要向孔子请教呀?
通通没有记载,让我们陷入了迷茫之中!
要是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对我们了解这段话,就会造成很多困难。为了更好地解读这段话,我只好发挥想象力,把当时的情景恢复一下。
话说,有一天,孔子正在书房里准备功课。房门“咿呀!”一声开了,孔子的学生子张走了进来。
孔子听见门响,抬起头来,说:“子张同学,有什么事吗?”
张走到孔子跟前,说:“孔老师,我遇上麻烦啦!心里的疑惑总是解不开!”
孔子说:“请讲!”
张说:“我今天走在大街上,遇见了一个人。这个人对我说:‘子张先生,我知道你是孔子的学生,孔子的学生都是有爱心的仁者,所以,我找到你,请你帮我一下。’我说:‘你有什么困难吗?’这个人说:‘我八十岁的老娘生病了……’我想起老师您的教导,要把对人类的爱心,落实到行动上,这就是德。所以,为了提高我的道德水平,我二话没说,掏出身上仅有的五百块钱,全给他了……”
孔子说:“后来呢?”
张满面地不高兴,说:“说起来,让人生气。我远远地看见他进了一家‘按摩屋’找小姐去啦!我向别人一打听,原来他老妈好好的,什么病也没有。孔老师,你说,我这好人还能当吗?”
孔子笑了笑,说:“你光知道,要当个仁者,要有爱心。不知道,你犯了个错误。”
张说:“什么错误呀?”
孔子说:“你不知道‘义’!”
张说:“什么是‘义’呀?”
孔子说:“‘义’就是‘适宜’、‘合适’的意思。你有一颗爱心是好的,要把爱心落实到行动上,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也是好的。但是,你没有考虑到,你的行为是不是‘适宜’?是不是‘合适’?”
张静静地听着。
孔子接着说:“你没有了解这个人,也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就乱献爱心,这就是不‘适宜’,不‘合适’,也就是‘不义’。”
张说:“老师,我知道啦!”
孔子又说:“我们对人要忠诚,要讲信誉,要有爱人的心,这是主要的。在行动上,要尽量要做得‘适宜’、‘合适’,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要是做得不适宜、不合适,那就不行啦!我给你举个例子,你如果和一个人好的时候,就希望他永远活着,和他闹了意见,又希望他立刻就死。一会儿希望他活,一会儿又希望他死,这就是迷惑啦!《诗经》上有句诗:‘这不但对你没好处,还让别人把你当成怪物。’你可要记住呀!”
二)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6.29)
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的标准,是最完美的了!但是,世人忘记它,已经很久了。”
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做到恰到好处。不能做得不够,也不能做过了头。这种恰到好处的做法,就叫“中庸之道”。是儒学很提倡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标准。
比如:
我们去做好事,照顾病人,给病人喂饭。你喂少了,病人吃不饱。要是喂多了,也不行,病人可能要撑着了。所以,要喂得恰到好处。
当然,这是件小事。大事,也是这样。
如果,你是个地方长官,领导一个地方的生产。这个地区出产西瓜,你想让老百姓都富起来,就让大家都去种西瓜,不种别的。这样,好事就做过了头啦!结果怎么样呢?
西瓜种得太多,又没有准备好销售渠道,西瓜都卖不出去,烂在地里了。
孔子认为,德,就是做得恰到好处。要不然,事情就办不好,对自己,对别人,都会造成伤害。
所以,“中庸之道”,是德的标准。也就是,上面说得“合适”、“适宜”。
三)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12.21)
孔子的学生樊迟跟着孔子在舞雩下面行走。樊迟问孔子,说:“我冒昧地问您,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怎样和别人消除怨恨?怎样不使自己迷惑?”孔子回答:“你问得太好啦!我们先付出劳动,再获取报酬,那不是道德高尚吗?我们只指责别人的过失,而不是贬低他们的人格,那不就消除了彼此间的怨恨吗?一时的愤怒,就卤莽地行动起来,忘了自己,也忘了自己的亲人,那不是自己糊涂了吗?”
孔子总是根据学生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大家还记得樊迟吧,就是那个想学种庄稼的学生。
我们对照上面第一段的文字,子张和樊迟,提出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但是,孔子的回答却有很大的不同。
张是孔子的一个著名的学生,他的智商,可能高一点,孔子给他讲解了什么是“德”?什么是“合适”、“适宜”(中庸之道)?都是些比较高深的道理。
樊迟的智商可能低一点,性格也许卤莽一点。所以,孔子的回答,就简单一些。只是告诉他,你别想“不劳而获”,就是道德高尚了。你别攻击别人,就和大家搞好团结了。你别一时发火,就和人家干起来,忘了自己姓什么啦!
对高智商的人,有高智商的教育。
对低智商的人,有低智商的教育。
但是,孔子不会轻视低智商的人,还是认真地回答范迟的问题。并且,首先肯定他提出的问题很好。
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孔子会有不同的答案。
好了!
我把前面三段文字的内容,总结一下:
一)什么是“德”?
儒学提倡的“德”,是仁爱精神在行为上的表现。一个人的行为,如果符合儒学的仁爱精神,就是个有道德的人。不符合儒学的仁爱精神,就是“缺德”。
二)“德”的标准是什么?
德的标准是:“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是德的标准,也就是我们一切行为的准则。凡事都应当做得恰到好处,不能做得不够,也不能做过了头。中庸之道,就是“适宜”、“合适”,就是“义”。
四)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15.4)
孔子说:“由呀,懂得德行的人,太少啦!”
孔子生活的时代,是诸侯争霸,战争频繁的年代。诸侯们争夺土地和人口,贵族们也犯上作乱。人民处于战乱之中,生活困苦。
孔子的学生们,也是想多学点知识,参加到贵族们的争霸中,捞点好处。
一切,都是为了物质的享受!
孔子无奈地发出感叹:“懂得德行的人,真是太少啦!!”
这是残酷现实的写照,也是孔子痛心疾首的哀号!
五)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是孤单的。一定有亲近的人。”
孔子虽然感叹有道德的人,太少了。但是,孔子知道,人们不是不愿意当个有道德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私欲膨胀,无法使自己高尚起来。他们对有道德的人,还是崇拜的,还是愿意和他亲近的。
所以,有道德的人,总会有很多朋友。
朋友:
你想和有道德人交朋友,还是想和没有道德的人交朋友呢?
我想,答案是不说自明的。
六)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4.4)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必然有好的言论。但是,有好的言论的人,不一定有道德。仁爱的人,必然勇敢。但是,勇敢的人,不一定有爱心。”
世界上,有一些人,言行是不一致的。
俗话说:“说得刮刮的,尿得哗哗的。”“满口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
孔子最讨厌“巧言令色”的人。
所以,孔子说:“满口仁义的人,不一定是有道德的人。”
所以,我们评价一个人,不但要看他是怎么说的,还要看他是怎么做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听其言,观其行。”
另外,孔子作为比较,又说:“志士仁人,胸怀伟大理想,不惜牺牲自己,很勇敢。那些亡命之徒,毫无仁爱之心,杀人越货,也很勇敢。”
孔子这话的意思,又进一步了。评价一个人,光看他的行动,还不行,还要看他行动的动机。
孔子告诉我们,评价一个人,要看他的行为,要看他的动机。不要被人的花言巧语蒙蔽了。
七)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17.14)
孔子说:“在大街上听到不可靠的消息,又在路上传播。这是不道德的事情。”
我们说话,就要负责任。俗话说:“一言出口,驷马难追。”可能造成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
有的人,在谣言的压迫下,精神崩溃;也有的人,在谣言的重压下,不堪重负,自杀身亡。所以,人们发出了“人言可畏”的哀叹。
对于那些散布谣言的人,我们不禁要问:“你们道德吗?”
孔子的这句话,对我们今天的人们,还有很大的警示作用。我们应当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不传布那些道听途说的消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