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圣制溯源(中)


本站公告

    群童听着苑老夫子论说各种传承制度的优劣,许多时不见收尾,正觉得有些气闷,忽听苑老夫子提到什么“轰动天下的大风波”,不由精神一阵,竖起耳朵凝神静听。

    苑老夫子眼望阁顶窗外天穹,缓缓捋须说道:“当年本教第六任天主恪仙师膝下本有三个儿子,都是天资极佳之人。恪仙师的长子单名一个‘洛’字,更是小一辈中的翘楚人物。这位洛公子自幼便得恪仙师真传,到一百二十余岁时,已成为本教第一青年高手,更被全体教众视为下一任天主的不二人选。

    “只可惜世事难料,有一年洛公子和他的两位胞弟游历到玄都山下的漠煌城中,因言谈不慎,被玄都山的几名道士窥破了行藏。其时我教与玄都山决裂未久,势同水火。道士们既已看出洛公子兄弟三人乃是一线天中人,而那漠煌城又是玄都山的地头,他们觉得这三位公子在此处现身,目的十分可疑,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双方都是年轻气盛之人,一言不和便动起手来。洛公子兄弟三人合力施展轩辕氏家传绝学,打死打伤十几名道士,乘胜冲出城去。不料玄都山高一辈的几名道士已然闻讯出山,在龙兴河边截住了洛公子兄弟三人的去路。

    “这几名道士以玄都山时任掌教穆景昇的师弟瞿景明为首,都是道法有成的高手。即便洛公子兄弟三人齐上,也只能勉强抵敌其中一人,各自为战的话就连一个也打不过了。不过三位公子秉承乃父伟烈风范,既知无路可逃,便决心拼死一战,免受其辱。

    “结果可想而知。洛公子兄弟三人苦斗多时,相继被敌人用玄都山‘息元归虚’之术耗尽了真力,倒地被擒之际,大喝一声,同时自绝经脉而亡。”

    一众学童听到这里心中都是一沉,不少人被先贤英风所感,失声低呼出来。独孤擎心惊之余,转头向义兄轩辕掣看去,只见他双拳紧握,用力按在桌上,绷紧的腮际轻轻颤动不已。

    苑老夫子仰天浩叹,缓缓说道:“玄都山的道士们虽然知道洛公子兄弟三人是我圣教弟子,却绝没有想到他们竟是时任天主的儿子,随随便便就把他们的尸体焚化了。消息很快传遍四方,都说是玄都门人杀了三名一线天弟子。

    “恪仙师闻讯后悲愤无已,当即将大权暂交厚土尊使代行,自与独孤氏恒仙师、令狐氏忻仙师昼夜兼程,赶到玄都山,一路杀上紫极峰。

    “其时正当玄都山百年一度的‘朝元法会’之期,除了满山道士齐集以外,正道各派赶来与会的首脑人物也是不少。其中尤以梵天寺住持空海和尚、乾元谷谷主庚辛老鬼修为深湛,与玄都山掌教穆景昇并称正道鼎足。

    “三位仙师虽在万人窥伺之下,却是夷然不惧,勒令玄都山速速交出瞿景明等杀人凶手听由处置,否则便要大开杀戒了。

    “玄都山掌教穆景昇自恃人多势众,当然不肯答应,又以三位仙师杀伤不少玄都弟子为由,也要三位仙师以命相抵。乾元谷谷主庚辛老鬼心怀鬼胎,在一旁冷言撩拨,巴不得三位仙师与玄都山众道士拼个两败俱伤。梵天寺住持空海和尚则在一旁引经为喻,劝双方息争止纷,两下罢斗。

    “恪仙师遭逢丧子之痛,不杀仇人誓不罢休。忻仙师估量敌我实力悬殊,不能硬抗,便提议双方比斗三场,以判输赢。如若我方获胜,则玄都山必须交出瞿景明等人;要是玄都山胜出,三位仙师便从此隐退,终身不再踏出地寰山半步。恪仙师性如烈火,又加了一句,倘若自己输了,便甘愿当众自刎。

    “穆景昇闻听此言正合心意,当即答应了比斗之约,并请空海和尚和庚辛老鬼居中为证。又怕‘景’字辈的道士们修为不够,难敌三位仙师,便亲赴后山请出了三名退隐多年的老道士应战。本以为稳操必胜之券,却万万没有想到本教创始三圣的神功遗法是何等的精深奥妙,仅独孤氏恒仙师一人出手,便以‘六阳圣火’连胜两名老道士,那第三场也就不用再比了。”

    一众学童听到这里,无不欢喜赞叹,景仰之情油然而生。

    独孤擎此前只知道本系元圣独孤秋修为通神,独步天下,却没想到秋祖师之后,还有位前辈仙师独孤恒一样也是道行高深,古今少见。遥想前辈风范,不禁心驰神往,思绪万千。

    ※ ※ ※ ※ ※ ※ ※ ※ ※ ※ ※ ※ ※ ※ ※

    苑老夫子待群声稍止,接着说道:“玄都山的一班道士们眼见恒仙师大获全胜,惊骇之余便想毁约,拒不交出瞿景明等人。

    “而原本答应居中为证的空海和尚和庚辛老鬼见此情势,便也帮着玄都山说话,劝恪仙师节哀顺便,及早回头,万勿再造杀孽。还说即便恪仙师手刃了瞿景明等人,也换不回洛公子的性命。况且玄都山与一线天拼斗八百余年,双方互有死伤,倘若一一细究起来,只怕两派门人同归于尽也难消积恨。不如两家就此罢手,化干戈为玉帛,从今以后各修其道,井水不犯河水。

    “他们这番说辞若在平时听来,倒还有几分道理。可是洛公子兄弟三人方当英年便被敌人逼得含愤自戕,恪仙师身为人父,本已悲愤无已,再听到这一番轻巧浮滑的虚词,心中岂能不怒?

    “当即一声雷霆暴喝,震死十来名玄都山的年轻弟子,森然说道:‘你们杀了我三个儿子,然后才跟我说什么“化干戈为玉帛”、“井水不犯河水”的屁话,不嫌太晚了吗?我轩辕恪一生恩怨分明,瞿景明等人杀我爱子,我定要让他们血债血偿!一线天和玄都山世代为仇,积怨深重,岂是你们几句屁话就能化解得了的?若是你们真有两派媾和的诚意,先让我杀了瞿景明等人再说不迟!’

    “说罢飞身而上,一掌拍向护在瞿景明身前的穆景昇。恒仙师和忻仙师也同时出手,将挡在面前的空海和尚和庚辛老鬼双双击退。

    “玄都山的一众道士眼见情势危急,便飞哨传讯,召来隐居于后山‘回雁峰’的十二名派中元老,在‘涂林崖’上催动玄都山护山之宝‘天火焠灵法阵’,将瞿景明等人护于阵中。声称只要恪仙师三人能入得此阵,便任由他们随意处置阵中诸人。

    “三位仙师均知那‘天火焠灵法阵’乃是玄都初祖鸿冥老道去世之前亲手创制,系以浑厚道家修为激引天地纯阳正气,化为‘紫极天火’攻敌灭物,据说有吞天噬地的威能。三位仙师虽知此阵凶险万分,但是当此情势,万无退避之理,只得并力向前拼死一试。

    “这一试才知道,那‘天火焠灵法阵’果然厉害。三位仙师各竭平生修为,苦战半个时辰,始终无法闯入阵中,反被十二名老道士不断催动的‘紫极天火’攻得应接不暇。三位仙师情知难以硬敌,便在法阵外围来回环绕,乘隙进击,诱使敌人消耗真力运转天火。

    “可是那‘天火焠灵法阵’凭借的是天地浩然之气,一经催动便循环往复绵绵不绝。十二名老道士不过以自身修为略加导引而已,即便耗上十天半月也不会真力匮竭。

    “三位仙师危急之际只得兵行险招,由恒仙师和忻仙师合力挡住‘紫极天火’,恪仙师则乘机倒飞数丈,将一名玄都弟子当胸抓住,抛向天火炽流。

    “那十二名老道士受此一扰,‘紫极天火’顿时中辍。恒仙师顺势前冲,一掌将面前的一座法坛打得粉碎。法坛既倒,‘天火焠灵法阵’便出现一个空当。三位仙师趁着对方惊慌错乱之机,由此处进入法阵,三拳两脚便将瞿景明等人全数击毙。”

    群童被这段惊险故事深深吸引,一个个屏息握拳,暗暗替先贤鼓劲,听到三位仙师终于手刃仇敌,不由得同声喝彩欢呼。

    苑老夫子却对这些孩子的反应不以为意,仍用平平淡淡的语气说道:“可是如此一来,三位仙师也就被困在‘天火焠灵法阵’之中了。穆景昇等人齐集被毁法坛之前,各出法宝结成一道光幕,修补了法阵漏洞,斩断三位仙师的退路。那十二名老道士痛惜法坛被毁,也都拿出十成本事控纵天火,围攻三位仙师。‘天火焠灵法阵’阵中威力远胜外围,三位仙师撑不了多久便大感吃力。

    “当年‘南荒妖王’率部夜袭玄都山之时,道士们迫不得已曾经动用过这座法阵,试图困阻‘南荒妖王’及其部下妖兵。只可惜人力终归有限,妖王却法力通天,十二名布阵道士最后竟被‘南荒妖王’以强悍妖力榨尽内息,无法承受纯阳正气反噬自身的重挫,同时起火自燃。‘南荒妖王’因势利导,以牙还牙,凭借自身修为催动更为猛烈的‘紫极天火’,将躲在法阵之后的一干道士尽数焚化。

    “经此一役,后世的玄都弟子们都记取了前辈们的惨痛教训,知道那‘天火焠灵法阵’凶戾无比,稍有不慎便会引火烧身。因此上,那十二名老道士催动法阵之时都是胆战心惊,不敢妄动。加之恒仙师毁去了一座法坛,令法阵周流之际大为滞涩,空当处的纯阳正气更是散漫四溢,不听调度。所以整座‘天火焠灵法阵’的威力也就大打折扣了。

    “饶是如此,三位仙师也并不轻松,只得各展生平绝学,同时祭起传教法宝,这才堪堪挡住天火攻势。三位仙师身处险境,神思更明,不久便察觉法阵空当处的光幕虽然冲之不破,却可相机利用。

    “当下三人一面抵挡‘紫极天火’,一面猛攻阵外光幕。待法阵外围的道士们凝神相抗之时,三人突然将外冲之力换为内引之功,登时将那片光幕硬生生拖进法阵之中。十几名收势不住的大小道士也随之冲入法阵,当即被‘紫极天火’烧成灰烬。

    “三位仙师抓住这稍纵即逝的良机,飞身冲出‘天火焠灵法阵’,与后续赶来的本教高手汇合,一路杀出玄都山,返回一线天圣域。这一场风波才告结束。”

    ※ ※ ※ ※ ※ ※ ※ ※ ※ ※ ※ ※ ※ ※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