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学习的态度


本站公告

    读者朋友:

    大家已经知道了,为什么要学习。

    那么,应当抱着什么样的学习态度呢?

    下面,我就为大家解读这个问题。

    八)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4.8)

    孔子说:“早上我通过学习,知道了真理,就是晚上死去了,我也没什么遗憾啦!”

    读者朋友,请允许我,先为大家讲一个小故事:

    一百多年前,在奥地利有一位“植物学家”,他的名字叫孟德尔。

    孟德尔在进行杂交育种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问题:豌豆这种植物,它们的种子,在外表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仔细一看,区别还是很大的。有些种子饱满一些,有些就比较干瘪,表面有皱纹。有些表面的颜色不同,有些还有斑点。

    孟德尔对这种人们都司空见惯的现象,产生了兴趣,他要研究一下,这些不同的形状,是怎样遗传下来的。

    孟德尔选取了几十种外表形状不同的豌豆,进行了八年的杂交实验。

    在实验中,他采取了数学的统计方法,把各种豌豆杂交后产生的后代,在形状上的变化,进行了统计,找出了变化的规律。

    孟德尔把豌豆的不同形状的特征,称为“遗传因子”。

    八年的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因子”在豌豆遗传过程中的两个规律。这两个规律,就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孟德尔第二定律。

    一八六六年,孟德尔发表了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公布了他的伟大发现。可是,遗憾的是,他的研究太超前了,当时的科学界,还没有人理解他。孟德尔就这样被大家遗忘了。

    但是,孟德尔深信他发现的伟大意义,他临终时说:“我的时代,就要到来!”

    十九世纪末,生物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生物细胞,发现了细胞核,也发现了细胞核里面的“染色体”。对细胞的分裂,染色体的变化,受精的过程,都有了深入的研究。这样,生物遗传的问题,就提到研究日程上来啦!

    就在这个时候,科学家们,从故纸堆里,发现了孟德尔的论文《植物杂交试验》。这时,离孟德尔发表论文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了。

    孟德尔论文的重新发现,极大地推动了“遗传学”的发展。孟德尔预言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一九0三年,科学家提出了孟德尔说的“遗传因子”,就在“染色体”上面,“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的假说。

    一九0九年,科学家们把孟德尔的“遗传因子”,改名为“基因”。通过实验,发现了“伴性遗传定律”,“基因的连锁互换定律”,也确定了“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这样,就创立了“基因学说”。

    一九四四年,科学家证实了遗传生物特征的“遗传物质”,就是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DNA”。

    一九五三年,科学家们搞清楚了“DNA”的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同时,也搞清楚了“DNA”生物遗传过程中的“复制”、“稳定性和变异性”等等。也证实了,决定生物特性的“基因”,只是“DNA”分子链条上的一个片段。很多这样的片段,决定了生物特有的特征。

    这样,遗传学的基础研究,就基本完成了。

    上个世纪的六十、七十年代,“遗传学”的研究又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实际应用上,有了更多的研究。

    我在这里,就不多谈啦!

    从一八六六年,孟德尔发表论文《植物杂交试验》,奠定了遗传学的基础,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时光过去了整整一百多年。在这一百年里,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创立了“遗传学”。并且,把这门科学,转化成了“生产力”。

    人们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遗传学”的世纪!

    在我们这个世纪里,“遗传工程”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们将用“克隆”技术,进行农牧业生产,彻底摆脱繁琐的原始生产过程;我们将用“基因拼接”技术,进行新品种的培育,选育出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优良品种;我们将实现食品的工厂化生产,人类需要的营养物质,将主要由工厂大批量的生产。

    现在,我们掌握的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了,主要是,还需要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当这个问题解决了的时候,人类就彻底地告别了饥饿困扰,解决全人类的吃饭问题。

    当然,很多人类需要的东西,比如医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生产出来。

    现在,人类的“基因图谱”已经“绘制”完成了。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了解自己。很多困扰人类多年的疾病,都能在“遗传基因”中找到原因,因此,治疗这些疾病,也就不再是难题了。

    不久的将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份自己的“基因图谱”,对自己将有更深入的了解。知道自己身体状况,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从人的身体上,随意去下一个细胞,就可以培养出人体的一个器官,所以,人类身体的任何器官,都将可以随时更换。这样的手术,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常规手术,一般小诊所里,就可以进行啦!

    人类甚至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基因,随意改变自己,选择自己的容貌、肤色、智力、寿命等等。

    但是,人类是大自然最杰出的创造,因此,人本身就是最神圣的。人是不是有权利改变自己,干预“造物主”神圣的工作呢?

    这将是摆在人类面前的一个严肃问题!

    好了,孟德尔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了。

    有些读者朋友会问:“你讲这些,有什么用呀?你不是在解读《论语》吗?”

    我说:不错,我就是在解读,上面孔子的那段话。

    我提出一个小小的问题:

    是什么力量,使孟德尔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发现了豌豆遗传的规律,为“遗传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是什么力量,使无数的科学家,一百多年来,在孟德尔遗传理论的指引下,完成了“遗传学”的创建?

    是什么力量,使无数科学家,把“遗传学”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转化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要说:这是一种精神!

    什么精神?

    这就是孔子说得:“朝闻道,夕死可矣!”

    对真理的执着的探求精神。“舍身求法”的精神。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学习态度!

    九)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17)

    孔子说:“由呀!我来告诉你,你知道这个道理吗?你知道的,就说知道。你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就是学问呀!”

    孔子这段话中的“由”,就是仲由,也就是大家熟悉的子路。子路是仲由的“字”。孔子称呼他的学生,都是直呼名字。

    我们常说,某某人有学问,某某人没有学问。人的知识,各个不同,有些人多一些,有些人少一些。这都是正常的情况,为什么要说,某某人有学问,某某人没学问呢?

    有没有学问的标准是什么呢?

    孔子说了:

    有没有学问的标准,不是知识的多少。

    知道,你就说知道,不知道,你就说不知道,那么,你就是有学问。

    不知道,你装知道,那么,你就是没学问。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人:知识很丰富,可以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是,有个坏毛病――夸夸其谈。

    不管是他知道的,还是他不知道的,都要发一通议论。一般的人,也许被他的“多才”唬住了。但是,懂行的人听了,就直摇头,“这个人,没学问!”

    路是个武将,冲锋打仗恐怕是好样的,谈起学问来,恐怕就差点啦!在本书第六卷《和谐篇》,第二章,记载了孔子师生“谈理想”。孔子就批评子路不谦让。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子路在平时,可能有言过其实、夸夸其谈的毛病,所以,孔子这样教导他。

    这段话的最后三个字:“是知也”,一般把“知”翻译成“智慧”。我联系上下文,认为,翻译成“学问”,比较合适。

    十)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4.14)

    孔子说:“不要忧虑自己得不到官位,应当忧虑的是,自己是不是学有所成。不要忧虑别人是不是了解自己的学识,只要求自己学有所成,自然扬名天下。”

    一个人在学习的时候,学到了一点知识,就有了“自己多么了不起”的感觉。开始幻想自己“当什么大官”,干什么大事业。可是,回头一想,又担心自己的学问没人知道,遇不上“伯乐”,自己的“理想”也实现不了。

    孔子说:这样的忧虑,都是没有必要的啦!你在学习阶段,应当考虑的是,怎样学好功课,学有所成。怎样成为一个社会有用的人才,大家自然就会知道你。那么,你就扬名世界啦!

    孔子说得,是不是有道理呀?

    十一)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4.30)

    孔子说:“你不要只考虑,别人是不是知道你的才能,你还是多考虑一下,你是不是有真才实学吧!”

    十二)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5.19)

    孔子说:“君子只怕自己没有才能,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

    以上三段话,意思基本是一样的,只是说法和措辞略有不同。我就不罗嗦啦!

    十三)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8.5)

    孔子的学生,曾老师说:“他很有才能,反而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他有很多知识,反而向知识很少的人请教。他有学问,表面上好像没什么学问。他道德文化很充实,外表上又很谦虚。别人伤害了他,他也不和别人计较。我从前有个朋友,为人处事,就是这样的呀!”

    这是孔子的一个学生曾参的一段话。在这段话中,称曾参为“子”,也就是老师的意思。由此可知,这段话,是曾参的学生记录的。

    孔子逝世以后,他的学生们“自立门户”,形成了“八大门派”。他们都传播孔子的学说,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曾子一派,主要侧重于孔子的“道德伦理”学说。

    《论语》中,记录了很多曾子的话,所以,人们推测,《论语》是曾子一派流传下来的,也是《论语》最后的完成者。所以,在《论语》中,“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占了很大的篇幅。

    我推测:要是《论语》让其他“门派”来完成,也许在内容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当然,这都是题外的话,还是让我回到正题吧!

    曾老师的这段话,描写了一个他心目中的好学生。这个好学生,具备三项优秀的品质:

    第一个好品质是:“不耻下问”。

    勇于向在知识文化,道德品质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在一起,必然有一个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这就是我们应当确立的学习态度。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任何人,也都不是全无能的。世界上的人,都有自己所具有的才能,也同时有自己不懂的东西。

    所以,不要以为自己是教授了,就可以很骄傲了。其实普通人知道的东西,教授可能并不知道。所以,知识多的教授,也应当向知识少的普通人学习。

    第二个好品质是:“人不知而不愠。” 自己有学问,表面上好像没什么学问。自己的道德文化很充实,外表上又很谦虚。

    这种学习的态度,已经上升为一种“处世为人”的态度啦!

    这也是《论语》中,孔老师反复强调的,我也不多说了。

    第三个好品质是:别人伤害了他,他也不和别人计较。

    这个好品质,就值得商榷啦!

    小小不然的伤害,警告他一下,让他记住以后别在犯了,就行了。不计较就不计较吧!

    但是,“把自己暴打一顿”怎么办呢?

    按于丹教授的“处方”:先要“淡定”,别生气,然后,“改变看法”,最后,自己就快乐了。

    我考虑了半天,还是认为于教授的方法太麻烦。不如自己再给自己一巴掌,然后大叫一声:“儿子打老子!”一秒钟不到,打你的人,都成了你儿子啦!你还不快乐吗?

    阿Q当年就是采用了这个方法,我看还行!

    呵呵,开个玩笑。

    孔子说:“以直报怨。”遇到这样的倒霉事,应当怎样解决,有法律常识的人,都知道,我就不罗嗦了。

    最后,曾老师说:有这三种好品德的人,是他过去的一个朋友。

    那么,曾老师的这个朋友,是谁呢?

    大家一定想到,是颜回了。

    颜回早孔子去世,到曾老师讲这话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不知多少年啦!曾子的学生们恐怕连听也没听说过这个人吧!

    总结一下学习的态度:

    一)“朝闻道,夕死可矣!”

    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二)“不耻下问”

    三)“人不知而不愠。”

    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