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问一句:“老师讲授的都对吗?老师就没有错误吗?”
没有人问,也没有人想到要问!
在现代的学校里,师生的关系是单向的,只有老师向学生单方面地灌输知识,没有师生双方的思想交流。我没有见到过,学生向老师提出尖锐的批评,也没有见到过老师接受学生的批评,承认自己的错误。
现代学校的师生关系,就是这样的“不平等”。
对此,人们已经司空见惯,谁也没有对此提出过异议。
但是,我们如果认真地阅读《论语》,就会发现一种,我们现代学校没有的师生关系。
孔子和他的学生,在人格上,在学术问题上,都是完全平等的。
《论语》中多处记载,学生们向孔子指出他错误,孔子也总是立刻就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要立刻改正。
有些学生,还公开表示对老师的不满,孔子也平等地回答学生的质疑,做出解释。在以后的解读中,我会讲述到这些情况,现在,就不多谈了。
当面指出老师的错误,对孔子师生来说,是很普通的事情,要是发生在现代的学校里,恐怕就是不同凡响的事情啦!学生会被认为是不尊重老师,老师也会认为失去了颜面。
要是问一句:“孔子和他的学生们,怎么会有这样平等的师生关系呢?”
我想,这和春秋时代宽松的政治环境,“百花齐放”的宽松的学术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是,最重要的,还应当和孔子本人对错误的态度,有关系吧!
《论语》中,有很多地方,讲述到应当怎样对待自己的错误。
我选出两条,为大家解读,作为这一卷的“结束语”。
三十二)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5.30)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又不改正。那么,他就是真得犯了错误了。”
孔子的这段话,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打倒孔家店”的时期,中国人都熟悉不过了。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是孔子说的话。
孔子的这句话,转化成了:“同志犯了错误,改了就好。”成了当时“批评和自我批评”教育的一个重要原则。当然,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今天的青年人,不一定知道了。
时代变了,但是,孔子的这段话,是不会过时的。
我们如果犯了错,为什么不改正呢?
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对自己,对别人,不都是一件很好的事吗?
最重要的,是孔子的这个观点:犯了错误,只有不改,才是错误。言外之意就是,如果改了,就不是错误啦!
人活在世上,谁能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呢?又有谁保证自己没有错误呢?
所以,犯错误,其实是人经常有的事情呀!
不怕犯错误,就怕知道了自己已经犯了错误,而又不去改正。
三十三)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7.29)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交往。孔子会见了,他们中间一个不懂事的人。孔子的学生很不理解。孔子说:“我们要和他们搞好关系,不要互不来往。为什么要把关系搞得那么紧张呢?别人改正了自己的错误,来和你交往,我们就和他们一起纠正错误,不再纠缠过去的事啦!”
《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话,很少记述孔子说话时的情况。这段记录,例外地记下了孔子说话时的情况,让我们对孔子的这段话,更容易理解。
记录了那些情况呢?
一个是:“互乡难与言”――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和他们沟通。
通过这个记载,我们知道,孔子和他的学生,一定和互乡这个地方的人,产生了矛盾。什么矛盾呢?没有记录,我们今天也无法知道了。
互乡在什么位置呢?恐怕我们也不会知道了。
我只好大胆地做一个推测:
这件事情,不可能发生在孔子的故乡――鲁国。
为什么呢?
孔子是一位有名望的老师,互乡这个偏僻小地方的人,不会跑到孔子的学校来,和孔子找麻烦。
所以,这件事,只能发生在鲁国以外。
当年孔子带着他的学生们,离开了鲁国,开始了漂泊不定的流亡生活。这件事,就发生在流亡的途中。
有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来到了互乡这个地方。不知什么原因,和这个地方的人发生了冲突。孔子是个讲道理的人,他和互乡的人,一定做了很多的解释。无奈互乡的人不讲理,双方不欢而散,矛盾还是没有解决。
孔子的学生,就留下了“互乡这个地方的人不讲理。”的记载。
第二个记载是:“童子见,门人惑”。
先解释一下“童子”。
一般都把“童子”解释为“小孩”。
可是,问题来了,孔子为什么要会见一个小孩呢?真是毫无道理。
“童子”,我国古代又称为“童蒙”,意思是,还没有开启智慧,处于朦胧状态的孩子。简单说,就是不懂事的孩子。
孔子会见的这个人,一定不是孩子,是个成年人。但是,在孔子的学生看来,这个成年人不懂道理。但是,孔子的学生们,都是些文化人,要是直接记录“孔子会见了一个不讲理的人”,那么就显得自己不文雅。于是,这些书呆子就委婉地记下了“孔子会见了一个小孩”,委婉地表示了,这个所谓的小孩,其实是一个像孩子一样不懂事的成人。
两千多年前,书呆子的文字游戏,迷惑了不少的读书人。
孔子会见这个和自己有矛盾,又不讲理的人,他的学生们,当然不理解。
孔子就给他的学生,做了一番解释。
孔子的这番解释,就为我们确立了一个原则:怎样去对待犯了错误,又改正了自己错误的人。
这个原则,有两个内容:
一条是:“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
我们要和他们一起向前看,搞好关系。不要就此断绝关系,互不来往了。不要把事情做绝了。
这句话中的“与”字,也可以解读为“誉”字。
那么,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解读:“我们应当称赞他们改正了错误,不称赞他们坚持错误。为什么要把事情做过头?”
这两种解读,那一种更接近孔子的原意?
由于语言的变迁,两千多年以后的我们,只好仁者见仁,义者见义了。读者朋友,也可以自己做一个判断。
第二条是:“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我们要和他们一起改正错误,不再纠缠过去的事情。”
当然,和上面一样,如果把“与”字,解读为“誉”字。这句话就可以翻译为,“我们要赞誉他们改正了错误,不再计较他们过去的错误。”
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总会遇到别人犯错误,也会受到别人的伤害。我们应当怎样去解决这样的事情呢?孔子的这段话,为我们指出了解决的原则。
如果是小小不然的伤害,没有给自己造成什么损失,只要对方真诚地承认了错误,真诚地改正了,就不要再计较啦!
中国人有句俗话:“得饶人处即饶人。”又说:“不要得理不饶人。”
这就是中国人的处世态度,纠其根源,就来自孔子的这段话。
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怎能把关系搞得那么紧张呀?还是不计前嫌,和平相处的好。这又是中国人的一种处世态度。就是俗话说的:“低头不见,抬头见。”
但是,如果,把这种处世态度做过了头,那就不好了!
所以,中国人,应当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别人对自己的严重伤害,光承认错误,赔礼道歉,还是不行的。还要让他们赔偿损失。追究法律的责任。
当然,这些都有法律的规定,我们应当根据法律,维护自己的权利。
读者朋友:
有关道德修养的话题,就暂时解读到这里。
下面,我将为各位解读孔子有关“自由”的观点。
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