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风度”;
一个是“人格魅力”。
怎样来定义这两个词呢?
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以及他的人生阅历,都会在他的身上留下印记,形成他独特的为人处事态度、方法,形成他的独特精神面貌。
这就是一个人的“风度”。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风度”。
年轻学生,有年轻学生的“风度”,
时髦女郎,有时髦女郎的“风度”。
大学教授,有大学教授的“风度”,
乡村老农,有乡村老农的“风度”……
人的道德品质,文化修养,以及他的人生阅历,是各有不同的。所以,人的“风度”,也是千差万别的。
但是,有一种人,他们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有常人无法企及的文化、科学知识,或者有高超的艺术才能。这样的人,就不是一般的人了,他们内在的精神,表露在语言和行为上,就形成了一种超乎常人的“风度”。
这种“风度”,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我们把这种力量称为“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也是可以通过学习来得到的。
儒家推崇的“人格魅力”是什么样子的呢?
孔子有很多这方面的论述,让我给大家慢慢地解读。
二十六)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1.10)
孔子的学生子禽,问他的同学子贡,说:“老师每到一个国家,一定能参与这个国家的政治活动。是老师自己要求参与的呢?还是别人要求他参与的呢?”子贡回答:“老师以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风度,取得了别人的信任,使别人愿意让他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这就是老师要求参与政治活动的方法。这种要求参与政治活动的方法,和一般人要求参与政治活动的方法,是不同的吧?”
俗话说:“宁愿生个穷命,也别生个穷相。”
什么是“穷相”呢?
“相”,可以解释为人的容貌,也就是人长的样子。但是,“相”,还有个意思,就是人的“风度”。
“穷相”,就是人的容貌和风度,都让人看了不舒服,让人讨厌。
你说,人要是长成这个样子,多么尴尬呀?
容貌和风度,也不完全是“天生”的。
有些人,先天不足,模样长得并不好看,但是,从他的气质中,流露出一种感人的力量,让人肃然起敬。这就是人的“风度”,人的“人格魅力”。
当年曹操要接见外国的使节,他感到自己矮小的身材“拿不出手”,就让他的一个高大的部下代替自己,自己化装成侍卫站在旁边。
接见结束后,曹操派人去见使节,让使节谈谈接见的感想。
使节说:“曹公长得漂亮,但是,他身边的侍卫,是个英雄。”
所以,人的“风度”,人的“人格魅力”,和人的面貌,不是一定有必然的关系。
孔子带着他的学生离开了鲁国,开始了漫长的流亡生活。他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了国君的欢迎,参与了国家的政治活动。
孔子的学生子禽,对这种情况很不理解,他就去请教他的同学子贡。子贡是个很有才华的学生,同时也是个大商人,也是活跃在国际上的大政治家。
禽说:“子贡同学,我有个问题闹不明白,想问问你?”
贡说:“请讲!”
禽说:“我们跟着老师‘周游列国’已经好多年了。我发现我们每到一个国家,老师都能参与这个国家的政治活动。是老师自己请求参与的呢?还是国君要求他参与的呢?”
贡说:“是老师自己请求参与的。”
禽摇摇头,表示怀疑:“不是吧?我从来没有见过老师向国君提出请求呀!”
贡笑了笑,说:“这你就不知道啦!老师的请求的方式,和别人请求的方式,不一样呀!”
禽还是闹不明白。他急切地问:“有什么不一样呀?”
贡说:“别人请求参与政治活动,就直统统地和国君说:‘我是个人才,我可以辅佐你治理国家,让我参与治理国家的政治活动好吗?’老师不是这样,他是以自己的‘风度’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国君,让国君自己说:‘孔先生,你来辅助我治理国家好吗?’”
禽有点明白了,他继续问:“老师是什么样的‘风度’?什么样的‘人格魅力’呢?”
贡解释说:“第一是温和:老师对待人的态度总是很温和的,说话的口气和蔼,面带微笑,给人以亲切的感觉。第二是善良:老师决不恶语伤人,瞧不起对方。第三是恭敬:老师总是尊敬对方,小心谨慎说话,办事,让人得到应有的尊重。第四是俭朴:老师衣着朴实,对人的态度纯朴。第五是谦让:老师说话的态度很谦虚,决不把自己凌驾与别人之上。”
禽说:“我明白了,老师就是凭着这样的风度和人格魅力,征服了国君,让他们自动地提出,让老师参与国家的政治活动。”
贡说:“ok!”
两千多年来,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字,成了中国人追求的“风度”,这种“风度”,已经深入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语言文字里。
中国人的习惯,称呼自己,不说“我”,说“鄙人”。表示谦虚。
称呼自己的妻子,无论她多么漂亮,也要说“糟糠”。表示谦虚。
对自己的儿子,无论多么优秀,也要说“犬子”。也是表示谦虚。
中国人是讲孝的,对自己的父母,就不能谦虚了,要称为“高堂”。
讲个小故事。
有个中国人,在国外的一家酒店里招待朋友,外国的厨师制作了一席丰盛的酒席。宾主落座,主人来了个“开场白”。
他说:“今天承蒙各位捧场,鄙人薄具酒水,不成敬意。菜也不好,都是些乡间土菜,酒也不好,都是些假冒伪劣……”
宾客们一齐说:“哪里,哪里……您老,真是过谦啦!”
这本是中国人的“风度”。
但是,外国人不能理解。
这位请客的中国人,还是个名人。第二天,他请客的事,就见报了。记者如实地报道了他的那篇“开场白”。酒店的主人看了报道,生气了,把这位名人告上了法院。说他破坏酒店的声誉,告他“诽谤罪”。
他说:“我的菜都是最好的,我的酒也都是最好的……”
呵呵!外国人呀,真不知道谦让呀!
二十七)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7.36)
孔子说:“奢侈让人傲慢,俭朴又让人寒酸。与其傲慢,我宁愿寒酸。”
一个女人,如果穿金戴银,把自己打扮得珠光宝气的,那么,就成“贵妇人”了。虽然“高贵”,但是,也显得傲慢。
如果她换上一身破衣裳,补丁罗补丁。傲慢是不傲慢了,可是,又显得寒酸。
所以,会妆饰自己的女人,总是要把自己装扮得恰到好处。不傲慢也不寒酸。这种恰到好处,就是一种美。人们称之为“气质高雅”。
“气质高雅”的女人,是可遇不可求的。
所以,孔子说:“珠光宝气的女人,让人感到她傲慢。衣着俭朴的女人,又让人感到寒酸。如果,让我选其一的话,没办法啦,我只好选寒酸的了。”
“干吗呀?你!”读者朋友要指着我鼻子,质问了。
我说:呵呵!开个玩笑!!
我们的“风度”,是傲慢好呢?还是寒酸好?
我说:两者都不好。只有不傲慢也不寒酸,“气质高雅”好。
我想,孔子也知道这个道理。孔子不傲慢,也不寒酸,可以说,他做到了“气质高雅”。但是,孔子是谦让的。他不说自己“气质高雅”,他说:“我可不愿意傲慢呀!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寒酸一点。”
真不亏是圣人,多么谦虚呀!
二十八) 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8.11)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有周公的才能和美德,但是,又傲慢又心胸狭窄。那么他就是再好,也没什么可以赞扬的了。”
才能和美德,是人的一种内在品质。
傲慢和狭窄,是人外在的待人风度。
是品质重要,还是“风度”重要呢?
孔子说:“风度重要!”
我们无论有多么大的才能,我们无论有多么高尚的道德品质,我们也不能傲慢,也不能瞧不起别人。更不能心胸狭窄,容不下超过了自己的人。
所以,孔子说:“一个人,就是有周公的才能和美德,如果,他又傲慢又心胸狭窄。那么他就是再好,也没什么可以赞扬的了。”
一个人的“人格魅力”,首先来源于他的大度和谦虚。傲慢和心胸狭窄,毁坏了一个人应有的风度。
二十九)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4.10)
孔子说:“贫困而没有怨言,是很困难的。富有而不骄傲,就比较容易。”
儒家认为,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粮食充足了,才能知道羞耻,讲究道德品质的修养。要是穷得吃不上饭,哪里还顾得上道德修养呀?
读者朋友也许会说:“也不一定吧!孔子的学生颜回,住在贫困的小巷子里,喝着白开水,还整天跟着孔子学习。孔子也夸他品德高尚。”
我说:贫困和富有,都是相对的。
史书中记载颜回的贫困,只是相对而言。比起富有的子贡,颜回自然是贫穷的。但是,比起当时一般的民众,颜回还是富有的。
读者会问:“你怎么知道,颜回还是富有的呀?”
我说:孔子的教学,是要收费的。虽然只是一束干肉,但是,在孔子的时代,也不是个小数目。孔子的时代,生产力低下,肉的产量不多。当时只有老年人,才能吃肉,一般的人,平时是没有肉吃的。干肉应当是高级的补品。
有空闲的时间学习,又拿得出干肉做学费的人,就不是贫穷的人了。
当时能跟孔子学习的人,有些是贵族,有些是新兴的地主阶层。他们都有自己的宅院,生活一定都很豪华。相比之下,居住在小巷子里的颜回,就显得贫穷了。
所以,颜回的生活水平,一定达到“小康”了。
所以,他能够认真学习,讲究“仁义道德”了。
要是颜回穷得“揭不开锅盖”,我想,他也顾不上学习了,更顾不上讲究道德了。
“怨”,就是“怨恨”。“骄”,就是“骄傲”、“傲慢”。两者都是道德品质不好的表现。
所以,孔子说:“人贫穷了,就没有讲究道德的能力,让他们不怨恨,是很难做到的。人富裕了,就讲究道德了,所以,让他们克服傲慢就比较容易。”
三十)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1.3)
孔子说:“能说会道,讨人喜欢的人,很少有仁的呀!”
“巧言令色”,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个贬义词。但是,排除了它的贬义,无非是说,这个人善于言辞,能得到人们的喜欢。这样的人,正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那些做销售、服务工作的人,都需要这样的品质。就是任何人有这样的品质,对他本人,对社会,也是有好处的。
那么,孔老夫子为什么要反对这样的人呢?
解读起来,有点麻烦。还是举个例子说明吧。
孔子有个很有才华的学生――子贡。我在前面多次提到过他。
贡首先是个商业天才,贱买贵卖,在“国际”上做生意,赚下了亿万家私。第二,子贡又是个政治家、雄辩家。他穿梭在当时战争频繁的国家间,操纵着国际形势,以雄辩的口才,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限于篇幅,具体的事例,我就不说了。)
第三,子贡对孔子是非常的好,在孔子“周游列国”,艰苦困难的时候,给他很多帮助。孔子去世后,他为孔子守孝六年,这是其他学生难以做到的。
就是这样的一个优秀学生,孔子对他的评价,并不高。《论语》中,孔子提到他的时候,往往有“微词”。
读者朋友一定要问:“这是为什么呀?”
您翻开这本书的“第一卷万事师表”“第七章不可毁也”,仔细地读一下,就明白了。
孔子在当时的社会上,有很高的声誉,但是,也免不了有贬低孔子的声音。对于贬低孔子的人,子贡给予了坚决的回击。
“第七章不可毁也”,就解读了子贡反驳这些人的话。
我们仔细阅读子贡的这些话,就会发现:子贡的这些话,固然表现了子贡的雄辩口才,但是,在雄辩中带有让人畏惧的尖刻,有一种咄咄逼人的气势。完全是一种要致对方于死地的强烈攻势。
我们如果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想象一下子贡当时说话时的姿势,就不难发现,这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家伙”。
孔子推崇的“风度”是:温、良、恭、俭、让。显然,子贡的这种“风度”,和这个要求相去甚远。
他不是温、良、恭、俭、让,是要一下子把对手打倒!
我想,这就是孔子不喜欢子贡的原因吧!
中国人受孔子这种观点的影响,对“能说会道”的人,也没有好的评价。中国人的态度是:“做人要厚道”,“得饶人处既饶人”,“吃亏是福”。
这种观点,对不对呢?
我想,有其正确的方面。
我们在待人接物方面,厚道一点,谦让一点,可能更有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也不能无限制地“厚道”、“饶人”、“吃亏”。
是不是呢?
谈了半天子贡,再谈孔子的另一个学生――颜回。
三十一) 子曰:“刚、毅、木、衲近仁。”(13.27)
孔子说:“刚强、坚毅,木呆呆的样子,说不出话来。这样的人,就接近仁了。”
颜回是孔子的一个“贫困学生”。
我想他可能没有什么谋生技能,所以,生活没了着落。住在偏僻的“贫民窟”里,整天喝“自来水”。
要是放在今天,就要划到“弱势群体”中去了。
但是,孔老师衷心地赞扬他,说:“这样的贫困生活,别人肯定受不了了,可是颜回还是很快乐!”
我猜想,颜同学一定是一副呆头呆脑的样子,有时孔子也把他当成了傻瓜。
孔子说:“我给颜回讲课,看他呆头呆脑的样子,以为他傻了。回到书房仔细想想颜回的话,才发现颜回并不傻。”
这样一个呆头呆脑的学生,孔子为什么喜欢他呢?
唯一的原因,就是颜回坚忍不拔地学习孔子的道德理论,是一个讲究道德修养的好学生。《论语》中记载,颜回对孔老师的一些“不地道”的行为,也不客气地提出批评,丝毫不顾及老师的面子。《论语》中还记载,颜回先孔子去世,颜回去世的时候,孔子像死了儿子一样的伤心。
坚忍不拔地追求道德修养,又有一付呆头呆脑的样子,说起话来,也不是很流利。这就是颜回的“风度”。
这样的“风度”,和子贡比较起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孔子说:“刚强、坚毅,木呆呆的样子,说不出话来。这样的人,就接近仁了。”
孔子的这句话,我推想,一定是指颜回说的。
孔子喜欢什么样“风度”的人,不是很明白了吗?
受孔子这种态度的影响,我们中国人,对老实木纳的人,都有好的印象。但是,随着商业大潮在中国的兴起,人们对金钱的喜欢也一地强烈起来。对那些不能赚钱的“老实人”也鄙视起来。
这是时代的进步呢?还是道德的沦丧?
谁说得清楚?!
让我把以上的解读,做一个小小的总结:
人生活在社会上,都有自己的“风度”。“风度”是人的文化程度,道德水平,个人社会阅历的综合表现。
儒家推崇的“风度”是:温、良、恭、俭、让五个字。
要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要让人们有一个好的“风度”,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的物质生活水平,让人人都富裕起来。
儒家的君子风度,就解读到这里。
谢谢各位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