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如果,你的行为不能遵守‘中行’的原则。那么,必然要狂妄或保守吧?狂妄的行为,谋求得到新的东西,保守的行为,有些事情不去做。”
什么是“中行”呢?
我们做一切事,都要把握一个“度”。
“度”,就是“程度”,也就是俗话说得“火候”。“火候”不到,不行,超过了“火候”,也不行。
比如:一个人肚子里面生了寄生虫,要吃“打虫子”的药。吃多少呢?一定要把握住数量。吃少了,虫子杀不死,也就打不下来;吃多了呢?虫子是打下来了,可是,人也中毒啦!闹不好还要有生命危险,真是得不偿失!
再比如:要想身体好,就要加强营养,俗话说:“健康是吃出来的。”但是,如果不把握一个“度”,也不行。吃下一大堆好东西,营养是加上了,但是肠胃消化不了。要是得了消化不良,还要进医院。
所以,凡事都有一个“度”。我们办一切事情,都要把握住这个“度”。我们的一切言行,也要把握这个“度”。做不够,不行,做过了头,也不行。
儒家把这种为人处事的方法,称为“中庸之道”。
具体到人的行为上,就是“中行”。
孔子说:“如果,你不能把握‘中行’的原则,那么,你的行为,不是疯狂,就是保守了。”
所以,孔子认为:人的行为,有三种。
一种是:中行。
这是儒家最推崇的好行为,也是符合事物的客观规律的。
吃药,不要吃多了,也别吃得不够。上营养,也别想“一口吃个胖子”。我们大多数人,也都是采取了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狂”。我解释为“疯狂”、“狂妄”。
这种行为,就有点危险了。
我们说,某个人“疯了”,某个人“太狂了”,可不是件好事。这预示他快“倒霉”了。但是,“疯狂”的人,也不都是傻瓜。他们“疯狂”的目的,是为了“进取”。所以,孔子说:“狂者进取”。
什么是“进取”呢?
“进取”就是,勇敢地往前走,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表面疯狂的行为,也有它的目的,不是完全不能理解的。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计划经济,正处于向市场经济演化的过程中。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就要在中国形成。
这个时候,有些人,辞去了传统的“公职”。“铁饭碗”不要了,选择了没有生活保障的“单干”(当时叫“下海”)。这种行为,在当时的人看来,无疑是“发疯了”。有多少人能理解呢?很少,很少!!
孔子是个很聪明的人,他能理解这种行为。他说:“疯狂的往前走,是为了得到更多的东西。”
近三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当年的“疯狂”行为,使不少人成了亿万富翁。但是,也让更多的人空忙一场,“赔本赚吆喝”。
所以,“疯狂”有时虽然也不是没有好处,但是,没有“中行”来的稳妥。
有的时候,“疯狂”的行为,就只能带来伤害了。
比如:大家一定还记得,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漂流热”。当时的青年人,听说外国人要来“漂流”中国的长江。感到不能输给外国人,要赶在外国人之前,“漂流”长江。
他们在漂流经验,和漂流设备都不具备的情况下,冒险进行了漂流探险活动。
这个疯狂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有的青年,白白地牺牲了生命。
所以,孔子的“中行”,反对冒险的疯狂行为,是很有道理的呀!
最后一种是:“狷”,“狷”就是性格梗直,不灵活。引申为思想保守。在人的行为上,就是“固步自封”,该做的事情也不敢做了。
现在,已经是网络时代了,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组成了一个“地球村”。人们的交流更加方便了。
可是,有些人,还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在他们看来,什么互联网,整个是个“怪物”。什么网络犯罪呀!什么青少年‘网隐’呀!把世界搅得不象样子啦!对网络持反对的态度。
这样的态度,就是“狷”,就是“思想保守”、“故步自封”。
有朋友也许认为,孔子提倡的“中行”,是一种“明哲保身”的行为吧?为什么不“狂”一点呢?为什么不“走在时代的前列”呀?
科学技术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总要有不畏艰险,勇敢探索未知世界的勇士,为我们开辟出一条通往未来的路。
儒学,是一种以社会为己任的学说,它倡导的是,为了仁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前面“仁者爱人”这一章中,我已经做了解读,现在,我就不多说了。)
所以,“中行”,不是“明哲保身”,也不是没有勇敢的精神。
它只是要求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要冒无谓的风险,要把事情做得稳妥一些。
比如:人类探索宇宙的活动。
当宇航员乘上宇宙飞船,飞向太空的时候,面临他们的是,茫茫的未知世界。他们面临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他们的行为,无疑是伟大的冒险行为。
但是,我们对这样的行为,决不能采取疯狂的冒险态度。我们要尽量对客观宇宙,有更多的了解,对飞行技术有充分的把握,尽量降低风险,保障飞行员的安全。冒险的事,也要做到十分的稳妥。
这就是“中行”。
这段话,还有另一种解读方法。
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这段话,也可以翻译成:“如果,得不到行为‘中行’的人交朋友,那么,就必须和行为疯狂的人,行为保守的人交朋友。行为疯狂的人,勇于进取,行为保守的人,有些事情不敢做。”
如果这样解读,那么,孔子在这里,谈的就是交朋友的问题了。但是,实际上,也是谈了三种人的行为。
这种解读方法,很流行。但是,我自己觉得,我的解读,还是比较合理的。
二十四) 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4.3)
孔子说:“如果国家的政治清明,我们说话要正直,有什么说什么;如果国家的政治不清明,我们的行为应当正直,但是,说话就要小心了,可别有什么就说什么。”
人类社会,长期以来,都处于封建专制的状态。所谓的“言论自由”,也不过是近代才有的事情。
孔子时代,中国社会正处于封建制社会,向封建专制社会转化的时期。当时中国这块地方,国家林立,诸侯争霸。有些诸侯国的君主,为了在诸侯争霸中取得胜利,还能听取别人的意见。这样,相对来说,专制的统治就比较薄弱。这就促进了当时学术发展,形成了一个取得巨大文化成果的辉煌时期。当时的文化人,也能向君主提建议,君主们也能尊重他们的意见。
有些君主或“有权势的人”,还广泛地收罗人才,把他们“养”在家里,给他们很高的待遇。这些人就是所谓的“门客”,他们随时准备为“主人”服务。这就是当时“养士”的习俗,我们现在还能在《史记》中,看到很多“养士”的有趣故事。
这种情况,就是孔子说的“邦有道”。国家采取了正确的治理方法,君主能听取知识分子的意见。
孔子说:“如果,邦有道的话,我们就要说话正直,有什么说什么。”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上层统治者们,能采纳我们的意见。我们也愿意为他们效力。
“邦有道”的情况,在孔子时代,虽然比较多。但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本质是专制的,是少数人的统治,不可能做到“言论自由”。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说的话,上层统治者们不满意,或者“有怀疑”,那你就要倒霉了。
不能容纳不同的意见,是封建专制社会的本质,也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在孔子看来,这就是“邦无道”,是国家没有正确的治理方法。
孔子说:“如果邦无道的话,我们行动要正直,但是,说话就要小心了,有些话,你就不能说了。”
为什么有些话,不能说呢?
因为,你一不小心,说了上层统治者们不满意的话,他们就要来“收拾”你。
大家知道,清朝的“文字狱”是很“厉害”的。很多“士人”不一定有“谋反”的意图,只是因为说话不注意,就被“杀头”啦!还连带着很多人倒霉。
所以,孔子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向他们提出忠告。
从孔子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赞扬“言论自由”。认为让人能自由发表自己意见的“言论自由”,是“邦有道”,是正确治理国家的方法。
但是,在封建的专制社会,孔子的“言论自由”(邦有道)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到了近代,产生了民主政治的概念,“言论自由”也作为民主政治的标志之一,民众才有了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
现在,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正一步步地完善,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法制下,享有更多的权利。“人民代表”制度,让人民群众有了发表自己意见的场所。
所以,孔子的“邦有道”,在当时只是一种政治理想。只有到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我们今天解读孔子的这段话,还能感受到孔子对“邦有道”的渴望。
第七十四章
二十五)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期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15.6)
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人的行为,怎样才能行得通。孔子说:“如果,你的语言忠实和诚信,你的行动恭恭敬敬。那么,虽然身处边远的蛮荒地区,你的行为,还是行得通的。如果,你的语言不忠实和诚信,你的行为不恭恭敬敬,即使在你居住的地区,能行得通吗?你要牢牢记住我的话,站着的时候,这句话就好象呈现在你的面前,乘车的时候,这句话就好象刻在在你座位前面的横木上。要能做到这点,你的行为,就行得通啦!”子张把这些话,书写在衣带子上。
先解释一下“州里”。
孔子时代,两千五百户为州,五户为邻,五邻为里。这是当时的户籍编制。所以,孔子所说的“州里”,应当是指当时的居民区。我翻译成“你居住的地区”。
儒家对人的语言、行为的要求是什么呢?
只有六个字:“言忠信,行笃敬。”
我们说话要“忠”,要“信”。
“忠”,就是一心一意,不搞歪门邪道。
“信”,就是忠诚老实,说得到做得到。
我们对待人的态度,要“敬”。
“笃敬”,就是恭恭敬敬的样子。
所以,“言忠信,行笃敬。”是我们语言和行动的守则。
但是,有一个疑问:
孔子说:“如果,你的语言忠实和诚信,你的行动恭恭敬敬。那么,虽然身处边远的蛮荒地区,你的行为,还是行得通的。如果,你的语言不忠实,不诚信,你的行为不恭恭敬敬,即使在你居住的地区,能行得通吗?”
现在,问一句:“孔子为什么说这番话呢?为什么要提到‘边远的蛮荒地区’呢?”
前面叙述过,孔子离开鲁国以后,就开始了“周游列国”,他到过很多国家,希望能得到国君们的重用,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但是,遗憾的是,他的“仁义”主张,得不到国君们的认可。他也就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他萌生了到边远地区“蛮貊之邦”的想法。希望在边远的蛮荒地区,能遇到赏识他的部落首领,实现他的愿望。
孔子的这个想法,当然遭到了他的学生们的反对。
我猜想,当时,他的学生子张就问他,说:“那种蛮荒地区,野蛮人懂得什么呀?老师您的‘仁义道德’他们能理解吗?你能行得通吗?”
孔子说:“当然行得通了!”
张说:“这我就不明白了,请您讲讲,人的行为,怎样才能行得通?怎样行不通?”
孔子回答:“如果,你的语言忠实和诚信,你的行动恭恭敬敬。那么,虽然身处边远的蛮荒地区,你的行为,还是行得通的。如果,你的语言不忠实和诚信,你的行为不恭恭敬敬,即使在你居住的地区,能行得通吗?”
孔子还是个“辩论家”,说得子张哑口无言。
当时在场的同学,就把孔子的这段话,记录下来。
孔子一心想到“蛮貊之邦”去,可是,最后还是没去成。
什么原因呢?
现在按下不表,等以后再分解。
好了,“言和行”,暂时解读到这里。
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