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四伦――君礼臣忠


本站公告

    我们每个人,都降生在家庭里,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和关爱,老师教授我们文化、科学知识。

    但是,终有一天,我们要走出家庭,来到社会上,有一份自己从事的工作。

    这就有了儒家的第四伦――君臣。

    在封建君主制的社会,国家被视为君主的私产。俗话说:“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旧时读书、习武的人,“精忠报国”为国家效力,在实际上,就是报效“皇帝一个人”。

    “君”,就是“皇帝”。“臣”就是所有的国民。这就是所谓的,“四海之内,莫非王土。王土之宾,莫非王臣。”

    现代的民主制社会,国家属于全体国民所有,政府的各级官员,都是“人民的公仆”,都要为人民服务。全体国民,都要报效国家,为国家出力。在这里,“君”,就应当是国家。对于政府各级官员来说,“君”就应当是全体国民了。“臣”顺理成章的应当是政府的各级官员。

    但是,在现在中国的大多数人,恐怕还不明白这个道理。

    有一官半职的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高人一头,视自己为贵族。那些“平头百姓”,见了政府官员,都要尊一声“领导”。

    真是“君臣关系”颠倒啦!

    现在的中国经济社会,私有制经济,和全民的公有制经济并存。人们的“人际关系”,也不再是单一的了。

    在私有制体制中,就有了“老板”和“员工”之分。这两者的人际关系,就是君臣了。

    好了,闲话就说到这里,让我们看看孔子是怎样说得吧!

    三十一)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3.19)

    鲁国的国君定公,问孔子:“国君使用臣民,臣民侍奉国君,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呢?”孔子回答:“君主使用臣民,要遵守礼制的原则。臣民侍奉君主,要诚实、忠信。”

    孔子说,国君在使用臣民的时候,要遵守礼制。就是说,要遵守用人方面的制度。比如:授予他一定的职务,发放俸禄,礼貌地对待他们,等等。

    刘邦在“使用”韩信的时候,还专门建了座“拜将台”,隆重地拜韩信为将。

    这些都是“君使臣以礼”。

    岳飞在抗击外敌,取得节节胜利的时候,被十二道金牌招回了朝廷,死于皇帝赵构之手。给历史留下了千古遗恨。岳飞的这个行为,就是“臣事君以忠”。

    在我们今天看来,他的这一做法,是欠妥的。就是所谓的“愚忠”。

    但是,岳飞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人,不能用我们今天的观点,去要求他。

    在现代的民主社会,国家的各级政府官员,都是人民的“臣”,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人民以“礼制”来对待他们,给他们“定了级”,尊敬他们,给了他们丰厚的“俸禄”。这些官员,就应当忠实、诚信,好好地当好为人民服务。

    可是,有些“公仆”,就不是这样。

    有的不讲诚实、忠信,把“君”的钱,偷偷放在自己的口袋里了。

    有的对“君”一点不关心。

    我看到报纸上有这样的报道:一位公民,遇车祸受伤,求助无门。一位官员坐着轿车,奔驰而过,就是不肯停下来,救助一下。

    这可不是“臣”对待“君”的态度呀!

    三十二)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

    孔子说:“如果,两个人为人处事的原则不同,那么,就无法共事了。”

    “道”是什么呢?

    简单地说,就是为人处事的方法。如果,说得深奥一点,就是指导一个人行为的学术思想。

    孔子的时代,主要有三种指导人们行为的学术思想:

    一个是儒家。

    一个是法家。

    一个是道家。

    这三家,面对战争不断的“乱世”,都提出了自己建设理想社会的政治主张。都试图用自己的主张,创造一个新世界。

    这三家的主张,各不相同,有些甚至水火不容!

    比如:儒家建设理想社会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教育,让人们都有一颗爱心,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那么,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就出现了。

    这种主张,在孔子时代,不被当权者看好,没有得到实施的机会。

    法家,就不同了。他们主张单纯用法律手段,来维持社会秩序。也就是说,用猛烈得镇压手段,来维持社会的秩序。

    这种主张,在秦国统一中国的战争中,得到了彻底的执行。但是,也由此激起了秦末的农民大起义,断送了秦王朝。

    “道”,是不是有很大的差别呀?

    所以,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他们的“道”不同,就无法和他共事啦!

    臣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共事”的关系。君和臣,虽然有上、下之分。但是,共同处理、解决国家大事。在这一点上,他们都是一致的。

    如果,君和臣,两个人的“道”相同。那么,就可以很好地在一起共事。

    如果,君和臣,两个人的“道”不同。那么,就无法在一起共事啦!

    所以,孔子主张,要“当官”,是不错的。但是,也不是见什么“官”都当的,还要有选择呀!

    三十三)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8.13)

    孔子说:“我们应当非常得诚信,而且爱好学习。拼死也要坚持仁爱的原则。危险的国家,我们不去;国家发生混乱了,我们就立刻离开。仁爱的原则,在世界推行了,我们就出来做官;仁爱的原则,不能推行,我们就留在家里。如果,国家推行仁爱的政策,我们贫困又微贱,我们应当感到羞耻;如果,国家不推行仁爱的政策,我们反而富有又高贵,我们也应当感到羞耻。”

    孔子为什么,一生潦倒困顿,流亡途中忍饥挨饿?

    孔子为什么,幻想中的荣华富贵,始终没有实现?

    这段话,为我们说出了答案。

    原因之一是:孔子非常得诚信,而且爱好学习。

    原因之二是:孔子坚守他的仁爱的儒家原则。

    诚信,使他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违心地去迎合各国的君主。坚守仁爱的原则,使他不能和时人同流合污。

    在那个争权夺利,道德沦丧,战争频繁的年代,谁会去听孔子的道德说教呢?

    也许只有他的几个学生吧?

    学生们的几束干肉,只能维持生活而已。

    要荣华富贵,谈何容易?

    所以,孔子只好说:“你的国家,就要有危险了,就是让我当官,我还不去啦!你这个国家,已经混乱啦!我要赶紧离开,还当什么官呀?我的原则是,世界推行了我孔丘的仁义之道,我才出来当官。世界不推行我的仁义之道,我宁可在家种红薯。”

    孔子接着又说:“你的国家,推行仁义的政策。我不出来当官,不为你效忠,让我又穷又低贱,是我的耻辱。但是,话又说回来了,现在,你的国家,不推行我的仁义政策,让我违心地当官,为你的错误效劳,我也不愿意。就是因此富有了,高贵了,我也感到羞耻。”

    孔子的这番话,既是自己心迹的表白,也是自己坚守的原则。

    孔子是想为官从政的,但是,他必须为“同道”的君主服务。

    在孔子的时代,各国的君主们,都在忙着发动战争,扩大自己的国土,有谁愿意实施孔子的主张呢?

    所以,孔子找不到“同道”的国君,找不到效忠的对象。所以,他的一生,都处于困苦之中。

    孔子的这段话,是在什么时间说的?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对这个问题,我也进行了一番“研究”。为了使读者朋友,更好地理解这段话,我把我的“考证”,简单地说一下。从历史的角度,把这段话,再解读一遍。

    孔子说这段话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497年。也就是鲁定公十三年。

    此前,由于孔子在学术和教学方面的成就,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被鲁国的贵族看中,当了鲁国的官吏。逐步升迁到了“司法部长”。

    在“司法部长”的任上,孔子执行了改革。

    主要是“堕三都”。

    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三家卿大夫的手里。这三家卿大夫的“家臣”,建筑了牢固的三座城池,仰仗自己的实力,和卿大夫和国君对抗。孔子为了加强国君的权利,先是用政治分化手段,后来又动用了武装力量,企图把这三座城池拆除。

    但是,孔子的计划最后失败了。也和三家卿大夫结下了仇怨。孔子被孤立了,深深地感到了自己处境的危险。

    就在这时,齐国给鲁国送来了八十名美女。当权的卿大夫和国君得到了这些美女,就沉迷在酒色之中,不理朝政了。

    我猜想,当时鲁国朝野上下,一定是充满了靡靡之音。

    孔子心里十分地不痛快,“道不同,不相为谋。”孔子决定离开鲁国。

    古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和现代是不一样的。

    古人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老师和学生,情同父子。所以,孔子在决定流亡外国的时候,就必须把他的学生们召集起来,做一番解释。

    你为什么,放着“司法部长”不当呀?

    你为什么,要离开祖国,到处流亡呀?

    对这两条疑问,孔子必须对他的学生,做出合理的回答。

    于是,孔子把他的学生都召集到了学校,做了流亡前的最后一次演讲。

    孔子说:“我这个人,是一个非常诚实又爱好学习的人,我拼死也要坚守仁爱的原则。同学们,大家看到了吧?国君的权利,已经落到了三家卿大夫手里。国君没有了权力,怎么能管理国家呢?三家卿大夫的权力膨胀,必然要作乱。现在,国君又不理朝政,整天和美女们享乐。

    “所以,鲁国危险了,鲁国就要发生###了。危险的国家,我们是不能去的,###的国家,我们要赶紧地离开!这就是我要离开鲁国的原因。

    “大家,明白了吗?”

    同学们齐声说:“老师,我们明白了!”

    孔子接着说:“如果我的仁义原则,能在世界上推行,那我就出来当官;如果我的仁义原则,不能在世界上推行,那我只好隐遁起来了。鲁国如果推行我的仁义原则,我不当官,到处流亡,搞得自己又穷又低贱。我一定会感到耻辱。

    “但是,现在的问题是,鲁国不推行我的仁义原则。我要‘堕三都”,大家都反对我。我要实行周朝的礼乐,他们却和八十个美女整天唱流行歌曲。太不象话啦!我要是还当官,还拿那么多钱,还享受那么高贵的待遇,我真感到耻辱呀!

    “所以,这个‘司法部长’,我不干啦!

    “同学们,大家明白了吗?”

    我猜想,孔子的话刚说完,同学们就大声说:“老师,我们明白啦!我们也要和你去流亡,你走到那里,我们就跟到那里!”

    孔子很感动,说:“同学们,咱们走吧!”

    于是,十四年的流亡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朋友:

    这段文字,我为大家解读了两遍。

    第一遍,我按原文的意思解读。第二遍,我恢复了孔子说这段话时候的环境,根据当时的情景,又解读了一遍。

    大家对这两遍解读,有什么看法呢?

    是不是通过第二遍的解读,对这段话,理解得更深刻呢?

    我想,一定是吧!

    所以,我们读《论语》,就必须了解孔子的整个思想,了解孔子说这些话时的具体情况。要不然,就会产生误会。

    前些日子,我在网络上,看到一篇推荐性的文章,文章推荐一本大学教授写的书。这本书,也是解读《论语》的。

    根据这篇文章介绍,教授对孔子这段话的解读是:“处世,要明哲保身,邦有道则见,邦无道则隐,既不铤而走险,也不自寻短见;……”

    对这样的解读法,实在不敢苟同。

    大家知道,孔子的思想,以至于整个儒学思想,都有一种“殉道精神”。孔子推崇的“仁人志士”,就是为自己理想,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孔子的后代弟子,更发挥了孔子的这一思想,提出了“舍生取义”的思想――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惜抛弃自己的生命。

    “舍生取义”,已经是中国人思想的一部分。

    两千多年来,在中国的历史上,出现过无数为了民族的利益,国家的兴旺,舍弃了自己生命的仁人志士。

    这些,都是在孔子创始的儒学思想指导下产生的。说孔子明哲保身,不但是不了解孔子,更是不了解儒学。

    那么,孔子的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我认为,有两个意思。都是讲君臣关系的。

    一个意思是:君和臣的关系,是平等的。

    臣为君效力,要忠诚;同样的,君也要好好得对待臣。这就是前面所说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第二个意思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读书人要选择和自己“同道”的君主,来为他效力。不同道的君主,就是请我,我也不去。我也不当你的官,不为你效力。

    基于第二个意思,孔子就提出了:“危邦不人,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国王大人,我主张‘仁义’,你不想施行‘仁义’。你我是不‘同道’的,咱们不同道,怎么一起共事呢?你不施行‘仁义’,已经把国家搞乱啦!所以,你的官,我不想当了,咱们还是拜拜吧!”

    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已经基本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私营企业中“打工”朋友,也越来越多了。

    孔子的这段话,对这些朋友,有什么启示呢?

    我认为,大家应当记住两点:

    第一是,你和老板,是平等的。他虽然钱多,但是,你也不能失去你的尊严。你为他效力,他要付你报酬,还要礼貌地对待你。

    第二是,要找志同道合的老板。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点,对搞技术和管理的朋友,尤其重要。老板和自己的意见,总是不一致,怎么办?

    还是赶紧“跳槽”吧!

    三十四)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13.15)

    鲁定公问孔子:“听人说,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旺。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话可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呀!有人说:“当国君难,当臣也不容易。”你知道了作为国君的难处,几乎就可以一句话,使国家兴旺了。”鲁定公又问:“听人说,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灭亡,有这样的话吗?”孔子回答:“话可不能说得这么绝对呀!人们说:“我之所以愿意当国君,是因为我的话,没有人敢违抗呀!”如果他的话,因为正确,没人敢违抗,那不是很好吗?如果他的话错了,也没人敢违抗,那几乎一句话,就可以让国家灭亡了。”

    通过前面的解读,大家知道了,孔子认为:君和臣的关系是平等的,是“同事”的关系。“道不同,不相为谋”。作为臣,有选择君的自由。

    那么,君和臣,都应当遵守那些道德呢?

    孔子说:一个 国君,如果知道“当个国君是很不容易的”,这个道理。那么,他一定会努力的工作,采纳臣的建议,小心谨慎地治理国家。臣如果知道,“当个臣是不容易的”,那么,他就会努力的工作,向国君提出好的建议,和国君同心协力,把国家治理好。

    所以,孔子说:国君懂得“当国君难,当臣也不容易”这样的一句话,就能能使国家兴旺。

    孔子又说:国君如果认为:“我的话,没人敢违抗”,那就不对了。

    如果他说得正确,没人敢违抗,那还好。如果他的话错了,也没人敢违抗,那么,必然使错误的东西,危害国家。

    所以,孔子说:如果国君认为,“我的话,没人敢违抗”。那么,这样的一句话,就能让国家灭亡啦!

    在这里,孔子向国君,提出了两条要求:

    一个条:知道当个国君不容易,要谨慎地治理国家。

    一个条: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要搞“专制主义”,让别人不敢说话。

    作为国君,要做到这两条,作为臣,要做到什么呢?

    三十五)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16.6)

    孔子说:“侍奉君子,有三种过失:还没到告诉他的时候,你就和他说了。这叫急噪。君子已经和你谈起这件事了(或这个问题了),你还不告诉他,这叫隐瞒。不观察君子的面部表情,就说话,这叫睁眼瞎。”

    在孔子的时代,地位高一点的贵族,都有封地。他们都需要有人来管理这些封地。所以,孔子的学生们,都会到各个级别不同的贵族那里去,为他们服务。

    这段话中的“君子”,就是指这些贵族。他们可能是国君,也可能是卿或大夫。

    孔子说,你侍侯这些人时,不要犯三个错误。

    不到说的时候,你就别说。

    比如:君子正在举行婚礼,你就和他说:“要生孩子了,赶紧准备尿介子吧!”这话是不错的,这时就说,不是太急躁了吗?

    已经提到的事情,你就要立刻告诉他。

    比如:君子和你闲聊,说:“我那块封地里的庄稼长得还好吧?”你就应当告诉他:“今年雨水太大了,庄稼都淹死啦!”。

    要是你怕负担“淹死庄稼”的责任,不说,那就是隐瞒。

    不看君子的面色,就瞎说一通,也是不对的。

    比如:大年三十,君子一家人正在吃饺子,你慌慌忙忙地跑进来,说:“不好了!家里的毛驴死啦!”

    俗话说:“大年三十死条驴,不好也说好。”

    你不看君子的脸色,就瞎说,是不是眼睛有毛病了呀?

    孔子他老人家,是通达世故人情的。有些年轻人,就不懂这些。所以,孔子就要教导他们。让他们也懂得一点人情世故。

    现在的教育,只教文化、科学知识。人情世故,就要靠学生自己去历练了。

    好好象在《红楼梦》上,有这样一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

    不急噪、不隐瞒、不瞎说,才能侍奉好“君子”。

    三十六) 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15.38)

    孔子说:“为君主服务,先要把事情办好了,再考虑拿工资。”

    这句话好理解,孔子对他的学生范迟说过:“先付出劳动,再拿工资,就是仁爱。”

    三十七)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14.22)

    孔子的学生子路,问孔子,怎样侍奉君主。孔子说:“不要欺骗他,对他的错误,要当面不客气地指出来。”

    孔老师的这句话,可不得了啦!

    被后世的“大儒”们发挥成了“一条大罪状”,一条“忠臣标准”。

    “一条大罪状”就是所谓的“欺君之罪”。要是皇帝老儿认为你骗了他,那可就不得了了,给你按上这个罪名,就要杀头啦!

    一条“忠臣标准”,就是敢当面批评皇帝,最后又发展成了“武死战,文死谏”的忠臣标准。明明知道,自己当面批评皇帝,就要被皇帝杀头,自己还偏偏要说。不但不认为自己愚蠢,反而认为光荣。

    孔子的这段话,被这样的无限发挥,是他老先生也没想到的吧!

    就孔子的这段话的原意来说,不但是我们为别人办事时,要遵守的道德,也是人际交往时,要遵守的道德。

    孔子的很多话,都在中国三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被“专制化”了,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三十八)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3.18)

    孔子说:“我侍奉君主,尽心尽力,做到了礼制要求我做的一切。但是,人们不理解我,认为我谄媚。”

    忠心和谄媚,是有区别的。

    忠心,是从内心发出的,诚心诚意地为君主服务。

    谄媚,就不同了,它是一种伪装。是不诚实的人,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的卑鄙目的,故意假装出来的。

    我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一位官员,上午还做“廉政报告”,大谈廉政建设,下午就被“双规”了。这位官员的“表演”,就是谄媚。他的目的,无非是想多捞一点好处。不是票子,就是位子。

    孔子不是这样,他是真心地为君主服务。

    这就是儒家提倡的“忠”。

    有的读者会说:你的解读,是不是有点“现代化”了?怎么连“为人民服务”也用上了呀?孔子的时代,有为人民服务吗?

    我回答:孔子时代,确实没有为人民服务这个词。但是,孔子的思想中,充满了“为民”的思想。我们可以说,现代中国社会中,“为人民服务”的概念,就是从孔子的思想中,演化而来的。

    孔子的“忠”的概念,从根本上说,是一种职业道德。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里,国家和君主,基本是一个概念。忠于君主,就是忠于国家。所以,孔子说:“臣事君以忠。”忠于君主,是他们的职业道德。

    现代的民主社会,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国家和人民,基本是一个概念。所以,作为现代民主社会的政府官员,就要求忠于国家,忠于人民。这也是他们的职业道德。

    所以,我这样解读孔子的“忠”,是完全符合孔子本意的。

    读者朋友:

    儒家的第四伦“君礼臣忠”,暂时就解读到这里。

    下面,我将为您贡献一篇小文章,题目是:“话说平等”。

    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