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伦――父慈子孝(…


本站公告

    闲聊了一段“三从四德”,让我们再回到《论语》。

    “夫妻”,是五伦中的第一伦,儒学认为,这一伦是“人伦”的开始。也就是说,是“人际关系”的开始。

    两个人,结了婚,组成了家庭,开始了生产人的“工作”。不久一个小宝宝就生产出来了,又不久,孩子会叫“爸爸、妈妈”了。

    儒学的第二伦,就开始啦!

    这一伦,称为“父子”。

    父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不同。夫妻关系,可以选择。你和谁结婚,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谈朋友”,选择自己中意的人结婚。

    父子关系不同了,你生在那个家庭?谁是你的父母,你自己可做不了主,全凭老天爷安排了。所以,父子这一伦是“天生的”。我们称为“天伦”。

    女和父母相处,其乐融融,就是“天伦之乐”。

    父子关系中,父子双方,要遵守那些爱的规则呢?

    做父母的,要对子女慈爱,做子女的,要对父母孝敬。这称为:“父慈子孝”。

    此外,中国人特别重视“孝”,把“孝”作为评价人的基本要求。一个人不孝,那一切都免谈啦!

    十五)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不要违背了礼制。”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告诉樊迟,说:“刚才,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不要违背了礼制。”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呀?”孔子回答:“父母在世的时候,要按照礼制来侍奉他们;父母去世了,要按照礼制去埋葬他们,按礼制去祭奠他们。”

    孟懿子,姓仲孙,是当时鲁国三家掌权的大夫家族之一。曾经向孔子学“礼”。“懿”是他死后的“懿号”。这里称他的“懿号”,可以知道,孔子的学生记录这段话的时候,孟懿子已经去世了。

    孔子和他对话时,他还没死(废话!),还没“懿号”,所以孔子称他“孟孙”。“孟”是老大的意思,“孟孙”就是“仲孙家的大儿子”。

    在这段对话中,“仲孙家的大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告诉他,不要违背了礼制,就是孝了。

    樊迟为孔子驾车,孔子随口把这件事和他说了。(当然,也不排除孔子故意说的。)樊迟脑子不灵,想不明白,问:“什么叫不违背礼制呀?”

    接着,孔子说了这段流传了两千多年,被每一个中国人遵守的话。

    孝有三个内容:

    一)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奉养;

    二)父母百年之后,要埋葬;

    三)要祭奠父母的亡灵,寄托哀思。

    两千多年过去了,每到清明节的时候,我们都会到亲人的墓前,烧上一些纸钱。这已经成了中国人的风俗。

    为什么中国人要烧纸钱?西方人不烧呢?

    因为,中国的文化,是儒学文化。

    父母活着的时候,要奉养,是每个中国人的想法。父母去世后,子女往往感到自己奉养父母做得不够,烧一些纸钱,给父母用,表示一些歉意。我想,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这样的心理吧!

    老一辈的人,也许还认为,父母死后,要到阎王爷那去报道。沿途少不了花费,烧些纸钱,作为父母旅途的中的盘缠。

    总之,中国人烧纸钱的习俗,是建立在奉养父母的基础上的。

    西方人,就不同了。西方的文化,是基督教文化。

    基督教文化里,没有奉养父母一说。

    基督教文化,不但不主张奉养父母,他们的教主耶稣甚至说: “我来了,要让世界不太平,让夫妻、父子、兄弟之间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耶稣追求的是,爱全人类的博大的爱。但是,他把爱全人类,和爱自己的父母对立起来。

    所以,在西方人的观念里,父母活着时,没有养的概念。父母死后,就上了“天堂”,天堂里,什么都有。上帝在天堂里招待大家,大家围绕在上帝面前吃苹果。(排排坐,吃果果。)自己就更没有养的责任啦!

    西方人,也祭奠父母。

    他们到父母的墓前,献上一束鲜花,默哀一分钟。有时心里难过的,流下点眼泪。没有中国人那么“麻烦”。

    这就是文化的不同!

    有些人见了西方人的做法,很羡慕。觉得人家西方人多文明。再看看中国人,烧起纸来,污染了环境,还容易引起火灾。

    于是,就提倡殡葬改革。也要像西方人那样献一束花,就完事了。

    可是,改革了好多年,还是不行!

    我到殡仪馆看看,道路两边,买祭奠品的很多。纸扎的生活用品,应有尽有。还有制作精美的别墅,保姆、保安,一应具全。

    可以说,殡葬改革的收效不大。

    什么原因呢?

    没有考虑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生搬硬套西方的做法,在有东方儒学思想的中国人身上,是行不通的。

    那么,怎样解决呢?

    要理解东、西方人,在祭奠父母时的心理不同。

    西方人祭奠父母时,想到的只是自己的思念之情。父母已经到了天堂,用不着自己管了。远离了父母,自己心里很难过。献上一束花,寄托我的哀思。

    中国人就不同了。

    中国人祭奠父母,想到的是和父母沟通。自己感到父母在世时,没有尽到奉养的义务。希望在父母去世后,做一些补偿。他们关心离家远行的父母,希望给父母一些钱,或其他生活用品。

    所以,中国人在祭奠父母时,要给父母一些东西。

    所以,殡葬改革,就要考虑到中国人的这个心理要求,否则,不会成功。

    现在,有部分中国人,接受了西方的祭奠方式。但是,在具体做法上,和西方人略有不同。

    西方人,把花放在墓前,就行了。

    中国人,往往把鲜花撕碎,洒在墓前。

    这个小小的差异,就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区别。在中国人心中,他们是在和父母对话,撕碎了鲜花,和烧纸钱功能是一样的,都表示向遥远的父母,送去自己孝敬他们的物品。

    十六)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喜,一则惧。”(4.21)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以不知道呀!一方面,让我感到欣喜;一方面,又让我恐惧。”

    孝的根本,就在于关心自己的父母。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是“生离死别”。对儿女来说,最担心的就是父母永远地离我们而去。

    但是,自然的规律,又是不可抗拒的。

    父母比自己年纪大,总有一天,要离我们而去!

    所以,孔子说,我们不能不知道父母的年龄。

    看着父母年纪一大了,我们心里,或许有些欣慰。

    为什么呢?

    人们都希望活个大年纪,但是,有多少人活了大年纪呢?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高度发展了,人的寿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孔子的时代,人的寿命是很低的。所以,孔子说,看到父母年纪一大了,自己心里很欣慰。

    但是,父母的年纪大了,也表明离开的日子近了。所以,孔子说:“想到父母要离开自己,就会感到恐惧。”

    对父母的孝敬,就是这样发自内心的感情。

    十七)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2.6)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你的父母,唯一担心的,就是你生病。”

    孟武伯是孟懿子的儿子。“武”是他的“懿号”。

    孟武伯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你父母最担心的,是你生病。”看来,孔子好像答非所问。

    但是,大家不要认为,孔子会这么笨。

    这是孔子的一种教育方法。他是在启发孟武伯思考。

    你的父母,最担心的是你生病。那么什么是孝,你就应当知道啦!父母老了,容易生病,你不应当关心一下父母的病吗?

    所以,你关心父母的病,就是孝。

    孔子教导学生的话,很多都是因人而发的。所以,我推测,孔子说这话的时候,孟懿子一定病得很重。

    孔子说:“你来问我什么是孝吗?我告诉你,你小的时候,你的爸爸就怕你生病了!”让孟武伯自己去思考什么是孝了。

    孔子的话,不是很值得我们今天的人思考吗?

    我们每个人,谁没有被父母抱着去医院的经历呀?(也许,你已经忘记了。)

    十八)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2.7)

    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回答:“今天的所谓孝顺的人,只能说是还能赡养父母。就是狗和马,都有人养活着。如果,只是赡养父母,而不尊敬父母,那和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好像在说给今天的人们听!

    现代社会,生活物资丰富了。人们也更忙碌了。有些人给父母很多钱,赡养很丰富。但是,就是抽不出时间去看看父母。

    真得就没有时间吗?也许不一定吧?

    孔子说:“只给父母好吃的,好喝的,那和养一条狗,一匹马,有什么区别呢?”

    还要给父母以尊重。

    对父母最大的尊重,就是要经常回家看看。要不然,父母就有被抛弃了的感觉。

    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一位母亲把儿子告上法院,她告状的理由,就是儿子不来看望他。看来,这个问题,在现代社会已经比较严重了。让父母丰衣足食,还是不够的,现在,我们提倡“精神赡养”。

    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

    十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2.8)

    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犹豫了一下,说:“有事情,年轻人要去做;有好酒好肉,要先让兄长食用。这样,你说是不是孝呀?”

    我先做一个“修订”。

    孔子的这段话中,有“色难”两个字。“色”,应当是“脸色”的意思。“难”,就是“困难”。这两个字,夹在孔子的话中,就不好解释了。

    所以,“原版”的《论语》,应当是:子夏问孝。子色难,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色难”三个字,意思是:“孔子显出为难的脸色。”我把它翻译为“孔子犹豫了一下,”。大家以为如何?

    也许,这段话的“体例”,和其他段落不一样了,后世的儒生在抄写时,就改动了一下,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大胆地“修订”了一下,不知道对不对?望高人指正。

    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的故事吧?

    孔融的父母买了很多梨,给孩子们吃。孔融只挑小的吃,父母问他:“你怎么不吃大梨呀?”孔融说:“大梨留给哥哥吃,我人小,吃小梨。”

    那时,孔融才五岁。

    旧时,人们说:“孔融五岁能让梨。”作为小弟弟们的榜样。

    夏是孔子后期的学生,在孔子的学生中,年纪可能最小吧?可以说,是小弟弟了。

    他虽然很有才学,是孔子十大有才能的学生之一。但是,孔子对他并不十分满意。主要是在道德上,不符合孔子的要求。我推测:子夏自持有才,可能不太尊重其他年长的同学。所以,孔子告诉他:“你要尊重年纪大的同学,有什么事情,你年轻,要争着干。有什么好吃的,也别忘了年长的人。这就是孝了”

    孔子说这些话的时候,为什么要犹豫了一下呢?

    我想,可能孔子认为,他的回答,有点跑题。孔子根据子夏的具体情况,把对父母的孝,延伸到,对其他年长的人的孝。

    孔子的这一回答,给中国人树立了一种社会美德。我们不但要孝敬自己的父母,也要孝敬一切老人。尊敬老人,是我们民族的美德。

    孔子的这个思想,被后世的学生,发展成了“奉养自己的老人,也奉养别人的老人。”当然,这只有到未来的理想社会,才能实现。

    二十)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4.19)

    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要到远方去游说。如果,一定要去,也要有具体的地方,不可以无目标的漫游。”

    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为父母着想,就不应当远离父母。所以,孔子说:“父母在世的时候,不应当远游。”

    但是,孔子并不是一概反对远游。他说:“确实需要远游的,也要有具体的地方,去的时候,让父母知道,以免父母挂念。”

    现代社会,人口的流动很频繁,很多人,都要离开父母到远方工作。对青年人来说,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也许只考虑到了自己“闯荡世界”的愉快,忽视了父母正在难过。所以,青年人应当听一听孔子的这段话,了解父母此时此刻的心情,及时地和父母沟通感情。到了工作的地方后,给父母报个平安。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