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万世师表(下)


本站公告

    五) 子曰:“天生德于我,桓魁其如于何?”

    孔子说“上天把品德和责任交给了我。你桓魁能把我怎么样呀?”

    孔子在鲁国当“司法部长”的时候,为了维护国君的权利,实行了一些改革。这些改革,侵犯了卿大夫们的利益,孔子也遭到了他们的嫉恨。孔子为了躲避他们的迫害,只好流亡国外,“周游列国”。

    这些,我在前面,已经讲述过了。

    孔子的这段话,就是他流亡到宋国的时候说的。

    宋国是孔子祖先的国度,也可以说,是孔子的原籍了。

    没想到,孔子在这里,遇到了危险。宋国的“国防部长”桓魁,做了违反“礼制”的事,孔子就批评了他几句。桓魁怀恨在心,要找机会杀死孔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孔子说了这番话。

    孔子说:“你桓魁不是想杀我吗?我孔丘可不是什么人想杀,就杀得了的。我孔丘是老天爷在人间的代表,老天爷给了我优秀的品德,交给了我重大的任务,你小小的桓魁,能把我怎么样呀?”

    孔子的这番话,是在他生命处于危险之中时,仓促之间说出来的。这仓促之间的言语,更能表现孔子的内心世界。

    儒家讲究“授命于天”。

    什么是“授命于天”呢?

    就是:我来到这个世界,是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的。这个重大的任务,是上天交给我的,我要用我一生的力量,来完成这个任务。

    这就是儒家的“授命于天”的观念。

    孔子的一生,都在辛辛苦苦地教学,都在为自己的理想,不懈的奋斗。

    他的精神力量,从那里来呢?

    就来源于这种“授命于天”的儒家观念。

    那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是否真得“授命于天”呢?

    我们知道,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所谓的“天”,“天老爷”,其实是不存在的。但是,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要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活着?”

    这个问题,也许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我不说,人应当有什么高尚的道德情操,

    我也不说,人应当有什么伟大的献身精神,

    但是,人活在世上,总要有一个目标。一旦你确立了这个目标,那么,你就应当有一种“授命于天”的感觉。

    人生活的意义,也许就在于此吧!

    孔子不是个迷信的人,他所说的“天”,我们只能理解为,一种信念。一种为了自己远大理想而献身的信念。

    我这样理解儒家的“授命于天”,是否正确呢?

    六) 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

    孔子在匡这个地方,被当地人围困了。孔子说:“周文王去世以后,周朝的文化典籍,不是都在我这里吗?如果上天要周朝文化典籍消亡,那么作为我这个后来人,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典籍了;如果上天不要周朝的文化典籍消亡,那么,匡这个地方的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在流亡的途中,又遇到了危险,这次是在一个叫“匡”的地方。

    鲁国有个当权的人,名字叫“阳虎”。阳虎欺负过匡这个地方的人,被当地人嫉恨。孔子到了匡,被当地人认错了人,以为来的是阳虎。大家把孔子围困起来,要找机会报复。

    在众人来势汹汹,情况还没有搞明白的时候,孔子说:

    “周朝的文化典籍,现在,都在我这里。为什么都在我这里呢?因为,老天爷让我把周朝的文化典籍保护好,流传下去。我既然是接受了老天爷重任的人,你们匡这个地方的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孔子的这段话,表明了,他“授命于天”,老天爷交给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和传播周朝的文化典籍”。

    孔子的一生,为此,耗尽了全部的心血。

    教育学生,

    整理古籍,

    实在很辛苦!!

    老先生能没有怨言吗?

    七) 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4.35)

    孔子感叹道:“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啊!”在他身边的学生子贡问道:“为什么说,没有一个人了解先生呀?”孔子回答:“我不抱怨老天爷,也不责难世上的人们。从小的方面上说,我刻苦地学习文化知识,从大的方面说,我在完成上天交给我的使命。了解我的,只有老天爷呀!”

    人们说,伟大的人物,内心都是孤独的,孔子当然也不例外。有一天,孔子又发出了“没有人了解我呀!”的叹息。

    他的学生子贡,忍不住问老先生:“您干吗说这样的话呀?”

    孔子说了:“我辛辛苦苦地研究学问,教育学生,就是为了完成老天爷交给我的任务――保存和传播周朝的文化典籍。

    “我虽然干得很辛苦,但是,我不抱怨老天爷,也不抱怨你们这些人。”

    孔子的这番话,谁都可以听出来,老先生在发牢骚。

    整天的劳作,又没有个人沟通,能不发牢骚吗?

    孔子被尊为“圣人”,但是,圣人也是人呀!也有一般人的感情呀!

    我们在自己感到受了委屈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说:“老天爷呀!只有你了解我呀!”

    我们的孔老先生,也是如此!

    通过上面,三段话的解读,大家对孔子的内心世界,也许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了吧。

    那么,孔子的外貌和风度,又是什么样的呢?

    且看下面的解读。

    八)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7.4)

    老师在家居的日子里,穿的衣服,戴的帽子,总是保持整齐和清洁。面色总是和蔼、舒展,走起路来,总是不慌不忙,一幅斯文的样子。

    这段话,是孔子的学生,对老师的风度的描述。

    孔子平时总是衣帽整洁,面容和蔼,不慌不忙,一幅教授的风度。

    九)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老师对待我们很温和,但是,温和中充满了严厉,不放松对我们的要求。老师的态度很威严,但是,威严中保持着温柔,让人感到恭敬和安详。

    这是孔子的学生,对老师待人态度的描述。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待人温和,但是,对自己的学生,也有严格的要求。是一付温和长者的形象。

    十)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7.18)

    老师讲普通话,他在讲述《诗经》,讲述《书经》,或者主持各类仪式时,都讲普通话。

    我们现在的中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的方言。想想孔子的时代,交通还不发达,各地的联系也不很密切,各种方言的存在,是一定的了。但是,像今天一样,一定存在一种普遍流行的官方语言。

    我们把普遍流行的语言,称为“普通话”,孔子时代,称为“雅言”。

    孔子讲的是当时的普通话――雅言。

    有趣的是,我们现在的普通话,是以北京语言为基础的中国北方话。孔子时代的雅言,我推测,应当是以现在的山东省话为基础的。

    为什么这样推测呢?

    一是:山东省在孔子时代是齐国和鲁国,是当时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二是:在《论语》中,我发现有些词语,是现在的山东方言。

    朋友:

    您读到这里,一定对孔子的学问、内心世界、外貌风度,有了一个概括的了解。我也就完成了“万世师表”这一章的解读。从下一章开始,我将为您解读孔子的教学活动。

    下一章的题目是:“有教无类”。

    谢谢您的阅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