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所言正是。这六国之亡虽是因秦国而起,但究其深层原因确是因为他们自己造成的,所以李钰说是‘亡’而不是‘灭’。‘六国之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以地事秦,犹抱薪救草,薪不尽火不灭……,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矣’”。李钰这时敢明目张胆地将苏洵他老人家的《六国论》摇头晃脑抑扬顿挫地给背诵了出来,是因为苏洵这老家伙如今才十四五岁,他少年时好象也是个花花公子,真到二十七岁始发奋读书,此时自不会写出这篇《六国论》了,所以李钰也不怕穿帮,当然,他自是不能说得那么露骨,适时地一收便把‘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最后一句给省去了。只是他这记性之好把自己也吓了一跳,鸡毛掸下出才子果然不假。
吓了一跳的又岂止是他一个,几百字的一篇策论就这般摇头晃脑地随口而出,众人无不惊得目瞪口呆,惊的并不是李钰的才华,而是李钰的大胆。
“‘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李公子借古讽今,这‘以地事秦’怕是想说的是‘以币事辽’吧?”,一个苍老的声音悠悠传来,虽是不大却把众人吓得心胆俱颤,一个个满脸惊惧惊惶失措地看着皇上赵恒。八王爷更是后悔不该没阻止这宝贝女婿来此议政,早知如此,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来了。
“王相,李钰所言乃是针对南疆局势,王相莫要想太多了”,王钦若(962-1025),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今江西新余),淳化进士,‘五鬼’之一,时任左仆射、平章事,其位仅在丁谓之下。丁谓闻得此言也是吓得面色惨白,一声‘师弟’是如何也不敢再叫出口了,而日常一声亲密的‘定国兄’也不由得改成了‘王相’,显是心中已生出嫌隙。‘澶渊之盟’是真宗赵恒心中永远的痛,王钦若这一句‘以币事辽’,不仅刺得赵恒身形一晃,更把李钰直接推到了悬崖边上。而苏洵在《六国论》中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就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在这一点上来说,王钦若说的并没有错。没错是没错,可您也得看看说这话的人是谁,看看在场的都有谁啊?
李钰也不怕他们往这上面想,抛出这个《六国论》为的就是让他们往这方面想,为的就是解开赵恒心中的那个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这个君权至上的朝代,若是君熊那可就熊一国了。只有彻底解开赵恒心里的这个结,这‘窝囊宋’才会不再继续窝囊下去。“李钰见过王大人。李钰刚才说‘朝庭应该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趁热打铁巩固南疆’,而这个‘大好时机’说的正是陛下的御驾亲征为我们大宋争取来的。众位大人,景德年间我大宋年岁入1亿稍强,而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以上。陛下以30万岁币这微不足道的代价已换得我大宋幽燕地区至今已二十年的和平。不管从哪方面讲,这‘澶渊之盟’对于我大宋都是一个平等的合约,就是相对于辽国而言至少也可以说是‘双赢’。也许30万岁币让我们耿耿于怀,但众位大人可曾看到,契丹上下也因此与我大宋交好达近二十年之久(历史上长达百年),契丹铁骑不再南侵,使得我大宋才可以将主要的精力实力放在内政建设和西北党项的战事上,此中弊利,一眼可明。历史也必将记住陛下为我炎黄子孙立下的这一丰功伟绩。因为此战之后,我大宋才逐步迈向颠峰――一个必将超越秦皇汉武唐宗……太祖的历史颠峰!我相信,历史也必将证明这一切!
“李钰不明白,陛下不惜以身犯险为我大宋争取来的这‘大好时机’,在王大人眼里怎么就成了‘以币事辽’了?”,李钰这番话可不为了讨好赵恒而信口胡说。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凭守坚城。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欲迁都南逃,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因同平章事(宰相)寇准、毕士安坚持,无奈亲至澶州督战,宋军大将张环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辽军‘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最后才终于达成这‘澶渊之盟’。30万的岁币和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平等的合约,以微不足道的岁币换来了北宋幽燕地区的长期和平。对于辽国来说‘澶渊之盟’也是一个很合适的条约,当时的辽国内部暗潮涌动,及时从与南方宋政权的纠缠中脱身是明智之举。从整个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来看,‘澶渊之盟’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统一。不管从强势的辽国还是从软弱的大宋来说,这都是一个典型的‘双赢’合约。
李钰对于‘澶渊之盟’的评价让赵恒感动得几乎落泪,作为一个守成之君,他从不敢奢望能超越什么秦皇汉武唐宗太祖,只要能守住祖宗基业,大宋江山不在自己手上丧权失地他便心满意足了。而‘澶渊之盟’让他与辽圣宗那个垂髫小儿兄弟相称,每年还要奉以大量岁币,实是丧权辱国引为平生恨事,自觉无颜面对列祖列宗。李钰站在后世角度对于‘澶渊之盟’的客观评价让他终于搬去了这块压在心头二十年的大石,赵恒身心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轻松。尤其这‘双赢’二字,给予了‘澶渊之盟’客观公正的评价,证明李钰这番评价并非是阿谀之词,赵恒心中阴霾顿时一扫而空,整个人都为之一振。
“呵呵,恕老朽糊涂,敢问这‘以地事秦’李公子所指为何?”,王钦若丝毫不为所动,一双眼睛死死地盯住了李钰。
李钰环顾众人,忽然轻轻叹了口气,“李钰是担心,担心我大宋‘以仁事蕃’却让南蛮以为软弱可欺,若他生出异心‘以地事交趾’,终会、终会落得个养虎成患”。
“以仁事蕃?李钰,但说无妨”,解开‘澶渊之盟’这个纠缠了他二十年的心结,已再没有什么能让赵恒颓丧的了,何况这里还有个仁字。
“陛下,秦之‘远交近攻’,七国之合纵连横,韩、魏以地事秦,说到底这都是因为一个‘利’字――为了各个国家的利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其中秦齐虽然势强,但五国合纵攻秦也曾使秦被迫废除帝号。然则最后六国均为强秦所?并,何也?钰以为,也是因为这个‘利’字。合纵的目的在于联合许多弱国抵抗一个强国,以防止强国的兼并。连横的目的在于事奉一个强国以为靠山从而进攻另外一些弱国,以达到兼并和扩展土地的目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谋的都是一个‘利’字,只可惜这六国只看到了眼前的利却忽略了长久之利,朝秦暮楚终致自取灭亡。
“陛下,如今侬存福南北称臣两处谋利比那朝秦暮楚更为可恶,这与李德明父子何其相似,其图谋的怕也不只这眼前之利,如果我大宋仍以仁心待之,钰恐不久便会再滋生出一个党项来”,既然‘以地事秦’都能说得出来,李钰相信自己的这番话不会比那更恐怖了。
赵恒及众大臣闻言都不禁点头赞同,李钰则把一双手掌举到面前翻来覆去地端详着。
李钰的一番六国论解开了皇上和众人的心结,看着皇上象变了一个人一样一身的轻松,众人心中都暗松了口气,“以地事秦亡了六国,但不知这第七国又是谁啊?”。
李钰嘿嘿一笑,“敢问王大人,秦国因何而亡?”。
“汉朝贾谊曾言其‘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当然是其暴政不得人心,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以币事辽’这事虽是王钦若挑出来的,但他并没觉得自己有什么不对,毕竟李钰这‘以地事秦’已说得很露骨了,索性便直接挑开了说个明白,否则憋在皇上心理又是一块心病。如今李钰能自圆其说也让这老鬼松了口气,“呵呵,如此说来,秦国也是因为自己而亡,你这‘秦亡七国’似乎也有些道理”。
――――请看下一章《防微杜渐》。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