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场人物: 邪王 因•达克尼斯(In•Darkness);托利斯坦•黑翼(Tristan•kwing);伊斯希尔格尔(Ishelger)]
(被两个空间断层夹住的两位降临者动弹不得,随着邪王将双手一合,五颜六色的东西泼墨般地在前方那个不大空间里展开来。)
因:真是美丽啊,这种生命陨灭时的人纸艺术,由血肉骨按照纯粹的自然规律铺开……
托:……
因:你在腹诽我,托利斯坦,有话就说吧。
(乌鸦从邪王肩头飞下,化作人形。)
托:你真残忍,主人。
因:这我不否认,你不认为这残忍中也流露着一种美么?
托:你变态!
因:(丢过一块布)你先擦擦自己头上的血吧――你认为,什么才是美?
托:美……就是丑的反面,令人愉悦的东西……你弄出来的这堆血与肉的混合体,只能叫人恶心!
因:你的说法和弗兰肯斯坦王朝(Frankenstein .House of)时期的齐格弗雷德(Ziegfeld)有点像,不过不完整。圣•兰开斯特(St. aster)是他精神上的继承人,不过他将美的源头归诸于天父帕拉赛利尼(Paraselene)――就是卡德摩尼大陆尊称为帕拉赛兰斯的那位。
托:按照 圣•兰开斯特 的理论,你就是丑与恶的源头。
因:(笑笑)的确如此,不过在他们的理论里,关于美的定义还是有失偏颇了啊。(叹气)
托:那么按照你的观点,美是什么?
因:这说起来就长了,要让你这木鱼脑袋想通这道理可要花去我不少口水。我们还是先离开这里,不然恐怕又有麻烦。伊斯希尔格尔(Ishelger)!
(邪王抛出颈间佩着的银笛,光与暗织成的螺旋中,一头冰霜骨龙出现。)
伊:嘶……
因:(昂首看着高大的骨龙)我的乖乖,张开幻象结界之后带我们离开这里。小心点,别让别人看见我们,我还不想让这历史悠久的圣都伊卡洛斯(Icarus)毁灭。
(托利斯坦拖着受伤的身体想把石像搬上冰霜巨龙的脊背,邪王制止了他,一个响指便叫两尊石像挪了位置。)
因:出发,目标裁决之山!
(伊斯希尔格尔翅膀一振,便飞上了天空。托利斯坦低头望见了大海般的麦浪,忍不住赞叹了一声。)
托:主人,美不就是这样令人愉悦的东西么
因:嗯,的确是美不胜收的景致。不过美就是愉悦的说法实在是太狭隘了。依照我的观点:美是感知与主观意识的重合度,其中还包含着一个判断过程。托利斯坦,我问你,事物自身的自我完善算不算一种美?
托:这也算一种美吧。
因:那你认为,美就是主观上的愉悦或者客观上事物的完善吗?
托:……是。
因:愉悦从某种角度来说是事物的主观目的性,而事物的自我完善是客观目的性――要知道,后者可以脱离你主观上的关注而进行,换句话说,即使你看不见,你也认为事物的自我完善也是种美么?
托:那当然,譬如段了尾巴的蜥蜴又长出了尾巴就是一种美,倘若伊斯希尔格尔长满了肉,一定会比现在这副骨头架子的样子美很多。
伊:嘶!
(一个俯冲,差点把背上两人甩下去,邪王忙一手抓住快要滑落的石像。)
因:别生气,别生气!他只是打个比方而已。
伊:咕噜噜……
托:他说什么?
因:他说要是你再说他坏话就自己飞回裁决之山去。
托:(抓头)……我道歉,伊斯希尔格尔。
伊:嘶……
因:咳,继续前面的话题。托利斯坦,我记得我好象和你说过,真正的完美或者说完善并不存在。
托:你不是说,相对的完美可以存在吗?譬如说一只长了尾巴的蜥蜴就比没有尾巴的蜥蜴完美,很显然前者比后者更美嘛。
因:你坚持美在于事物的自我完善,是不是因为它给你主观上的愉悦感?
托:(沉思片刻)是。
因:那么对于你来说,美其实还是一种感觉。
托:哎……不是那样。
因:不是吗?倘若你没有看见那个事物的自我完善,你的美的感觉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托:事物的自我完善的确是种美呀!我曾经看过其他事物的自我完善,从那里看见了美。所以,即使我没有看见那各事物的自我完善,我还是可以认为他的自我完善是美的呀。
因:(笑)这不是我前面说的,感知与主观意识的比较么?这个姑且不谈,我先问你,你最初的美感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托:(抓头)最初的美感……或许、或许是本能吧!看见完美的东西总要比看见残缺的东西愉悦。
因:呵呵,出于对自己残缺的恐惧的逃避。
托:你刚才说什么?
因:我是说,人看见完美的东西愉悦,从本质上来说是害怕自己的残缺。
托:……或许。
因:你认为存在真正的客观美么?就是那种可以独立于人类意识,自由自在的美?
托:应该有吧……
因:其实不是这样。
托:咦?
因:美这个概念之所以存在,其实是与人类――哦不,卡德摩尼大陆上所有的智慧生物相关的。
托:为什么这么说?
因:托利斯坦,请你注意。美与丑,善与恶,光与暗这种对立的概念都不会独立存在,他们在取得自己的存在感的同时成了自己对立面的基石。
托:你的意思是,因为有了丑才有了美,然后因为有了美,再有了丑?
因:对。
托:真是狡狯的说法!你这样等于什么都没有说啊,这世界上究竟是先有美还是先有丑?
因:同时出现。
托:同时出现!因为你说过的“善恶一体“么?
因:对。
托:很难理解……这样美与丑的关系不是便成了那种“鸡生蛋,蛋孵鸡”的无限循环了么?美的存在生出了丑,丑的存在又生出了美,这……
因:你理解有写偏颇了……(侧头凝思)不过这么理解也凑合。
托:你说得那么抽象,能理解才是怪事吧!
因:说得也是,那么我们换个角度来说,我记得我和你说过,这个世界是不可认知的。
托:我还是坚持是可认知的!
因:(笑,小声)靠顽固地欺骗自己来留存一点希望吗……
托:主人,你在嘀咕什么。
因:……没什么,我承认在相对的环境下,世界是可认知的。请注意,这个认知必须需要一个立足点。
托:立足点?
因:对呀,好比你想丈量一个东西的长度,你手头必须得有一把尺,这把尺的长度不能是你脑海里的“一码”,而得是实实在在的一码。不然你对事物的长度便无从下手,即使凭借脑海里的印象估算了,也是个有误差的真实。用尺之后虽然不能完全避免误差,但最起码可以使你离真实更近些。其实我们认知所有的事物都是这样的,倘若没有一个立足点,没有一个“尺度”作为参照物,那么所谓的认知就无从谈起。
托:你是想说,美是衡量丑的尺度,而丑又是衡量美的尺度?
因:一样,又不一样。
托:哦?
因:“善”其实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多面中的一面,我说一样是指他们在认识事物时都是wWw.采取了这种“尺度丈量”的方式,不同的地方在于:人们在认识一样陌生的事物时率先采用的尺一般是与那事物同性质的,而用丑来衡量美时,尺度与被测物的属性正好相反。
托:你这么说我便有些理解了,美也应该有属性相同的“尺”吧?
因:那当然,只不过每个人心中的“尺”不同,或许对有的人来说,他的“尺”丈量的已不是事物的长度,而是它的重量,他们看见事物美的不同面,但未必能同一,他们会为各自的美而争吵――所以我说,美是感知与主观意识的重合度,中间包含一个判断过程。任何一个环节变了,美就不同了。
托:你前面说,美作为丑的对立面而存在?
因:嗯。不过,“丑”这个尺度测量的是美的质,而不是美的量。也就是说,它作为辅助说明“美是什么”而存在;而“有多美”这个问题则是在讨论美的量。前面说了,评价标准很难统一,同样的一件事物在不同人那里的感知不同,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主观评价标准也不相同,因此美具有流变性。
托:那么按照你的意思,美是不能脱离人主观意识而客观存在咯?比如说,我们看见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湖泊,身心都感觉道路它的恬静瑰丽,难道美不是一种他自身自有的属性么?
因:(凝视着伊斯希尔格尔身下的苍茫大地)……托利斯坦,对我来说,“客观的美”是不存在的,假如这世界上没有了人,就没有了美与丑。或许有一只天鹅经过那片湖泊,看见了湖中自己的倒影,或许会有一种愉悦的、类似美的感觉。但是它所感觉到的,或许已经和人类不一样了。其实人类之间对同一事物美的感觉,只有一部分是重合的,人不能完全认识世界,也不能完全认识另外一个人。这种永久的残缺就是人类进化之源,也是人类恐惧的根源所在――我说得对吗?“恐惧之主”伊斯希尔格尔。
伊:嘶!
托:……依主人你说,美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呀?
因:咦?你前面不是自己说了么,对你、我,还有所有卡德摩尼泛人类种族以及动物们来说,美就是一种感官上愉悦的刺激。
托:你认同!
因:在当前的环境下,我认同。其实美中细分下去还有很多种种类哩,有时候丑恶和痛苦所带来的刺激也能给人带来美感,当然,这丑恶与痛苦从一开始就是相对的。
托:你又打算开始讲你的变态理论了,主人。
因:(笑)随便你怎么。我先举个例吧,譬如说“崇高”这种令人心神激昂的美感,其实是心中先痛一下,随后转化为愉悦的复合的感觉。
托:(沉思)似乎也有道理。
因:这话不是我说的,呵呵。
托:啊?!
因:这是 圣•兰开斯特的理论。虽然他的美的大方向上搞错了,但是美感种类的分类分析还是有点道理的。
托:很少听见你称赞别人呢,尤其是这种宗教人士。
因:你知道,我从来都不喜欢把事情定义的太绝对。
托:真狡猾!时刻留下狡辩的退路吗?
WWW.soudu.org 因:(大笑点头)或许。
托:嗯……按照主人你的看法,感知与主观意识的重合度越大就越美咯?
因:嗯,大多数时候是这样,不过也不能绝对化。
托:咦?
因:我打个比方,譬如说画家 让•保罗•华托(Jean•Paul•Watteau)的名画落在一个绘画鉴赏力几乎为零的奴隶手里……
托:唔,主人,你继续说。
因:倘若他不知道达官贵人对那幅画有看重,他多半便从那画中看不出太多的美,仅有的美感只是来源于颜色方面的刺激而已。
托:这个自然。
因:倘若他看见了达官贵人对那幅画趋之若骛的态度,他的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极度膨胀的美感。当你这时候再问他这画有多美的时候,他多半会加油添醋地为你描述一番。
托:……的确如此。
因:你认为他真正地懂得了那幅画中的美么?
托:当然不,他在撒谎。
因:(摇头)不,他感觉到了。
托:啊?!
因:他的确有了愉悦的感觉,不过愉悦的来源有所不同了。后一个里,夹缠了敬畏、虚荣与自卑。功利主义与自我保护意识在这里取代了先前单纯的艺术鉴赏力以及审美趣味。他害怕说出自己的真实感想会引来祸事;或者害怕自己因此被人瞧不起;或者此刻他已经利欲熏心了,想把画卖个好价钱。总之,这时候他主观意识里的评价标准已经悄悄地被换掉了,而他自己的确也因此感觉到了愉悦。有时候,人会被别人的审美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尽管他本人对这方面一无所知。
托:的确如此。
因:这其实不是美的传递,而是恐惧的传递哩。
托:恐惧……的传递?
因:你玩过拼图吗?因为自己残缺,当找到另一个残缺来弥补自己时,是不是会有一种被充实的逾越感呢?
托:……主人你的说法总是比较怪异……
因:不是我怪异,而是很少有人从这个角度去想而已。事实上,人类在认知大多数的事物都是如此的。俗话说“术业有专攻”。严格地讲,这个世界上没有全才,人们对待一些未知领域的认识通常借用别人的评价标准来作为自己主观判断的参考,美只是其中之一罢了。在海量的未知面前,人们只能如此……从所要达到目的出发,寻找自己需要的标签。从那个感知与自己被替换掉的主观意识的重合中去寻找愉悦的感觉,他们在这种感觉中快乐,反而没有人去关心真实了……他们中有些人比较聪明,很快就明白这是一种欺瞒,于是便生了追求“真正的美”之心,拼命地搜索着美的定义。其实真的需要一种绝对的定义么?不,只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采用一个相对的定义作为度量客观事物的准则就可以了。
托:借此达到您所说过的“相对完美”吗?
因:对,托利斯坦,你看,现在到了海上――四周都是蔚蓝的颜色,你觉得美吗?
托:心旷神怡!
因:说得好,你看,首先界定你和我评价大海的标准和范围和前提,然后你把你的愉悦及评价方法用贴上标签送给了我,我接受你的评价方法,按照你的评价方法重新印证我的感知,就可以得出和你近似的结论。当我把这个结论反馈给你的时候,你的心还可以因为受到肯定而第二次愉悦――有时候美的感觉还是可以累加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