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剑就是达到身剑合一的境界,而自动激发的全力一击。入此境界之人,用心体悟心中那一抹剑的凶意。剑者,凶器也!剑,开双刃,善用之可伤敌,不善者伤己。善用指的是受剑的凶意感染,但却不失本心,不因自身拥有高于一般的能力,而肆意而为,最终不迷失。有句话叫做,有多大的能力就要肩负多大的责任,所以古有侠之大者,当为国为民,自然也就有金庸老先生笔下的郭靖之流。而恶用者,指迷失在自己超于凡人的能力,傲视天下,自以为天下无敌,神挡杀神,佛阻杀佛,造就一副弑神杀佛的猖狂心理。如大多数武侠小说里提到的那些一心想做武林盟主的狂野分子,最终一般没什么好结果,可见武侠小说也并非一味的杜撰。剑wWw.之凶名可见一般,要不怎么会有:剑侠者,五步取命,十步溅血。
心剑。对于一般人理解来说,就是手中无剑,心有有剑,给人以剑意遍布的感觉,中意而轻形,所以心剑又称意剑。其实这不算错,也不算错。单对其技击的特点来说也确实是这个样子。但相对于身剑给人的凶,心剑给人的却是截然相反的----平和。突破了身剑,达到心剑这个地步的人,往往都是经历了太多太多,人显得很是沉稳,举手投足之间,彰显出尘之感。遇事也没有之前的那股狠冲,不到不得已之下,是万不会有出手的想法。而相对于这,武林中的一些老前辈在慢慢淡出武林后,也是如此行为,难道他们也到了这个境界?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不过是褪去了年青时的血性,没有争强斗狠的冲动,要不然,只要人一老就能达到这个境界,还要人费那么工夫去磨砺心性,来成就心剑之境吗?与此同时,心剑境的剑修,并不是没了那股凶性,一旦事及于已,不动则已,一动将是不可收拾的动作……
太极中有讲阴阳之说,万事万物皆有阴阳。道德经也曾有过这方面的叙述,高之于矮,远之于近,大之于小……等。身境,心境看似相悖,实则同源。当身心相融,杀、生并跻,显灵台清灵。打破虚空,可以见神,即成天境!天境秉承道家天人合一,虚实间,携天地威能,剑出,挡者无敌,所向披靡!又有说法称其为天神之境!
古圣人有言:上体天心,下合人道。意思就是上要符合天意,下要吻合人心。其实里面含有对道的深刻理解。但人只终究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体天悟道,自要先从自己开始,即先修身炼己。所以剑修者入门与道家入门一样,先行修身,但不同之处却是剑修者一身修为全在一无本命剑内。当然,这里的剑并不是剑修者平时用的剑。早在鸿蒙混沌中,那时并没有象现在兵器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连棍、石斧等都是人类起源之后,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衍生出来的工具,自然就不要说经过长久时间磨合,最终才有的杀人利器----剑。上古时期说的剑,其实是一种修行方式,主杀!有点今日大多数人所想的魔道有相似。试想,在那个混沌不堪的世界,强大的生物遍生,要在强大的世界里存活下来,只有不断的变强,不断的杀戮,磨砺一颗坚定的杀心,感悟杀性。剑意一出,搅动四方,风起云涌,所向披靡。不过,那个时候的剑修者因为时刻为了生存,磨砺心性,倒没有现今所谓的走火入魔的危险,试想那个时候,为了能不能在明天存活而不断折腾,谁还有心思胡思乱想?所以上古修士中无一不是强横的存在,只可惜后来,世界没有了那么危险,人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剑修也仅仅被停留在身剑的阶段。
剑,分为短、中、长三种。其中三尺青锋为短剑,而这种剑多为成双使用,也就是使双剑的使法。五尺剑为最常见的,常常悬于腰间,也有人背于后背。七尺为长剑,因为太长的缘故,一般只能用来做为摆设。这样就有了一些道观或佛门古刹的一些掌门身后有童子双手托七尺长剑,这是显示威严,并不是用来争斗的。而那童子多被称为捧剑童子,观自在菩萨塑像后面往往就有两个童子,捧剑童子也在此列。但这也有例外的,楚霸王项羽用的就是七尺长剑,但也有说法说他用的是九尺长剑,项羽身形高大、威猛,剑斩而出如长矛相攻,阻敌WWW.soudu.org两丈有余,跟剑长也是有关系的。
接下来,剑南在后面找到了一小段运剑要决:
一、论心术
心术要正大忌偏私,要镇静忌轻浮。正大则不为匪人所诱;镇静则不为匪人所乘。否则,自恃其能势必轻举妄动,一遇劲敌始知人外有人已晚矣。昔聂隐娘剑术非不高,然但可以制精精而不可以敌空空。可不殷鉴。剑术,即为人之术,道可名不可述。剑修之人凡有所成,无不是隐隐有君子之风。当然,也不是表示有成者都是正人君子,也有奸佞小人、伪君子之流,只是流于行,隐于内而已。
二、论胆气
剑,凶器。战,危机,故不可不慎重。然慎重可也,怯馁则不可。须知若已交手,我退一步、则彼进一步,我不伤彼、则彼必伤我,随即慎重,能终免乎。故必致死生於度外,见机有可乘则乘之,势有可取则取之。但要见得真、识得透而。总而言之,心不可不小胆不可不大。剑,双刃,亦可伤敌亦可伤己。宝剑从来都是无事养于匣中,有事方可出鞘。
三、论耳目
耳目者,视听之官。即吾身之所以进退者也。若但识人数之众寡,敌势之强弱与兵器之长短轻重,夫人而能之矣,必须静气凝神,凡其技艺之高低,着数之运用,击刺之虚实,皆默与形声之外,然后可以抵制。耳目只是针对身剑而言,达心剑者。心之所致,意之所到,剑之所处!有领域自成,感内触外,万事不莫不在自己的掌控之间。
四、论手足
手要柔而能长,足要捷而能远。手柔而长则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足捷而远,则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然须责以每日常常习练,非临时所能猝办也。身随剑动,无动而动,意动形动,瞬息奔袭,击杀于方寸之间。
五、论身法
剑之为器也,短而轻。既不能递及敌身,又不能硬开兵器。故身法必须圆活灵便,无论或进或退、或侧或跨,皆视其兵器之来路,借因用之。若能使其兵器之不及,则可以自保。若能将彼之兵器躲过,则更可取胜矣。所以剑法的竞技之术,尤其重要,进退间,力道的控制,都是不可不琢磨的。
六、论力量
古剑仙之剑,或仅长数寸藏於囊中、或揉作铅丸纳於腹内,斯此剑也。无论何人不能得此剑,即或得之亦断不能用。盖剑仙者,捷於猿猴、急於飞鸟,又或视之无形、听之无声,瞬息其间能飞行数千里外。故剑虽至轻且短,亦可击无不中。使俗人之剑,则用短不如用长、用轻不如用重。若至十余岁时,朝朝练之,而剑之斤两依次渐加,若能用数斤重剑,则不论何等兵器皆可开架腾挪,再加以身法之圆转,手足之捷便,当无不济矣。
还有这样练剑的?看到最后,剑南算是开了眼界,怎么看怎么像上世界里的负重训练。看来负重训练也不是没来由的,至少古代练剑之人有这种练法。
收拾起那本书,叫上阿宝,看来是时候出去了。也不知道三年过去,外面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到也有点期待……
(如果还凑合的话,就请收藏,推荐下了,呵呵~~~在这里谢谢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