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洞风云录》诗词赏析(二)


本站公告

    《古洞风云录》诗词赏析(二)

    黄思文 杜江波

    《古洞风云录》第一回“七匹龙骨情歌袅,小水漕边剑影赊”,篇头诗云:

    一剑天门两面开,双峰突上日边来。

    鸟鸣壑涧松涛远,云锁峰腰猿影徊。

    削壁樵夫攀桂殿,凌霄仙子下瑶台。

    繁花锦簇连天外,香满衣衫情满怀。

    这是一首移情入景诗,既把当前双巴岭双峰迭起,高耸入云的景致描写得一览无余,又把作者的思想融入其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其中包含着一段情缘,就是“香满衣衫情满怀。”

    诗人将自己的主观感情移入客观景物“情与景,虽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如诗者,妙含无垠。”情景交融,物皆为我所用,着我之色彩,赫赫然于纸上。那么,诗人的主观感情是什么?

    在这一回中,作者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即鬼生与慧圆。鬼生是阳明山的一个俗家弟子,慧圆是阳明山的一个小和尚,两人都是十七八岁,奉师父之命到新田来回家归宗。阳明山是湖南南部的一座名山。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是千古灵山佛地,有秀峰“七祖”和尚,这乃是佛家真传,所以,千百年来,阳明古刹倍受人景仰。阳明山距离新田近百华里。

    鬼生的祖籍乃新田,是当年混战中由秀峰禅师救出来的苦命儿,与慧圆在阳明山学道习武,十多年来,未曾出过山寺门,如今奉师命,由师弟慧圆陪同,回家归宗,恰如笼中鸟破笼而出,展翅天空,任意翱翔,那娱悦欢快之意,真是难于言表。

    他们在万顷瑶山羊肠曲径中,轻身健步,欢歌笑语,越过一山又一山,一山才下一山难,山高路险脚下踩,身轻如燕戏山冈。但觉天是那么高,地是那么广,山是那么美,欢悦之情全融化在四围景色之中,你看那双巴岭 ,涧壑松涛,枝头鸟语,峰腰白云,峭岭猴猿,削壁樵歌,再加上暖融融的春阳,鲜色夺目、香气扑鼻的各种野花,简直把两个年轻人从佛地引入了仙界。

    两天行程后,即到了新田境界的双巴岭,再有一天的路程即可到家了。这里又是另一番景象,但见双巴岭双峰并肩而立,陡削笔直,直上去霄。“一剑天门两面开,双峰直上日边来”的诗句,就是双巴岭的写照。这样的景致,恐怕只有画上才能见到,可是,在作者的笔下,竟然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鸟鸣壑涧松涛远,云锁峰腰猿影徊”。真是山雄浑、诗隽永,令人向往不已。过了双巴岭,就下七匹龙骨,七匹龙骨是七座山岭,一座叠着一座,每座高达三四里,最上一层接着双巴岭,有一片板栗林,第六层是杏林,接着是梅林等,这些都是当地瑶民有意营wWw.造的,也是为了适应山中特点而营造的,把整个山岭美化起来了,四季风光秀丽,山花烂熳,真是巧夺天工,“繁花似锦连天外”,确是一点也没有夸张!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没有这样完美无缺的景致,然而,在小说中塑造出来,真是令人向往!

    下了七匹龙骨,就是小水漕。小水漕是大瑶山与山外的进出口,也是瑶家人外出赶集来回的唯一休息地。“凌霄仙子下瑶台”的景况就出现在这里。

    在这里,作者精雕细刻出了一副“瑶妹戏笕槽”的绚丽图画,那倩丽的身景,甜美的歌喉,引人入胜的画面,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鬼生和慧圆正顺着山路追逐嬉戏而下的时候,突然一阵悠然而甜美的歌声从山脚传上来。这是少女唱的山歌,也是情歌,两人被这美妙的歌声怔住了。你听:“青青竹叶青青杉,杉山竹岭接云霞,阿哥阿妹成双对,好像绿叶配红花。”……多么动听!多么感人!莫不是山中真有“白骨精”?莫不是天上仙女下凡尘?莫不是瑶妹在寻找意中人?瑶家姑娘以对歌的形式寻找意中人,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习俗,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文化。投身于这样的境界中,怎不使人心旷神怡?

    于是,鬼生顺着声,加快了步伐,心里充满着憧憬,一种异样的感觉涌上心头,这种异样的感觉大概就是男女之恋的朦胧之情!等他到得小水漕时,果然见到了一位绝代佳人。然而,却正在与官兵格斗。这真是大煞风景!鬼生见这位瑶家姑娘天生丽质,而且有一身好武艺,怎么也不像是坏人,不禁从心底产生了爱慕之情,正如诗中所说的:“香满衣衫情满怀”,好一个“情满怀”,爱慕之情?倾慕之情?还是朦胧的爱恋之情,反正,此情乃是真情,不可言喻的真情,真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由于官兵人多势众,鬼生见姑娘处境十分危险,心想,这么多人来欺负一个弱女子,实在太不象话了,于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正义感油然而生,他只捡了几个松果就把官兵打得落花流水,吴三赖的两颗门牙都被打掉,可见鬼生的武功已高出官兵许多,再加上两记清脆的耳光,给官兵来了一个大大的下马威!吴三赖还算是识趣,灰溜溜地跑了,不然的话,肯定没有台阶可下。

    这位瑶家姑娘原来就是瑶王赵金龙的妹妹赵金凤,年方二八,情窦初开。她见鬼生一表人才,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帅小子,所以一见衷情。特别是鬼生的武功不凡,只在举手投足之间就解了她的围,心中更是仰慕,感恩戴德,这又是一个“情满怀”!诗词能写到如此境界,也是难能可贵了!

    再回过头来看这首诗所描写的自然景观,就不难理解其中的含义了。“一剑天门两面开”,这里用了wWw.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双巴岭的两座山峰,就像是用剑劈开的一样,双峰耸立,而且高峻入云,与日相接,因而说:“日边来”。那么,这险陡又到了什么程度呢?请看第二联:“鸟鸣壑涧松涛远,云锁峰腰猿影徊”。鸟只能鸣壑涧,不能上峰尖,云也只能锁峰腰,连猿都是在峰腰徘徊,可见岭之高峻。这一联,对仗工整,韵味深长,给人以想象的无限空间。接下来便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樵子若要登上此山,就像登上了月亮,想象着有无数的仙女翩翩起舞,前来迎接你到瑶池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原来这山之高峻,简直就是二座天梯,一与月宫对接,一与瑶池相连,多么有意思!多么引人入胜!你置身城这样的繁花锦簇,良辰美景之中,怎不“香满衣衫情满怀”呢?这就是这首诗的绝妙之处,自然平和,层层推进,语言朴实,比喻恰当,想象丰富,韵味十足。

    这首诗景中含意,事中瞰景,细密清淡,最后以一对青少年男女“情满怀”而结束,灵犀一点,回味无穷。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