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巧破下马威


本站公告

    王少华所在的367团是有名的《塔山英雄团》。在辽沈战役中,该团奉命在塔山阻击增援锦州之敌。以“人在阵地在”的英雄气概,击退了敌人数倍于我的海陆空的轮番进攻。为解放锦州和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了重大贡献,被授于了“塔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涌现出的战斗英雄和《毛泽东奖章》获得者闻名全军。和平解放北平,该团进城接防,担任警卫北京的任务,并接受了毛主席的检阅。紧接着挥师南下,解放河南、湖南和两广,所向披靡。八连是一支拖不跨、砸不乱的英雄连队。王少华为能成为这支英雄部队的一员而感到无尚光荣。

    当文化教员虽然不是他当兵的初衷,但得服从组织分配。尤其能为这支部队服务感到十分光彩。当时全军把提高部队文化水平作为中心任务。提出的口号是:“一手执笔,一手拿枪,提高文化,保卫国防。”更觉得当文教身负重任,工作艰巨而光荣。于是便下定决心,安下心来教战士文化,把工作做出成绩来。

    王少华的任务是接手扫盲班。

    当时扫盲是运用“祁建华速成识字法”。就是用汉语拼音识字。这本是他学过的教学方法,又经过梅表姐的帮助,发音准确,拼音熟练,正是他施展身手的机会。他满怀信心地向指导员保证,按时摘掉这30多位战士的文盲帽子。

    指导员告诉他,这个班原来的教员是湖南人,操一口湖南话,拼音不准,效果较差,现在已经拉下了教学进度。有些年纪较大的学员,学习信心不足,必须认真对待。他听了不以为然,说:“请领导放心,保证完成任务。”

    指导员带着他去上第一堂课,向学员们作了介绍,并要求大家遵守纪律,尊敬老师,专心学习。讲完后就离开了。

    王少华看了看在坐的战士,全是老兵,好多都胡子拉叉的。摆在面前的形势,是小教员教大学生。他估计自己在他们眼里是个毛孩子。能不能教好?已经从他们的眼神已经看出打着问号。

    不能怯场,要拿出勇气来。要用事实来打破他们的疑虑。

    他紧握着拳头,鼓起勇气地说:“从今天起,我和大家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啦?”他期待着一声整齐而宏亮的回答个“有”字,可他听到的那是参差不齐的,或者说是有气无力的一个“有”字。

    他感到十分地尴尬。他要扭转这被动局面,语气坚定地说:“看来有的同志信心不大,但我相信大家会按时摘掉文盲帽子。提高文化水平,不仅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我们个人生活、学习、生产、劳动的需要。我向大家保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耐心施教,为大家成为一个有文化的战士而呕心沥血。我相信,在我们‘塔山英雄团’的战士面前,学习文化中遇到的困难同样会迎刃而解!”

    他话刚落音,战士们就开起“小会”来了。有的在点头称是,有的在摇头晃脑。他已经查觉到这些老大哥们有些瞧不起小弟。他想还是打个招呼。便接着说:“论年龄,我只有16(岁),你们都是我的老大哥。但上课时,我是教员,大家是学员。学员要听教员的。只在摆正了关系,学习才能搞好。大家说是不是?”“是!”回答的声音比较大了些,又整齐多了。他的话是放大了胆子说的,有些作用。于是他觉得教学必须大胆一些。

    按照教学进度,教“月”部的一些生字。胸、脯、胳、肚、腿、肛……先教拼音,再联词。学员跟着教员念。教认“肛”字的时候,正念着“肛门的肛”,忽听有人举手报告,他一看,这不是连里有名的侦察员胡龙吗?此人一身武艺,善于捉“舌头”,可生活上却吊而郎当。王少华不_4460.htm敢怠慢,洗耳恭听。胡龙问:“什么是肛门?”他一时感到不好启齿,便解释道:“是拉屎的地方。”胡龙反映得快,立即反问道:“是侧所吗?”问得大家哄堂大笑。他被钻了空子,只好正经地说粗话:“是人身上的拉屎地方――屁股眼。”又是哄堂大笑。胡龙却没有笑,只是念着屁股眼…好象是在认真理解的样子。接着他又问:“那屁股的屁咋写?”王少华一边写一边说:“‘尸’字头下面一个‘比’字。好记吗?”“好记好记!”胡龙连声说。少华借题发挥道:“尸字头的字还很有几个。如屎、尿、尾、尼、居、屋、展……”大家学得很感兴趣。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又一人报告:“我们排长批评我不听教育,说我的态度是‘**不打鼻梁子’。请问教员有没有这两个字?”又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少华一看提问人是卜道松,外号人称“不倒翁”,对他既褒又贬。别看他才20多岁,可是当兵有5年了。打仗勇敢机智,枪法又准,可就是喜欢搜俘虏腰包,搞吃的玩的。本要立功的,却被冲销了,有时还背个处分。但到下一次打仗,这处分准会用功来冲销掉。他孤儿出身,大字不识不了几个。他本不爱学习,今天他提问是啥意思?

    这是句山东俗话。王少华记得在警卫营,刘教导员批评他不听劝告,仍旧和梅表姐来往时,就说他的态度是“**不打鼻梁子”。他理解这话是不理不采,麻木不仁的意思。但没有去琢磨是些什么字。可以肯定,“不倒翁”是有意发难,是想逗逗面前的小教员,给他来个下马威。

    王少华考虑了一会说:“我没有听说过这句俗话,你的排长说的,你问他去好啦。我的任务是把这本书上的字教大家认得。”他以为完事了,可这位仁兄扭起不放,他说:“你没听说过,我再说一遍。”他一字字地吐出来后,而后说:“我曾问过排长,他也不知道。反正是认字嘛,这些字我们又经常说,学会了没有坏处。”王少华有点气:“难道你经常挂在嘴上吗?”课堂一时笑声大作。

    “不倒翁”吃了亏,面红耳赤地站着也跟着笑。而后对大家说:“你们怎么打击别人的极积性?王教员如果也不会,就算了。”

    王少华想了想,不如趁机引导大家掌握汉字组合的学习方法,反正在坐的都有一个。于是,在黑扳上写了个“吊”字,还没落笔,“不倒翁”说:“你写的是个别字。”他反问道:“这个字你认识吗?”“吊起来的吊,吊而郎当的吊。”王少华说:“对!如果加上个尸字头,读去声呢!”这时回答的人不少soudu.org,大部分人说那就是第一个字――**”他继续开导说:“汉字的特点,基本上是由偏旁部首加上基础字而组成,这是我们识字的重要方法。”

    谁知“不倒翁”揪住不放,问后面是那三个字怎么写。他不加思索地写出“鼻梁子”。只听到笑声此起彼伏,议论纷纷。难道不是吗?“不倒翁”说:“怎么会是鼻子的鼻?不是鼻梁子,而是指女人的下身。”王少华大惊,这下上了他的圈套。那玩艺儿还有梁子?他莫名其妙。难道是北方土话?,这个丑话,教不教?他为难死了。好在全是男人,但不能直接教他。

    他想了个对策。在黑板上写了个“穴”字,对“不倒翁”说:“你如果把这个字认识了,就告诉你。”这个字本来学过,但他却搞忘了。胡龙抢着一认,提醒了他,他也跟着一认。王少华说:“这不能算,你能讲才算。”同时要大家不要告诉他。这下可把他难住了。王少华便严肃地批评道:“这个字刚学了没几天,怎么就搞忘了?听说你打仗很行,怎么学文化装熊。是脑袋有问题啊还是那股筋扭起了?。”“不倒翁”一听“筋扭起了”使他迅速联想起,扭了筋要扎针炙,找穴位。他迅速地回答说:“穴位的‘穴’,洞穴的穴。”王少华笑了说:“脑袋还好使嘛!那个字你根据中国字组成的规律,自己去想吧。”“不倒翁”推理说:“男女都一样,都是尸字头!”“对!对!对!”大家都随声附和了一会,课堂安静了。

    王少华又教了20多个生字以后,便宣布:“现在请大家复习30分钟,而后进行测验。看谁记得多,讲得好。”一会,课堂的拼音声、读书声,此起彼伏。他高兴地看到,学员们已经听从教导,服从指挥了。

    他把刚才学过的生字写在黑扳上,进行了抽测,成绩不错。“不倒翁”和胡龙在复习时思想特别集中,把生字都记得牢而又牢,做好了应付“报复”的准备。然而出乎意料,王教员却没有对他俩借测验报复,使其深为感动。在下课时找到王少华连声说着:“王教员,对不起!”王少华鼓励他们道:“打仗逞英雄,学文化是好汉!文武双全人人夸。”

    课后,他回顾了这堂课能取得效果,很重要一条是启发式教学,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运用成年人的联想能力强的特点,让学员掌握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讲解要生动,要直观,特别注意给学员留下的深刻的第一印象。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