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唐玉文
广西富川建县始于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是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分秦三郡为九WWW.soudu.org郡,折都庞岭南麓临贺银山地,始建富川县而以境内的富水名之,隶苍梧郡属交州。此前,汉中大夫陆贾为便于征讨骆越,自荆楚率三军挥戈南下,在秦潇贺古道的基础上扩修楚粤通衢,于富川的小水峡处当道设立谢沐关,将之作后援而与南越王赵佗的军队血战于贺州的铺门。为了战事的需要,他不但在关前的小水村建有兵营、兵库和粮站,并设立税役机关巡检司,负责征收但地的税银(粮)和安排劳役,司吏(司库)由守关的副将兼任,此后唐宋元明清等各朝各代,也依其建制习俗而一代代沿袭下来,使得现在仍有旧址可寻。
潇贺古道及楚粤通衢修通之前,富川只有一些“棉麻、谷黍、灰炭之利市”,“以物易物”“聚散匆匆”的简易集市,交易的货物十分粗陋缺乏,交易的范围、所课的税银也十分有限。古道、道衢修成之后,富川“集市兴盛”,“交易物者增多”,圩日“人头攒动”,“叫卖不绝”、“金银钱币易之”。据谢沐关遗存的两块刻于民国十九年(1930年)的修路碑中载:“此(指秦古道)是诚邃三湘,通西粤之要径。高车驷马之往来不知几许,山珍海错之经过何止千般”。“是以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能得其所欲”(见《史记?货值列传》)。从中原运往富川乃至岭南交易的货物有:“金、铁、田器、马、牛、羊(见《史记?南越列传》),从富川乃至岭南运往北方交易的有:“犀、象、玳瑁、珠玑、铜、银、果、布之类”(见《汉书?地理志》),富川“物茂人丰,市面繁华,税银得讫”(见清《富川县志》光绪版)。谢沐关由于是当时湘桂粤三省交通要道上的重要关卡,所以每年的税收相当可观。它不但供养了守关的兵将官吏,而且还要调拨一部分钱粮上交县、府乃至朝廷。
据《富川县志》清光绪版卷四、卷五记载,谢沐关小水巡检司在明、清时册记为寨下巡检司,标明它“在秀峰裁”,明代万历34年——44年任司吏的有福建蔡宗盛、黄大缙、广东人李罗、陈景;清代乾隆元年以来的有唐于瑾、毛谦、袁佩、瓯元吉等。袁佩字系玉,湖广人,曾任麦岭营分防小水汛头司把总,后升任广西平乐协军汛总部副爷,职十千夫长。后谢沐关(小水汛峡)战事吃紧,平乐知府便派他带兵驻守谢沐关,兼任寨下巡检司司吏。由于他带兵智勇,体恤民众,税役丰盈,曾受到上司的嘉奖和百姓的爱戴。他升任广东韶州(今韶关)知州,殉职于剿倭战事。小水(谢沐)民众为了褒奖、怀念他,特立碑、建庙祭祀、缅怀他。今年“七一”富川国税局在谢沐关过党组织生活,我和王国政先生曾在小水村的关帝庙中见过此碑,并将碑文略记。可惜近日重返,该碑已因其珍贵的历史、文物价值被人窃走,村中仅剩军帐、役井、巡检司、关帝庙的旧址了。
查《富川县志》清光绪版卷五得知,顺治十六年寨下巡检司“清出耕兵田税十五顷四十五亩零一厘,折收税银一千二百零九两七厘。”当时的税科细数为“官田税每亩征银九厘,折粮四升二合八勺。”该书卷九也言:“税赋之于国,其重要也。”由此可见,当时朝政对兵役、税赋wWw.的重视及关注。
国税重要,有史可查,谢木关的巡检司旧址,亦可证之。我们现在重读县志,留连于小水村寨下巡检司旧址,不但能领略潇贺古道对富川经济文化的影响,前人对戌兵、税赋的关注,而且它对我们研究古道文化、瑶乡税务史也提供了详实、珍贵的史料和史证。
——本文发表在《贺州日报》2005年9月9日第三版。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