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打坊之行


本站公告

    也是这年7月,老二叶树新从红枫中学高中毕业,并参加了当年的高考,但是,叶树新也和他大哥一样,并没有考上大学。倒是何敏,经过大半年的复习,考上了广西民族学院中文系,成为红枫中学有史以来第一个、也是当年唯一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

  与他大哥相比,叶树新的身体就显得单薄多了,高中毕业以后,因为家里正在起房子,他没有像他大哥一样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整整一个假期,他每天都在家里的建房工地上做工。

  老二没有考上大学,这在叶长生夫妇看来是十分自然的事,因为他们的心里从来没有让儿子考上大学的想法,但叶树开却深感失望。

  看着叶树新单薄的身体,叶树开很为二弟日后的生活担忧,就问他对将来有什么打算。叶树新当然知道大哥对自己的期望,对于没有考上大学,他自己也十分失望,但是何敏的成功又让他看到了一点希望。现在见大哥问起他有什么打算,就说:“大哥,我想去做一个民办老师。”

  民办老师的身份还是农民,行使教师的职责,就是没有工资可领,劳动报酬由自己任教的学生家长提供。民办老师大多数都在比较偏僻的村屯任教,学生家长提供的劳动报酬一般都不是钱款,而是粮食、食油和少量肉类。

  叶树开说:“做民办老师?那不得到偏僻的小村屯里去吗?又不是‘非农业’户口,也没有工资可领,还不如在家里做个农民呢。”

  叶树新说:“我可不想在家里做农民。去当民办老师,是想找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复习一年,明年再考一次大学。”

  叶树开听了眼睛一亮,说:“你真的有这个想法?心里是不是有点把握?”

  叶树新说:“也不是有什么把握,但是你想想看,何敏复习一年能够考上大学,我为什么不能试一试呢?”

  叶树开说:“那不一样。他的爸爸是老师,可以在家里辅导他,再说了,他还回去跟着你们复读了大半年呢。”

  叶树新说:“是啊,以我们家里的条件,当然不可能像何敏一样回到学校里复读。但是如果现在回家做了一个农民,那就很可能一辈子都呆在家里做农民了。要想考上大学,得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使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复习,这样可能还有一点机会。所以,当民办老师是最好的办法。民办老师虽然还是农业户口,但至少不必每天早出晚归忙于生产劳动,学校的环境也清静一些,给学生备课教书也是一种学习,同时也有时间看自己的书。我想,只要有时间看书,并能坚持下去,总会有成功的一天。”

  叶树开听得连连点头,说:“好,大哥很高兴你有这个志气,还有许多自己的想法。大哥支持你。但是,做民办老师可能要到十分偏僻的村屯去,在那种地方会很不方便的,而且一个学校可能就你一个老师,你一个人过得惯吗?”

  叶树新说:“那有什么,我又不是什么娇生惯养的人,难道还照顾不了自己?”

  叶树开问:“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去?”

  叶树新说:“过了年下个学期再说吧。现在我们家新房子的泥墙已经舂到了屋顶,眼看就要盖茅草了,家里有那么多事情要忙,我想等起好了房子,再向农管会提出申请,应该可以得到他们的同意。”

  叶树开沉思了一下,对弟弟说:“老二,我看你也不用再等到下学期了,现在就向他们提出申请,争取新学期开学前就能到学校去。家里的事情有爸爸妈妈和我呢。”

  叶树新担心地说:“爸爸妈妈能同意吗?现在家里正忙着呢。”

  叶树开笑着拍了拍弟弟的肩膀说:“就你这个身体,你以为爸爸妈妈还指望你这个劳动力吗?你就放心吧,家里有我呢,他们会同意的。”

  于是,叶树新向教育农管会递交了要求当一名民办老师的申请。由于他从小学到中学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又多次获得书法比赛的第一名,凭着这些良好的记录,他被吸收为一名民办教师,安排到本公社龙山大队的打坊屯小学教书。在得到农管会正式通知的当天,叶树开就带着弟弟去买了一个小锑锅,一个小炒锅,一把菜刀,几个饭碗等日用品,为去他去学校报到做准备。

  1978年9月初,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打坊屯的队长牵了一匹马来接新老师。这个队长三十出头,看起来是个十分豪爽的人,他见到叶树新的时候显得非常兴奋,高兴地握住叶树新的手不停地抖动,说:“我是打坊屯的队长,姓姚,叫我阿果好了。很高兴叶老师愿意到我们寨子教书。我和我们寨子里的孩子们早就盼着你能来了。”

  叶树新其实还只是一个孩子,他对握手这一礼节感到十分别扭,有点羞怯,但又不知怎么办好,只好任由自己的小手在阿果有力的大手里抖个不停。

  当天下午叶树开随了那个叫阿果的队长一起,用马驮了行旅,把叶树新送往打坊小学。

  事先,叶树新对要去的地方也做了一些了解,打坊屯是一个汉族群众聚居的小寨子,属于龙山大队,位于龙山村西北,离龙山村大约六个公里,按照往年的情况,打坊小学教学一到三年级的课程,只配一个老师。一路上,叶树新又向阿果队长对打坊屯的情况进一步的作了解:该屯有十八户人家,每学期大约有十三至十四个学生,因为没有老师愿意到打坊屯上课,去年一年都没有开学,寨子里的孩子不得不到六公里以外的龙山小学借读,来回十分辛苦,为此,阿果队长多次找到公社的学校农管会,要求派教师到打坊小学任教。正好,叶树新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又自愿申请做民办教师,对所要去的学校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公社学校农管会就把他安排到打坊小学任教了。

  从红枫村到龙山大队要经过一个大山坳,叶树新他们一行三人到了大山坳的时候,阿果说,再向西拐两个公里,就到打坊屯了。

  大山坳离红枫村约有二十余公里,这一天虽然是个多云天气,又是在山路上行走,一路上总有树荫遮掩,免却了遭受烈日曝晒,但是叶树新从来没有在一天里走过这么远的路,因此感到十分疲惫。叶树开兄弟俩都是第一次到打坊屯,虽然同在一个公社,但是他们以前甚至没有听人说起过有这么一个地方。从大山坳拐上岔路之后,他们先是经过一片杉树林,似乎走了很长时间,眼前看见一片没有树木、只长青草的宽阔坡地,有几头牛和几匹马在草地上悠转吃草,走过草坡之后,他们又转入一片原始森林。叶树开叶树新兄弟两个都觉得,从上了岔路,他们已经走了很长的时间,似乎远远不止两个公里了,但是眼前还是莽莽一片林海,一点也看不出附近有村屯的迹象。在茂密的树林里,天色有些阴暗,叶树开估计,这时已经是傍晚时分,看到弟弟疲惫不堪的样子,他招呼阿果队长坐下休息一会儿。

  他问阿果说:“队长,你不是说从岔路过来两个公里就到寨子的吗?怎么走了这么久,还没看见一个房屋的影子?到底还要走多久才到寨子啊?”

  阿果把马牵到一棵杨梅树下绑好了,回过头来笑着对他们说:“其实我们已经到了寨子旁边,只是树木太多太高,所以就没有看到寨子。我看小叶老师也走得累了,休息一下才进寨子也好。”

  叶树开和弟弟在一棵大树下坐下来休息,他对阿果说:“这种话我听多了,我可不太相信。你们汉族人赶山路的时候总是这么说:‘不远,不远,走上一个坡坡,翻过前面的坳坳,再走他几脚脚就到了。’其实呀,还不知道要走多久才能到达目的地呢。”

  阿果认真地说:“我说的可是真的,小叶老师头一次上我们寨子,我怎么好骗你们?寨子就在前面这个山沟里,你们没有注意到这一段道路的路面更平整一些吗?实际上,这里可以算是寨子的范围了。”

  叶树开和叶树新两兄弟这才注意到,这里的道路果然十分清晰,而且路面相当平整,显然有人经常走动。

  叶树新站起来张望了一下,狐疑地说:“前面是一个山沟吗?我怎么没看出来呀?倒像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阿果解释说:“那是一片树林子不错,但也是一个山沟,只是因为里面的树木都长得非常高大,站在稍远一点的地方看起来就像是一块不太平整的林地。从我们现在站的这个地方再往前走几步路就是下坡了,下了坡就是寨子。”

  叶树开说:“要是真的离得这么近,寨子里有人说话,在这里应该可以听得到的吧?怎么一点声音都没有呢?”

  阿果说:“因为林子太密了,如果不是大声叫喊,在这里很难听到寨子里有人说话的声音的。到了晚上可能会好一点,再远一些还能听到有人说话的声音。嗯,现在你们要是站在稍高一点的地方,可能会看见他们烧火煮饭的炊烟了。”

  似乎是为阿果的话作注解,他的话音刚落,从密林深处就传来了有人说话的声音。叶树开和叶树新两兄弟对视了一下,不由得笑了。

  叶树开说:“没想到你们屯还保持了这么好的原始森林。哎,58年大办钢铁的时候不是到处都砍树炼钢炼铁的吗?我们村周围山上的树木就是那个时候给砍光的。难道你们这里没有参加大办钢铁?”

  阿果说:“怎么没有参加?我们这里树也没少砍呀。刚才我们走过来看见的那片杉树林还有那片草地,原来都是一大片森林,就是在那个时候给砍光的。另外还有一片更大的,在山那面都砍没了。最近几年我们又开始恢复造林,已经种了有一千多亩,那片杉树林就是最先种下的,成活率很高。我们还计划在这一两年之内,把山那边再种上一千多亩。”

  “为什么不把刚才那片草坡地也种上杉木呢?”叶树开问道。

  阿果摇着头说:“实际上,我们最早是在那里种的,因为那里是进入寨子的必经之路,离寨子也很近。但是,那里的气候条件不够好,树苗种上去基本上都活不成,我们只好到山的另一面去种了,那边的气候要好得多。草坡的那一面就留着做牧草场,寨子里的马、牛、羊都赶到那里放牧。”

  叶树新说:“这也太奇怪了吧?都是同一座山,这一面山坡和另外一面山坡的气候怎么会不同呢?”

  阿果说:“这个我也说不好。但是事实就是这样,我们这里经常有这种情况,山的那一面是晴朗的天气,翻过山的这一面就是阴雨连绵了。今天我们算是来得巧,没有下雨。要是遇上阴天,你们就可以感受这座山两面的明显区别了:同一座山,草坡那一面是干的,翻过我们刚刚走过有那道山梁,这边却是云雾缭绕、淫雨霏霏,就这么近,差那么十来米的距离,竟然有一两度的温差,你们说怪不怪?”

  叶树开说:“这也没有什么难理解的,你们这里海拔高,寨子这边树木多,湿气重,雨水自然多一些,山的那一面湿气小,当然更干燥一些。我看这样挺好的,你们寨子有原始森林,有人工造林,还有牧草场,风水一定不错。要是还有一片竹林,那就更好了。”

  阿果“咦”了一声说:“你懂得风水?还能捏会算?还真让你给说中了,我们在学校的操场下面种有竹子,现在已经长成一片小竹林了。”

  看到阿果队长惊奇的模样,叶树开感到好笑,赶紧声明说:“我可不懂得什么地理风水,只是说着玩玩于而已,你千万不要当真。”

  阿果“嘿嘿”的笑了一下,半信半疑,对叶家兄弟更加尊重。

  他们休息了一会儿就又走了。就像阿果队长说的那样,在林地里向前走了大约一百米的距离,他们就来到了寨子里,寨子周围的树木特别高大,有的大得几个人都合抱不过来,树根在半山腰,却长得差不多与山梁上的树木一样高,难怪从远处看起来不像一个山沟。

  寨子里的人听说新老师来了,都十分高兴,大人们站在各自的家门口向这一行三人热情地打招呼,小孩子们更加兴奋,一帮人拥在道边看热闹,有的还跟着他们三人走到了队长家门口。

  叶树新他们刚刚坐下来,就有人到阿果队长家里请他们去吃饭了。阿果队长坚决不许,他说:“老师是我去接来的,难道还能让他到你们家吃饭?今天他就在我家里吃了。叶教师是来教我们寨的孩子读书识字的,你们以后多多请他吃饭,他就长期在这里住下了,到那时有的是机会。”

  有人问道:“要是叶老师在我们寨子的时间不长,我们不是没有机会了吗?”

  叶树新赶紧说:“不会的,不会的。”

  阿果队长看了看叶树新,笑着说:“要是叶老师在我们寨子呆的时间不长,那你们就不用请他吃饭了。”

  大家都善意地笑了起来。叶树新红着脸不知说什么好。

  阿果队长看到叶树新有些尴尬赶紧对他说:“叶老师,请你不要见怪,我们也是开个玩笑而已。”

  接着他又对那些前来请老师去吃饭的人说:“你们不用再争了,都回去吧,叶老师今天晚上就在我家吃饭了。老师呢,我已经给请来了,我们村里条件差,但我们要从心里好好对待老师,不论大人小孩都得尊敬老师。你们回去的时候分头向大家都说一下,明天早上各家各户都要来一个人到学校去,把老师的宿舍和教室好好整理整理,明后天就开学上课,好让孩子们能够尽快上学读书。”

  把那些人都打发走了,阿果队长先带着叶树新两兄弟去学校看了看――学校就在阿果家下面的一个平地,是寨子里地势最低的地方,整个学校就一大一小连在一起的两间茅草房,大的房子是教室,小的那间就是老师住宿和备课的地方;旁边在一块平地,是学生们下课后进行文体活动的操场;操场下面种了一片柏竹。校舍是去年新盖的,但是一天也没有用过,因为没有老师,已经有一年多不上课了。不时,也有孩子到操场上来玩耍,但是从不没有人进入过校舍,所以校舍里除了灰尘,其他的一切还算整洁。寨子里的房子布局十分零乱,各家各户的朝向也不尽相同,东一间,西一间杂乱地分面在学校周围的半山腰上。

  山里的黑夜来得快,尽管打坊屯海拔比龙山村还要高一些,但是由于寨子周围全都是茂密的树林,树木又都非常高大,太阳刚一落山,天色就暗下来了。阿果队长带着这两兄弟走了一圈回来,吃饭的时候,天色已经完全黑了。

  这时才是农历的八月初,换了在红枫村,晚上仍然热得难耐,但是在打坊屯,因为地势高,而且是在山林里,夜幕降临之后,气温就骤然下降。叶树开叶树新两兄弟身着单衣,尽管刚刚吃了热汤饭菜,仍然感到了阵阵寒意。

  晚饭过后,又有人到阿果队长家里看望新老师,大家闲聊了一下就回去了。阿果把叶家兄弟安排在自己家里的客房睡觉。因为是月初,没有月光,又是多云天气,而且还是在树林子里,寨子里到处黑乎乎的,没有一丝亮光,黑暗里不时传来夜鸟惊叫和断断续续的犬吠声,更增加了黑夜的山寨那种深沉而静幽的神秘氛围。

  尽管走了一天的山路,身体十分疲劳,但无论是哥哥叶树开还是弟弟叶树新都久久不能入睡。对于叶树新来说,他有一点兴奋,又有一些迷茫,虽然在他心里有一个既定的目标,即考大学,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得不面对一种全新的生活,他无法预知未来自己会遭遇到什么,生活是否像他自己所期望的那样平静而充实,使他能够顺利地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对于哥哥叶树开来说,一方面,他在为弟弟的生活担心,弟弟毕竟才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而叶树开自己十七岁高中毕业的时候,他倒不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却常常以成年人自居,但是现在,他仍然把弟弟看成是一个孩子,这也许是一般作为长子的人特有的一种心理吧――除了参加高考失败,叶树新从来没有受到过什么挫折,现在却要远离家乡亲人,独立生活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周围是生活习惯和民族风俗与壮族完全不同的汉族群众,他能应付这些忽然的改变吗?另一方面,他仍然对弟弟寄予厚望,希望在这样的环境里,弟弟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付诸行动并有所收获,最终实现即定的目标――考上大学。这对他来说才是最大的安慰。

  叶树开对打坊屯的印象不错,所以对弟弟一个人留在这里也放心不少,再说老二主意已定,别人就是为他担心也没有用。第二天早上,他和阿果队长他们一起帮着叶树新整理好住处之后就回家了。叶树新则留在打坊屯,就这样开始了他的乡村民办教师生活。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