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水与滋水桥


本站公告

    滋水是《白鹿原》中经常提到的一条河流,不过,滋水是这条河古时曾有过的名称,现在早已经不叫滋水而称为灞河了。

    早在春秋以前,灞河名曰滋水。春秋时秦穆公称霸西戎,继而又欲图霸中原,为显耀其武功,故更滋水为霸水。《水经注》:“霸者,水上地名也,古曰滋水矣;秦穆公霸世更名滋水为霸水,以显其功”;唐书《地理志》曰:“关内大川曰灞水”。可见灞水又是从霸水演绎而来的。

    灞河发源于秦岭之巅的蓝田、渭南、华县交界处的箭峪岭九道沟。流经灞源乡折而西行,至蓝田县城时突然大回转而向西北折去,经新街出蓝田境;又至灞桥以下4公里汇浐河,再正北流入渭河,是渭河的一级支流;全长107公里,流域面积2563平方公里,在蓝田境内全长70公里,流域面积1900多平方公里.

    灞河之形成远朔上新世骊山断块的隆起和秦岭的抬升。灞河出自秦岭,落差较大,故上游山谷巨石横卧,山水奇特;中游河谷卵石沙砾相间,是取之不尽的优质建筑材料;下游河谷多为泥沙淤积,用于捞沙建场,蓄塘养鱼,植苇种稻。灞河河谷阔狭不等,最狭者1公里许,最阔处达10公里以上,是蓝田最富庶的稻米之川。

    灞河在蓝田境内的一级支流有6条,二级支流6条,4公里以上的小河流114条。直接入灞河的主要河流有倒沟峪水,清峪水、流峪水、蓝桥河、辋川河等。

    倒沟峪水:倒沟峪水是灞河的正源头。始于灞源乡九道沟,经灞龙庙西流汇大、小南石门及黑石河,胡家沟、南沟、葫芦岔、两岔河等水至九间房大寨村汇流峪河;

    流峪水:又名刘谷水,发源于张坪乡东沟。西流汇庙沟、韩家沟、元家沟、魏家沟、麻钱沟诸水,又转而北流,再汇南沟、磨扇沟、鹅项沟、铜家沟、石沟峪水等至九间房乡与倒沟峪水相汇,再西流而汇清峪水;

    蓝桥河:一名清河,又名蓝水。系灞河中段的一大支流。发源于蓝田与商县交界的迷魂阵山东麓,北流汇南沟、店子沟水至牧护关。再西流汇冰水沟、北沟、南界牌沟、包家沟、榆村沟、扇车沟、鸭峪、窄峪、龙洞沟至蓝桥。再经蓝桥北汇白石河、斜谷诸水过悟真谷至河湾口,再汇东沟、白马河诸水入灞河。蓝关古栈道和“蓝水远从前千涧落”的诗句即指此峪。

    清峪水:又名倾峪水。《长安志》有“倾峪水自秦岭出,南流入灞”的记载。清峪水源于灞源乡四道沟,西流汇赤脚河、岱北岔、台子后沟、北峪诸水至清峪,又南流汇小清峪、黄沟、同峪、曲子河水至南玉山村旁汇入倒沟峪;

    辋川河:一名辋水,又名渥水。《雍大记》载:“渥水即辋谷水,流至辋谷如……

车网环凑”。《长安志》云:“辋谷水出南山辋谷,北流入灞水”。辋川河发源于葛牌乡东沟南,至两河桥与红门寺、玉川诸水相汇后始称辋川河。辋水从两河桥起西北流,汇地瓮沟、石板沟、诸家沟、突沟、西杆沟,大、小苜蓿沟、陈家沟、鸦获崖沟、郭岭、黄沟、桃峪沟、王村沟、营上诸水至县城西南汇入灞河。辋峪是唐代著名风景区,骚人名士常在此泛舟会友,至今仍有王维《辋川图》二十景遗迹及王维手植银杏树一棵,著名的辋川溶洞即在辋峪。

    灞河不仅是蓝田境内的第一大河,也是营造气象万千的关中平原,而被号称“八水绕长安”的历史名河之一;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蓝田猿人”的母亲河。从古到今,她一直在敞开其宽阔的胸怀,无私哺育着她一代又一代的子孙,也演绎着许许多多重大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历来被史家认为不过百多公里的小河却能在全国载入册籍、久负盛名的缘故了。

    灞河也是《蓝田八景》之一的“灞水环青”之景。灞河在流经蓝田县城东面时,突然绕城大半圈向北流去,在城西形成一带秀丽的环形景观。在这里灞河像一轮弯月,又像一条银带映衬于沙滨绿柳之中。明代诗人任文献作《灞水环青》诗云:秦川分出古滋河,络石穿云漱涧阿。一日澄清宗海去,半湾环碧绕城过。田野到处流膏乳,垂柳春来映绿罗。一夜雨添三尺涨,神鱼鼓鬣化龙多。”古时曾于此处设摆渡,是一个繁华的码头。南来北往的人群汇集于此,进县城、上鹿原、入南山、一派热闹景象。现在蓝田境内的灞河面上,早已由许多钢筋水泥大桥取而代之。蓝田境内的灞河古渡遗址有两座,城西有三处临时古便桥桥基,而《白鹿原》中所说的“滋水桥”,则是指灞河下游,蓝田境外的另外一座古老的历史名桥了。

    《白鹿原》中有红三十六军南下到滋水桥头等待接应的情节,这里所说的“滋水桥”就是位于西安市东北30里的灞河大桥。灞河大桥在西安市灞桥区境内,灞桥区因有灞桥而得名。灞桥之在历史上享有盛名,不仅因为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巨型桥梁之一,更因为它在古代交通上所处的特殊地位和历史作用。灞桥在古代曾是秦、汉、隋、唐诸王朝通往东、南大半个中国的咽喉,是汇潼关道、蒲津道、蓝田道于一口的重要枢纽。古时曾在桥头设驿、亭供行人歇脚和出入京城的检查,灞桥镇即由此形成。对万千游子来说,出了灞桥便是最后离开京城,意味着从此将踏上前途未卜的漂泊之路;而进入灞桥,则既有一种沐浴皇泽、腾达荣耀的憧憬,又有祸福难测的忧虑。因此过往行人无不在此留恋惆怅,黯然情伤。古时亲友送……

别,大都以送至灞桥为止,并多在桥头折柳相送,以取“柳”与“留”之谐音表示不舍之情,故而又把灞桥称为“销魂桥”。唐扬巨源《送客诗》中有“杨柳含烟灞上春,每年攀折为行人”之句,象这样的离别诗赋,留在灞桥的何止千首万首!

    灞桥地处灞河下游的开阔地带,这里风景秀丽,碧水蓝天。灞桥的桥头两岸遍植垂柳,拂迎行人。每年冬季,苍柳遍着银装,极为好看,暮春之时,风吹柳絮,漫天飞舞,宛如雪花,《关中八景》中的”灞柳风雪”便是灞桥这种风光的写照。

    灞桥的历史可远朔至西汉初,两千多年来,灞桥屡毁屡建,现存的古桥为清道光年间所建,共67孔,400多米长,桥面净宽6米。上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又分别对灞桥进行了两次改建和加固。在古往今来的沧桑岁月中,灞桥有辉煌时期,也有凄凉境遇,但它却始终在默默地承受着历史赋予它的重任,一直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正因为此,灞桥也永远成为人们难以忘却的、在中国历史上抹不掉的亮点。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