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回 金蝉脱壳师爷身[上]


本站公告

    第十四回金蝉脱壳师爷身

  文/带你走阳光

  恨聪○1不似呢喃燕,东西南北。

  东西南北,来秋往紧相随。

  恨聪却是呢喃燕,草动风吹。

  草动风吹,大限来临各自飞。

  这首词,名叫《采桑子呢喃燕》,描述了师爷马瑞科在跟随知府郭有德同赵巡抚的矛盾斗争中,表现出来的“进退维谷”的复杂的心情。造成这种境地,恐怕和朝廷的吏治不无关联吧?“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2在《贺新郎&8226;老大哪堪说》中向朝廷发出愤怒的责问:神州大地,究竟还要分裂多久?山河破碎待人收拾,却还在蹂躏人才,毫不顾惜;白白地收买千里马的尸骨又有什么用处!

  闲言少叙,言归正传。却说青州知府郭有德因得罪上司赵大人而被罢“调省”。在危难之际,马师爷敦促郭知府速去京师打点之后,既为青州府衙的公务补漏堵缺以绝后患,又把郭知府的内眷外戚送到了安全的去处。大事小情处置停当,马师爷突然想到了为自己的安全而后怕:刘知府的到任之日便是我马瑞科的命绝之时!

  马师爷的担心不无道理。一年前,你马瑞科不仅问斩了人家刘知府的“桃园三结义”的拜把子兄弟吴三强,还把他的知县贬为主簿;非但如此,还使人暗杀几乎要了人家的命。这种仇恨难道不是不共戴天麽?马瑞科想到紧要处,倒吓出了一身冷汗:三十六策走为上!

  马师爷来不及多想,只带了些银两,经寿光走益羊直奔羊角沟码头而来。超近路行走了一天一,来到羊角沟码头的时候已是卯牌时分。轻烟似的晨雾还笼罩在渤海湾的海面上,远远地眺望,穿梭似的小帆船,显得很模糊;只有一点一点的黑影子在慢慢地移动。脚下翻滚的浪撞击着岸边的礁石,哗啦啦的响声恰似一曲哀怨缠绵的歌……

  风起潮涨。一只小船摇摇晃晃靠近了岸边。“公子何来何往?”船夫问道。

  “何来并不重要;何往也不重要;随意如何?”马瑞科心不在焉地回话道。

  “东去蓬莱湾北走旅顺口,公子是东走还是北行?”船夫疑惑道。

  是啊,到底要去那里连他马瑞科自己也不知道。此时,他首先想到了去保定同玉儿会合;转念一想又似乎不妥,去京师帮助郭大人办大事情比较重要……马瑞科正在迟疑不决,又忽然想到了即将上任的刘知府。想想看,刘知府到任一定不会放过自己和郭大人,一定会使人到处抓捕。到时候,不仅坏了郭大人的大事,而且连命也难以保全。怎么办?忽然,有一个大胆的缓兵之计谋在马瑞科的心里逐渐清晰起来……对,返回青州府衙,拖住刘知府,为郭大人赢得更充裕的时间,冒死迎接这一严峻的挑战。

  正是:

  顾大局巧施缓兵之计,讲忠义为情舍命救主。

  马师爷回到青州府衙,把府库仅存的黄金八千两、白银六万两全数提出,自留两万两纹银应急,余数金银则使两个心腹快马加鞭送至京师,以备郭大人在京打点人事之用。闲暇时间,做些赈灾济民的公事;同时,又另为郭大人作《采桑子忠义》词一首:

  因为不见君流泪,笑傲场。

  笑傲场,清正廉明做忠良。

  因为却见君流泪,侠骨柔肠。

  侠骨柔肠,儿私情怎相忘?

  忽一日,典吏来报:“知府刘大人携家眷已然来到了青州城外。”马瑞科不敢耽搁,急忙引领众典吏出城列队迎接并行大礼。道:“知府大人远从兖州而来,一路旅途劳顿,瑞科设宴为刘大人接风,还望大人赏光则个!”

  “多谢,多谢!”刘知府抱拳回礼,道:“本府初来咋到不解风情,还望师爷不吝赐教!”

  “不敢当,不敢当!”马师爷讨好道:“刘大人若不嫌弃吩咐一声,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在下理当皆效犬马之力,万死不辞!”

  不一时,刘知府的家眷安顿已毕。家具装饰器物一应俱全,都是马师爷精心选择置办的所谓十六品○3象。用料规范庄重,有酸枝木、紫檀木、梨木;造型简练朴实,线形顺畅大气,牙板雕饰疏密有致。

  马师爷陪同刘知府观览内衙。行间,马师爷道:“此等设计纰漏在所难免,刘大人若有不相意之处,在下即刻分处不迟。这是银票万两赠与大人家用。”

  “先生心意本府心领。”刘大人大喜,道:“然而先生所赠纹银,本府实难接受。”

  “在下一点诚意,万望不拒。”马师爷遂把银票强塞进刘知府的袖筒里。刘知府半推半就,心里想:不要白不要,暂且留你一条命为我做事,待到青州地理人文各方面都熟络以后再杀你不迟。因道:“却之不恭受之有愧,本府暂且为先生保管,将来必定如数奉还。”

  “好说,好说。”马师爷心想,哪里有不见钱眼开的,何况我马瑞科暂时还有利用的价值?不过,这个让人利用的价值,有效时间不多,要尽量往后拖延,把这种价值发挥到极致。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