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爱卿有何见解?”
申时行看到皇上今日要如此大动干戈,心中只觉得有些不妥,在心中打了打腹稿,接着说道:“皇上,农业毕竟是国家之本啊,皇上方才刚刚说过,怎么反而又鼓励农户从工从商呢?朝廷以往征收丁税、限制户籍,都是为了固农固田,如果全部取消,到时候百姓都从事副业,不再从事农桑,那该如何是好?”
“申爱卿此言差矣,没有农桑,何来副业?”
“皇上,既然副业也出自农桑,那就更应该以农为本,我们若要治理好农业,就应该主要从农业着手才是啊。”
万历一怔,隐隐约约有种被套话的感觉,不过仔细一想,申时行也只是委婉地表达了对放宽户籍的担忧而已。他说的没错,虽然大明早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毕竟在根本上还是个农业社会,老百姓对土地的看重,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得了的。想要让农民们、特别是内陆各省的农民们放弃土地,去从事工商,只怕会收效甚微,此事不宜操之过急,看来还是应该主要从农业本身入手。
“诸位爱卿,若从农业入手,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大部分农民地少粮少的局面呢?”万历想到,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还是涉及到了土地兼并,自己这么问,群臣们必定束手无策,等再过些日子,自己办好了那件事,群臣看到除此之外别无它法,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推行了……
不料王锡爵这时站了出来,说道:“皇上,臣有一法启奏。”
万历心中微惊,连王锡爵都出来了?他饶有兴致地看着王锡爵,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
“皇上,刚才张尚书提到放宽户籍,又听到皇上问要如何扶助贫农,微臣突然想到一个方法,既然皇上已经同意了放宽户籍,我们大可以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只要有地可种,去哪都可以,百姓们到了哪儿定居,哪儿就是我大明的领土,想当年太祖皇帝垦屯九边,也是如此。”
万历闻言大喜,心想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整天呆在宫中,满脑子只想着怎么应付国内的灾年,然懂得可以走出国门!关内遭灾,关外如何,国内遭灾,国外如何?
万历心念急转,心中已经有了一套计划,但还是觉得应该让王锡爵来说比较好,于是问道:“王爱卿,依你看,哪里适合垦荒,具体又应该如何鼓励百姓?”
王锡爵见到皇上喜溢于言表,自己也很欣然,说道:“垦荒之地,主要还是辽东和两广、云南地区,辽东有真、云南广西有苗族,自古就是地广人稀,田亩更为稀少,但嘉靖四十年,微臣拜访故友,曾经去过云南,当地盛产双熟稻,甚至还有三熟稻,足见气候宜人,可以大力发展农业。
至于如何鼓励百姓,微臣认为,既然已经放宽户籍,这时只要再许诺于百姓,减免新地赋税,着当地府妥善安置即可,百姓最为看重的便是土地,只要有地可种,想要他们移民并不困难。”
“王爱卿所言极是,不过爱卿还说漏了一个地方,福建以东之屿,历来可是叫做东番?”
申时行疑道:“皇上,那东番是蛮荒之地,又在海外,皇上莫不是要移民于上?”
“申爱卿去过东番么?”万历笑道。
申时行有些尴尬,说道:“微臣不曾去过。”
“既然没有去过,又怎知它只是一个蛮荒之地?东番虽然只是一海岛,但面积并不小,几乎有福建一半大,而且四季如,物产丰富,如何不能住人?实际上自这几年开海以来,福建漳、泉两府已有居民前往经商,与当地山民相处融洽,如今若是移民过去,鼓励农耕,相信不久之后,东番可以成为我大明的一部份。这是功在千秋之事,不可不为。”
东番显然就是台湾,万历知道,不管是从农业、政治、军事各个方面,台湾都是必须去经营的。想想现代,两岸人民一衣带水、血脉相连,却要被一条狭长的海峡隔开,从此天各一方几十年……万历早就查过这个时期关于台湾的资料,无奈明人对台湾知道的太少,甚至还曾经把台湾误做琉球国的附属,称其为小琉球,直到嘉靖年间才大约知道了情况,改名为东番,但带了这个“番”字,显然还是有些轻视彩。
现在的台湾岛上,生活着少量的土著山民,已经和福建海商有所往来,除此之外,台湾沿海还有一些海盗、倭寇盘踞,虽然他们慑于大明江南水师威势,不敢进犯闽浙,但仍然不时侵扰海上商船。
台湾是海上门户,万历早有收纳的想法,以前只想着开海,鼓励商人前往,殊不知只有农民过去了,才算是真正的落地生根,要想移民过去,现在正是最好的时机。
“传朕旨意,全国各省百姓,自己垦荒者,免三年田赋,两广、云南、辽东等地,凡新垦田亩,免除五年田赋。至于东番,此名过于夷化,不利于百姓认同,朕听闻东番沿海有‘台员’、‘大湾’二地,可以取其首尾各一字,命名为台湾,即日起设台湾布政使司,凡我大明子民上岛垦荒定具,免除十年田赋,三年商税。”
“十年?”殿下群臣一片纷然,户部尚书王国光奏道:“皇上,我朝田赋从未免过十年之多啊,何况是一个海外荒岛?”
“正因为它是一个海岛,朕才要免上十年,诸位爱卿就算不知其物产,也应该记得嘉靖年间的东南倭寇吧?如果大明能在台湾布防,海寇从何而来?”
群臣们一起噤了声,当年倭寇侵扰东南沿海多年,卫所兵不能相抗,朝廷束手无策,如果不是后来戚家军所向披靡、驱除倭寇,恐怕现在闽浙百姓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前朝之痛,大臣们深知其中利害,不再多眩
“刚才说到要免台湾商税,诸位爱卿,不知重开税课司一事,现在商议得如何了?”万历说完,有意看向张四维。张四维心中恍然,前日里自己与王世贞等人反对开税课司,此议分明已经被驳回,现在皇上只说“商议得如何”,显然是要重议。
张四维见到皇上看着自己,他信步走出,说道:“皇上既然要变革土地,又要免新地赋税,来年田赋必定有所浮动,为了朝政稳定,微臣以为,重开税课司,可以保证商税收入,可以取江南之富庶,补西北之贫瘠,此是利国利民之举,应该加以实行。”
王国光等人心中暗自嘀咕,怎么张尚书几天前还力阻此议,现在又变了想法了?张四维是山西人,群臣还只以为他是真的是因为要“取江南富庶,补西北贫瘠”,才会变了初衷,不少江南籍大臣都有些不平,想要出言反对,但这时王世贞等人已经不在朝中,朱衡、张瀚等人都视若罔闻,他们没有了出头之人,又生怕自己声望不够、势单力薄,只好作罢。
万历见没有人出来反对,心中十分高兴,欣慰地看了张四维一眼,说道:“张爱卿所言有理,既然如此,即日起全国开设税课司,每府皆置,其中南直隶、浙江二省,还应该按县置税课局。新设的税课司、局,全部直接隶属于本省布政司,不受当地府衙、县衙管辖,专门负责征收商税,税额多少列入考成,不得有误。张爱卿,你是吏部尚书,这事就全权交给你去办。”
“申爱卿,你是内阁大学士,今日所议诸事,你一一制定细则,忻票拟后呈上来,不得遗漏。”
“微臣遵旨。”申时行应道。
万历点了点头,今天是政变方平后的第一次早朝,跟自己意料中的一样,反对的声音少了很多,特别是张四维和王锡爵两人,他们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新政,有些连自己都没有想到过。万历看着他们两个,心中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于是说道:
“时候不早了,诸位爱卿如果无事要奏,就此退朝吧。”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