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的人生(二)


本站公告

    金圣叹是熟读经书的人,但他对经书的价值并不像统治者捧的那样高。经书本是于世很有用的东西,但经太多书生的唾沫和统治者的绑架,经书让后人读着,真是如嚼石灰,苦不堪言。金圣叹尊崇民间文学,他将不入正统文人法眼的通俗读本《水浒传》、《西厢记》大举抬高,与文史经典《史记》、《离骚》、《杜诗》、《庄子》并列为六大"才子书",详加评点刊行,一时洛阳纸贵。道学家视《西厢记》为淫书,金圣叹称《西厢记》为天下妙文。

    金圣叹幸而生在人杰地灵、富甲一方的“天堂”苏州,富裕的苏州社会有深厚的“养士”传统,百姓文化程度较高且思想开放,金圣叹不必泯灭自我,去挤那条科举做官的独木桥,靠出书,做清客,当名士,就能维持不错的生活水准,并赢得士林的尊重。

    当时社会盛行讲学的风气,金圣叹正是一位备受欢迎的讲者,时人描述他“升座开讲,发声宏亮,顾盼伟然”,他不仅旁征博引,经史子集官稗野史信手拈来,且于儒道soudu.org释经典自由进出,“议论皆前人所未发”,座下僧俗听众为之“顶礼膜拜,叹未曾有”。

    金圣叹评书是呕心沥血的。他熟读原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投放在书中的人物身上,他的评书,实际上是第二次的艺术创作。金圣叹在研究戏剧和小说的创作的理论方面成果颇丰,总结出小说的多种创作手法。他非常注重小说的细节描写和真实性,称赞《水浒传》“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这一节中,“挑担汉子假装不肯卖酒”致使杨志深信酒里无毒是精彩之笔,此细节最能表现出吴用的智慧。

    民间文学展示着这个世界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人物性格各具特征,风情万种,不同的讲书者对同一作品会咂出不同的味儿,这种魅力是经书所不具备的。金圣叹游身其中,乐此不疲。

    顺治年间,有一位被皇帝金殿召对的和尚传出消息:当今皇上在谈话中提到了苏州的金圣叹,说他所批的《西厢》、《水浒》“议论尽有遐思,未免太生穿凿,想是才高而僻者”。此话传到金圣叹耳中,他不禁感而泪下,怦然心动,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挥笔写道:

    半夜虚传见贾生,同时谁会见长卿。

    卧龙只合躬耕死,老骥何由仰枥鸣。

    岁晚须毛浑短尽,春朝志气忽峥嵘。

    何人窗下无佳作,几个曾经御笔评!”

    这一回金圣叹真的很高兴了。是啊,世上有那么多的读书人,又有几个人的作品得到皇上的御批呢?皇帝说他的才高,只是性格孤傲,他怎能不激动呢?

    金圣叹是用全身心拥抱了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化,皇帝对他的褒奖,就是对汉文化的认同和赞赏,他是为民族为国家而高兴的。

    _4460.htm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