矣”(西子即西施美称),题意要求以越国的西施出使吴国的史实,给予评说。金圣叹把功名视若草芥,他面
对试题,援笔书曰:“开东城,西子不来;开南城,西子不来,开北城,西子不来!开西城,则西子来矣!
西子来矣(西门的人来了)。”主考见他把功名视若儿戏,即在卷上批道:“秀才去矣!秀才去矣!”于
是,金圣叹名落孙山。
金圣叹那个时代就对应试的“八股文”鄙弃到这个程度,实在令我佩服。考试要是考出人的真才学,金圣叹也不会嗤之以鼻。
我不知道为什么中国人对“八股文”有这么大的兴趣。我所在的地方,年年中考,出的题都是“八股文”,什么“谈理想,谈人生,谈意志,谈理解,谈宽容”等等,按照一定的框架和程序写完。年年如此,十年不变。许多地方高考也是这样。有一年北京大学竟然出了作文题“贪官检讨”让学生写,出题者的正义感固然精神可嘉,但想到才高泰斗的北京大学的教授带领他的学子们高举拳头,声讨贪官的情景,我不禁要笑,总让人想到全民抓生产,全民“抓老鼠”的那个时代。“贪官检讨”这题目表面上一身正气,实际是往“八股文”的脸上抹上“先进思想”的金水,而八股文的性质还是不变。
<_4460.htmbr/> “跨过了这道坎”,这是前两年的高考作文题,我看了真是高兴得不得了,这才是叫活人写的东西。
“八股文”,教者无聊,学者无味。金圣叹率先唾弃之。
金圣叹的舅舅钱谦益是明朝的大重臣,南明亡后,他推辞说水太凉不愿意投水自尽,投靠了清朝,当了礼部尚书。有一年钱谦益生日,在母亲的催促下金圣汉亦前往拜贺。众大臣起哄,要金才子给舅舅写一副对联,金才子没有推诿,大笔一挥,写下了刮骨之骂:一个文官小白脸,三朝元老大奸臣。
钱谦益侍奉清后,心灵多受羞辱,但他很看得开,一直活到八十多岁。
钱谦益有一衣服设有两个领,一个大,一个小,大的藏在里面。他对人说:“大领表对明朝的忠心,小领表身事清朝。”其实,在钱谦益的衣服里还有一圆领,那是最代表他的心:为自己活着。不过,他永远也不会对人这么说。
金圣叹这一骂,终于与舅舅划清了界线,不让舅舅的“失节”之身污染了自己的人格,他从此可以过得轻松了。不过,作为外甥,金圣叹对舅舅这种辱骂,在人情上我觉得有点不够厚道。
钱谦益是当时的文坛的领袖,他很爱惜金圣叹的才华。没有钱谦益的推荐和制造舆论,也许当时金圣叹的名气和社会影响不会那么大的。
明朝已腐朽透顶,他的气数已尽,亡就亡了,难道非要钱谦益殉葬不成?骨气是有骨气,可有什么社会价值呢?
有人说,哪你也不能事清,你为什么不作一介平民,在市井中生活?
钱谦益的事soudu.org清,客观上是有利于促进满人对汉文化的认同的,对民族的融合,历史的发展有着正面作用。
当然,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在感情上是有点过不去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