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回 祭亚圣捐资修孟庙 拜孔兄…


本站公告

    差役见他骑着汗血宝马,定非等闲之辈,急忙将其让至厅堂,又殷勤地奉上香茶与点心。

    “孟子的家乡在山东邹县,隶属于兖州府。大人到任后,便派出官吏四处察访,这其中便包括在下。

    大约寻访了一年有余,方在邹县东北三十里处的四基山之阳,找到了孟子坟墓。

    大人惊喜之余,为表敬仰之情,遂立即组织能工巧匠,修筑了孟子庙。”

    “哦,你是说孟子庙已然落成,可否带我前往参拜一番?”

    “何止是落成,大人还请了‘宋初三先生’之一的泰山孙复,撰写了一篇《新建孟子庙记》篆刻与石碑之上,置放于庙前。

    为孟子庙有后人祭祀,不至于断了香火,大人这才不辞辛劳又去寻访孟子后人。既然您有此心,小的理当奉陪。”

    言罢,便陪着洛怀川往出走。

    谁知迎面竟碰上孔道辅领着一位年轻人风尘仆仆的赶了回来。

    差役一见,急忙迎了上去:

    “大人,您有故人到访,小的正欲领着他去孟子庙祭拜,您便回来了。”

    洛怀川闻听差役之言,便断定眼前这位中年人必是孔子第四十五代孙孔道辅了。

    遂躬身施礼道:

    “在下洛怀川,刚从饶州范老哥处来,专为拜望先生。”

    言罢,打从怀中取出范仲淹的手书,双手递与他。

    孔道辅接过来打开一看,确是范仲淹的亲笔书信。待阅罢内容,欣然应允。

    将洛怀川让到府衙内,指着身边那人道:

    “我与希夷兄同朝为官,情同手足。你既呼其为老哥,自然也是我的兄弟。

    这位便是孟子后裔,唤作孟宁的。我好不容易在在邹县西北二十里的凫村将其寻到。

    适才闻你要去祭拜孟子,足见也是一位敬仰先贤之人,不如同去可好?”

    洛怀川自是求之不得,满心欢喜道:

    “小弟何德何能,竟有幸与二位圣人后裔同聚于此,当不枉此生矣。”

    言罢,打从怀中取出一千两交子递到孔道辅手中:

    “区区薄银不成敬意,在朝廷未拨下银两前,权做修缮祭祀孟子庙宇之资。”

    孟宁闻言,顿时感动的无以复加,哽咽着深施一礼道:

    “孟宁在此替孟家先祖谢过洛兄弟了。”

    “鄙人不才,素爱占卜,今日有缘,不妨送你一卦。

    修编祖谱非君属,

    五座贤祠伴圣祖。

    神龙御笔封国公。

    道引三圣垂千古。”

    孔道辅闻言,先是皱皱眉头沉吟片刻,忽地击掌赞道:

    “贤弟之言为愚兄指了一条明路,我这便具折上奏朝廷,为孟宁请封。”

    孔道辅写完奏折,命人送到京城。陪着孟宁、洛怀川到孟子庙祭拜完毕,

    却见洛怀川伫立原地,望着庙宇西侧的一片空地发呆,口里反复兀自念叨着“五贤祠”三个字。

    孔道辅见状,颇为诧异地问道:“不知贤弟心中的五贤所指何人?”

    “《论语》有云‘贤者识其大者’;《孟子》更言‘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之句。

    荀子那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同样令人振聋发聩。

    此外汉朝杨雄也有‘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之高论。

    隋朝王通、唐朝韩愈各有至理箴言流传于世。此五人皆才学广博,品行高洁,德配其位,故称之为贤者并不为过。”

    洛怀川一番话着实令孔道辅刮目相看,他曾自诩博学多闻,却不想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遂由衷赞叹道:

    “怨不得希夷兄会与贤弟义结金兰,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今日与你相识,真乃平生之幸也。”

    孟宁也在一旁言道:

    “洛兄弟虽为商人,也是一位襟怀坦荡,心向圣学之儒商。

    你捐助的银两我会妥善使用,断不会辜负你一片赤诚之心。”

    其实洛怀川心里明白,现代时这些名人都在课本中出现过,只不过当时的自己背下这些名言警句只是为应付考试。

    时至今日,遇到孔孟后人,观其言,察其行,方觉自身浅薄。遂连连摆摆手道:

    “小弟乃一介商人,顺口胡诌几句,无非是为了附庸风雅罢了。如何当得起孔兄如此厚赞?”

    孔道辅见他如此谦逊,越发心生惜才之意,遂问道:

    “适才闻你之言,是要在这里再建一座‘五贤祠’么?”

    洛怀川摆摆手:“这里建固然好,若建在孔庙西侧,设像祭拜,怕是会更好。只要孔老哥认可,小弟愿出这笔资金。”

    孔道辅知其心意难得,索性不再推迟,欣然应允下来。

    就这样,洛怀川祭祀完孟子庙,便欲离开,不料却被二人留住,非要与他把酒言欢。

    席间,孔道辅感慨道:

    “自打伏阁请对后,哥哥我被迫离开京城,如今已有三载。每每想起官家音容笑貌,心中犹觉惦念。

    也不知朝中如今局势如何?你打从京城来,不妨与我讲讲可好?”

    洛怀川停住手中杯箸,叹了一口气道:

    “自范老哥与孔兄先后离开朝堂,吕夷简乾纲独断,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次相王曾素与其不睦,便向官家指控吕相收受贿赂。

    那日我赴辽归来进京面圣,正巧碰到参知政事程琳与官家论及此事。

    事后据舍妹言说,官家接受程琳建议,遂招二人当面诘问。

    谁知道王曾只是道听途说,关键时刻却拿不出吕夷简受贿之实证。

    吕相得理不饶人,硬是要求官家重重处置与他。”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