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从周一到周四连续肝了四天的文章,终于在周四晚上,把“非富勒烯标样刮涂有效层”的文章投出,目标期刊am。
这篇文章他和韩嘉莹是共一,两人的分工也比较明确,许秋提出实验想法、撰写文章,学妹负责做实验。
完成投稿后,魏兴思感慨了一句:“又一篇am投出去喽,我记得上个月你是不是也有一篇am?”
许秋点头回应道:“没错,关于半透明器件的,我们报道到了首个高效率的半透明有机光伏体系。”
“那问题应该不大,估计意见也快回来了,”魏兴思说完,递过来一沓文献:“最近的一些文献,你看看吧,其他人的好文章也不少呢。”
许秋接过文献,魏兴思又指着角落里放着的礼盒,说道:“方光武出差回来给我带了一些卤味,你拿去给组里的人分了吧。”
“好的。”许秋回应了一声,然后左手拿着文献,右手拎着卤味礼盒,返回6。
进入6,许秋直接把礼盒放在段云的面前:“魏老师送给我们吃的。”
本来有些消沉的段云,见到礼盒后,一扫之前的阴郁,嘿嘿一笑,两眼都冒出了精光,直接上手,一层层的剥开了它的衣物……
卤味礼盒里面主要是“鸭货”,有鸭脖、鸭掌、鸭翅根、鸭胗、鸭肠等等……
许秋拿了一盒鸭脖,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一边带着手套啃着鸭脖子,一边阅读文献。
按照惯例,他先给文章按照期刊的影响力排个名次,再按照影响力从高往低阅读。
近期的好文章确实还不少,虽然没有正统的《自然》大子刊级别以上的文章,但有一篇档次与之相当的《焦耳》。
这篇《焦耳》文章发表的课题组是徐正宏,他们基于idtbr材料开发了一种新型衍生物,名称叫做idtbr-。
idtbr-的分子结构和idtbr类似,中央的d单元和π单元完全没有改变,唯一的变化就是在a单元饶丹宁的端基上面引入了两个氰基,这也是他们对材料名称加了一个“-(氰基)”名称后缀的原因。
许秋仔细看了看他们的合成路线,发现idtbr-分子的合成思路和itic很相近,引入氰基的方法同样是用到了丙二腈。
不过,徐正宏他们也没有藏着掖着,而是大大方方的直接把“我们借鉴了itic分子中结构”这件事在正文中点了出来,并引用了魏兴思课题组里的几篇代表作品,包括许秋的itic,学姐早期的idt-分子。
最终,他们基于idtbr-受体和p3ht给体材料的器件性能,效率突破到了8%,基于p10给体材料的器件效率突破到了12%。
此外,他们还做了大量的器件稳定性研究,包括在空气中制备器件、对器件进行持续光照、器件在手套箱中长时间避光保存、器件在恒温恒湿的空气中长时间保存等条件下的光电效率随时间变化曲线,非常的详尽。
同时,他们文章中的插图画的也确实不错,不是直接从orig软件中导出的那种,看起来很是精致,明显是经过后期二次制作的,不知道是学生自己做的图,还是专门找承接这种业务的公司制作的,抑或者是自己组里养了一个专业的美工。
对于大课题组,尤其一些人比较多的研究所来说,分工会比较细致,专门养一个实验室管理员、安全员或者美工,这种情况还是存在的。
当然,就算有自己的美工,一般也是兼任的,毕竟一个课题组也没那么图可修。
就像组里的田晴一样,平常忙着自己的科研工作,当需要制作封面文章的封面,或者投稿高档次文章的时候,就会被拎出来画图、改图。
把徐正宏课题组的《焦耳》文章看完一遍后,许秋整体上觉得还行,不过总觉得还是稍稍的差了那么一点意思。
许秋认为他们这个工作如果是发am、ees、jacs、nc这个级别的期刊属于正常,发《焦耳》的话,有些许的勉强,毕竟12%的效率在现阶段的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而且他在这篇文章中也没有看到太多新的东西出来。
如果自己是审稿人的话,多半会给出拒稿的意见。
不过,现在人家文章都已经发表了,许秋也不好多说什么。
毕竟影响一篇文章最终会发表在什么期刊上的因素有很多,文章本身的质量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对于大多数文章来说,这方面的因素占比可能还不到五成。
许秋也大致分析了一番徐正宏这篇《焦耳》文章能够发表的原因:
可能是单纯的运气好,遇到的审稿人都比较;
或者是大组光环,大佬的名字在通讯作者的位置一挂,何人敢拒我的稿;
也可能是因为《焦耳》期刊在收稿方面,比较侧重于有机光伏领域,对有机光伏领域的文章质量要求偏低一些,类似的比如nc,对于偏向理论研究方面的工作要比纯材料方面的工作更欢迎一些;
抑或者《焦耳》是新刊,比较缺稿件,刚好邀请了徐正宏给他们期刊投稿,就像之前邀请了魏兴思写综述一样;
还有可能是《焦耳》喜欢一些有噱头、花里胡哨的东西,比如徐正宏这里用到了“经典给体p3ht”、“多种稳定性测试”等概念,还把文章配图弄得很精致。
想到这里,许秋突然灵机一动,不管是什么原因,自己之前交给学姐的那个“全溶液、多彩、半透明器件”的工作,就是噱头满满,如果再让田晴帮忙制作一些好看的的图片,或许也可以尝试冲击一波《焦耳》。
现在《焦耳》的影响因子马上都要奔着30去了,只要文章能中,大概率是不会亏的。
而且,魏兴思课题组其实也有“大组光环”,之前那篇《焦耳》综述就是主编亲自邀稿的,只要这次投过去的稿件质量不要太拉胯,基本上文章送审是没什么问题的。
这也算是学术圈里默认的人情往来。
你邀请我投稿,我响应你的号召给你投稿了,那么之后再次投稿的时候,总得给点方便吧。
类似的情况也包括平常帮期刊进行“无偿”审稿,看似无偿,其实也是有偿的。
当你为某个期刊审了很多稿件,之后你的文章投稿这个期刊,只要不是那种会让人“一眼拒”的文章,编辑多半会给你一个送审的机会,而不会直接秒拒。
要知道很多人投稿都是倒在了第一步,也即投稿后直接被编辑拒稿,很多期刊的编辑直接拒稿概率高达三成,甚至五成以上。
当然,一般的人情也就止步与此了,文章送审后同行会不会把你喷成筛子,那就看你工作的质量如何了。
除了徐正宏的《焦耳》外,龚远江也发表了一篇acsel。
龚远江课题组这次做的还是小分子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并将之与非富勒烯受体相结合,实现光伏应用。
他们开发了一种带有金属锌离子配位的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名为z7。
不得不说,这种z7材料还蛮有意思的。
一方面,它的分子结构比较独特,在有机光伏领域中,分子结构中带有配位键的不说是罕见,但也并不常见。
另一方面,有机光伏材料的光吸收光谱在一般情况下,都是呈现一个“凸”字的形状,也就是一个峰。
而龚远江他们的这个z7分子的光吸收光谱是“凹”的形状,具体来说,就是在400-600纳米范围吸光,800-1000纳米吸光,而中间600-800纳米几乎不吸光。
因而,这种z7材料刚好可以和光吸收范围主要在600-800纳米的itic形成光吸收互补,凹凸结合。
许秋略作思考,便想出了其中的原因:
材料表现出光吸收特征,主要是因为分子结构中存在特定的基团,那么当一种光电材料中同时存在两个光吸收性质相差较大的基团,自然就会出现z7分子中这种两个吸收峰的情况。
另外,还有两篇am工作,其中一篇是中科院的卢长军课题组。
他们的这篇am,主要做的是聚合物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受体材料同样用的itic。
一共有四种新开发出来的给体材料,均为d-a二元共轭共聚物,d单元用的分别是bdt和tt,a单元用的是tpd和tznt,然后两两组合,最后研究给体材料分子结构的改变对于其本征光、电性能,以及与itic共混后形貌、输运、光电性能的影响。
科研圈里,不同课题组遇到同样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比如现在有机光伏领域效率突破的问题,许秋这边主要着重于受体分子的设计、改性,而卢长军他们有聚合物给体材料开发的背景,就倾向于通过给体结构设计来进行优化。
说起来,像学妹h系列、j系列给体材料中的一些结构单元都是比较老的结构,当初这些结构被开发出来,就有卢长军课题组的一份功劳。
总体来看,科研圈里不同课题组之间虽然有所竞争,但在同一个领域,大方向上都是大家共同携手向前进步的。
ps:求月票。8)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