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秋闱(一)


本站公告

    幽兰说道:“按照现在的配方,一两的成本估计在五文左右,这样算来精致包装的岂不是要卖到五十文?”



    何志远摇头说道:“不!至少要卖到一百文才可以,精致包装的要用玻璃瓶,这样就要把玻璃瓶的成本加上,所以至少要卖到一百文。普通包装用瓷瓶,每瓶内都是一两,这样至少也要卖到三十文。”



    “玻璃瓶是不是太奢侈了?”幽兰吃惊地问道。



    “豪门贵族要的就是这种奢侈。”何志远答道,其实他心里在想这种玻璃瓶与瓷瓶的成本是差不多的,甚至玻璃瓶的成本还要低一些。但是现在玻璃是奢侈品,用玻璃瓶装调味品还可能会出现买椟还珠的情况。想到这里何志远决定使用绿色玻璃瓶,因为绿色玻璃是没有去除含铁杂质的玻璃,成本更低,同时区别于无色透明玻璃。



    之后,幽兰又问了一些原料采购、管理人员按排、工人培训等方面的事情,何志远帮其一一解答,看幽兰一个人忙里忙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于是他就从肥皂厂调来几人作为她的帮手。



    何志远帮幽兰规划好,剩下的事情由幽兰和她的帮手们来做了。何志远即使再胸有成竹,也该为秋闱备考了,至少他也要把梁月松给的答卷背得滚瓜烂熟。是以何志远在莒州城内的家里开始真正的读起书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到了七月旬,离秋闱的时间还有不足一月。这个时候,何志远就该启程前往省城济南了。现在的严纪海完全成了脱缰的野马,天天都在试验田观察小麦水稻,秋闱时节正是水稻开花授粉的时节,何志远知道他肯定不肯放弃一年只有这么几天的时机,所以连问也没有问他,干脆带着自己的新徒弟尹立夫启程上路。



    此时,各府的士子纷纷涌入济面,省城内的客栈旅店,纷纷涨价几倍,却仍然无论远近贵贱,一概爆满。就这样还有许多考生要借宿在民居内,当然价格只贵不贱。周拂柳本打算让他住在济南周记百货的后院中,但何志远嫌店内人多嘈杂,不安静就谢绝了她的好意,让周拂柳给提前预订了一处离贡院很近的上等客栈。



    一路无话,何志远与尹立夫两人不急不慢的走了七天才到省城济南。这时候走在济南的大街上,满眼都是戴方巾,穿直裰的读书人,要是不会说官话,话里不带“之乎者也”,你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话。一时间满城拽文,酸气熏天,吃水饺都不用醋了。



    这时候举行的文会,规模自然大了很多,也有一些曾经取得极高名次的老前辈,会应巡抚、提学之邀,来登台授课,听课士子竟达千人之多,蔚为壮观。



    当然这不是讲什么微言大义的进候,这种文会实际上是那些过来人,向考生传授经验的场所。从该如何准备赴考,到应试时的心得经验,都是深受考生欢迎的话题。



    关于考试内容的讨论,自然是文会的重中之重。较之于童生试和岁考、科考,乡试的试题量和考试科目都大有拓展,许多第一次参加乡试的考生,往往不能适应其考试强度,身心崩溃,自此神神叨叨,终身再无中举的希望。



    所以考前一定要对考试的科目与形式充分了解,并做好完全产准备。其考试持续九天,共分三场,每场三天,其中八月初九第一场,十二日第二场,十五日第三场。



    第一场考义三道,每道题二百字以上。义四道,每道三百字以上。要是答不完,允许各减一道,但也别指望会有好名次了。



    第二场试论一道,三百字以上。判语五条,诰、表、内、科一道。



    第三场试经、史、策五道,三百字以上。未能者,允许减二道。



    很显然,第一场四书五经是为了测试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及认识程度。第二场是为了考察生员判别是非,撰写种公文行政的能力。第三场是为了考察生员们在古今政事方面的见识。



    这一套考试内容及规定,从洪武十七年重新开科以来便一直沿用至今。如果考官能严格对待三场的试卷,全面考察生员,无疑选拔出的举人,大都是有文化、有见识、有能力的行政人才。为了避免选出徒具文采之徒,太祖皇帝还将唐宋都十分重视的“试帖诗”取消,明确规定只考应用文,不考诗词歌赋,可见太祖皇帝和刘伯温制定科举细则时,确实是想为国家选出真正的实用之才。



    但可惜的是,在实际阅卷过程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乡试阅卷是出了名的时间短,任务重,神人也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



    大明律规定,从八月十二日头场试毕,便由主考官掣房签分卷,然后各房开始分头阅卷。而录取放榜时间不得晚于八月底,距开始阅卷时间不过十来日。再扣除中间酒席谈笑,真正阅卷时间不过三四日而已。



    再加上两主考写并不直接批卷,他们只是为六位同考官推荐上来的试卷把关,决定取与不取,所以全部阅卷任务都压在几位同考官身上。在明初还勉强可以胜任,因为经过多年的战乱,人口锐减,读书人更少,比如说洪武四年,只有几百人应山东乡试,而时至今日,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三千余人。



    而且阅卷的工作量,不仅由试卷的数量决定,还需要看试卷的答题量。一个生员平均在第一场要答两千两百多字,第二场三千五,第三场三千多字,三场共计近万字。三千多万字的阅卷重任,全压在几位同考官身上,且对于这些试卷,他们必须做到字斟句酌,绝对不能像童生试与科考那样,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的批完了事。



    因为乡试是国家的抡才大典,取中的举人便有资格做官了,其重要性便是提到国家兴亡的程度也不为过。所以为了保证阅卷质量,在公而录取名单之后,各省还需将取中举人的试卷解送到礼部复查考卷,这个步骤叫“磨勘”。



    “磨勘”一般由礼部会同翰林院完成,那些清贵无聊的官员们,会审阅每一份试卷,检查考官在阅卷过程中是否舞弊,以及考官阅卷是否认真,比如试卷中有错别字,语句不通等等问题,同考官是否标明了。对于同考官阅卷过程中的错漏,一经磨勘查出都必须进行严厉的处罚。按照规定,同考官阅卷过程中,没有通篇“句读”的,会有降一级的处罚,如果同考官“句读”有误,则会罚俸一年。情节严重的,还会降几级,罚俸数年。那些同考官就是些六七品的小官,谁能受得了?



    在“句读”上做文章,来让同考官们好生阅卷,这主意简直变态到极点了。因为这时候写文章是不用标点的,同考官阅卷时,必须仔细读过每一篇文章的每一句话,否则根本无法断句圈点。



    所以阅卷者根本不可能一目十行,他们必须逐字逐句的阅过,不仅要注意文字通顺与否,还要给每份试卷写评语,并陈述是否荐卷的理由。



    试想,试卷如此繁多,时间是如此紧迫,阅卷者又是如此少,出了纰漏还要受到弹劾,降级罚俸。而考试内容又是如此复杂,涉及文体如此之多,且文章又是千人百面,有平奇虚实繁简浓淡之异,同考官们纵使都是神人,也不可能保质保量的按时阅遍全部试卷。



    所以经过上百年的变能之后,考官们渐渐形成了一种默契,阅卷只重头场七篇八股文,对于后面的两场,只需文字通顺,没有错别字即可。



    为什么会只重八股文呢?因为这是一种格式极为严格的文体,对于考官来说,比较易于把握其对错优劣。所以它能大大提高阅卷速度,便于评判试卷的合适与否,使所有试卷都如期一一阅过,且将考官的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从而保证官吏选拔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



    比如说,八股文的文体规定,开篇破题只能用两句,如用两句话都没破解出题意,或虽破解出题意,所用句子却超过了两句。或破题中涉及孔孟等圣贤之名,而未用代字,这篇文章便合式,可以不取。后面的内容便可直接看。



    之下的“承题”、“原题”、“起讲”、“入题”等每一股,都有严格的格式和章法的要求,对了错了,一目了然,绝无争议。只要其中一股出了毛病,便可废黜此卷,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基本上,通过这种完全不需要动脑子的方法,便可剔除一大半的考卷。对于剩下的小半全篇合式者,再看其是否做到了起承转合,文脉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清楚。这些方面做得好,同考官便可加上批语,推荐给二位主考官最后定夺。



    所以,虽然其刻板程式、束缚僵化为人诟病,也确实是使考生只能亦步亦趋,不敢逾越半步。但正因为其对起承转合都有着严格的规定,甚至在字数和句数上也有严格的规定,这才使同考官可以一目了然的检校每份试卷,大大节省了主观思考的时间,提高了阅卷效率,且增加了阅卷的客观性,将考官的主观因素降到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保证了考生的权益,使真正优秀者可以获取功名。乃是在这个时代里最客观最公正的取才之道。



    如何写好八股文,那是需要经年累月的苦读,千锤百炼的训练才行,现在这个时候再想提高水平,已经太晚了。在这种时候,前辈名师们主要向考生传授写作中应该避免的问题,诸如需回避御名高讳,不许自叙门地之类,总要避免这些大意失荆州才是。



    总体来说,乡要比之前的任何一道考试都要严格许多,但也有不严格的,那就是对考生的字体要求不高。因为所有的考卷都会被专人誊写成一样的字迹,只要你把字写清楚了就不会影响成绩,会试也是如此。



    但这并不意味着一笔端庄好字没用了,因为在殿试时,将采用现场阅卷的方式,不必誊写,只要字写不好,就别想进二甲入翰林了。你说一笔好字重不重要?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