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宣战


本站公告

    陆远停顿片刻,俯瞰台下,缓缓开口说道:



    “当年,明朝统御苏松,压榨百姓,民不聊生。我们每年缴的粮食征的税,是全天下最高的。无故被抄的家,是全天下最多的。徭役,是全天下最重的。被迫迁徙至那些蛮荒之地的普通百姓,亦是全天下最多的!



    而我和我那几个兄弟,将所有强加在百姓头上的这些不公,是一条条罢黜。朱元璋的恶行,更是一律废除。



    他说出个门要路引,我远东帝国不要!



    他说片板不得入海,要断了众多世代靠捕鱼为生的渔民们的生计,我远东帝国鼓励大家出海谋生!



    他要建皇城,建中都,建那些公候府邸,我远东帝国也要。但是,他想征徭役,想剥削百姓。我陆远不屑于干这等逆事,诸位,瞧见你们眼前这巍峨的堡了吗?每一个在此干活的工人,无论是普通的力夫还是高级工匠,我们皇室,一律给大家发工佃。



    朱元璋见不得我们远东帝国对百姓们好,见不得我陆远对帝国公民们好。为什么?难道就因为我们教大家如何能种出更多的粮食吗?难道就因为请百姓们干活,给百姓发月佃吗?



    不不不,因为我们远东帝国的政策,让他的大明王朝相形见绌。我陆远,让那个叫朱八八的放牛娃无地自容!



    所以,他想让我远东帝国灰飞烟灭!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才会派人来刺杀我,想将我陆远置之死地而后快!



    可惜,他错了!远东帝国的公民们是打不垮的,诸位手中的火枪和我们的大炮不是拿来看的!江面上的钢铁巨舰更不是泊在那里当摆设的!至于我陆远,哼哼~~~”



    陆远说到此处猛的一锤桌面,恶狠狠地说道:



    “至于我陆远,是没那么容易被他消灭的!”



    数万人经久不息的掌声逐渐变为义愤填膺地嘶吼和嚎叫,陆远心说看来自己这番话,已经起到了效果,接下来再加一把火,就可以正式切入这次集会的主题,宣战。



    “我们常说保家卫国保家卫国。



    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我想问问大家,我们远东帝国,究竟是为何而立?你们,帝国的男儿们,究竟在为谁抛头颅洒血?



    我告诉你们,帝国不是我一个人的,帝国是由数百万帝国公民组成的。你们保护的,不仅是我陆远,更是你们自己的妻儿、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宗族和你们自己的财产。



    如果有人要夺走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强抢我们的私有财产,我们怎么办?!”



    “杀!”



    “如果有人欺辱我们的妻儿老小,我们怎么办?!”



    “杀!”



    “如果有人想彻底平远东帝国,想致我陆远和帝国数百万公民于死地,怎么办?!”



    “杀!杀!杀!”



    无论是谁,在眼前这种场景中都难免心潮澎湃,何况是作为主人公的陆远。豪气万丈之下的陆远张开双臂,仰面朝天,享受着被数万人顶礼膜拜的感觉,过了足足三分钟,才对着台下微微弯腰,点头致意,让主席台重新让给了顾三。



    “下面,有请远东帝国外交总长瞿尚兵伯爵,为大家宣读宣战诏书!”



    今的瞿尚兵,一改往的风趣幽默和不拘一格的穿衣风格。着一奢华礼服的,面色凝重地走上主席台,先是朝顾三点了点头,将曾经三品大员的官威和雄姿重新摆了出来,倒也显得盛气凌人,令知道瞿尚兵另一面的陆远等人都大感吃惊。



    “先生们,女士们。



    两个月之前,我们伟大的远东帝国皇帝陛下,御驾亲征,率领帝国的勇士们在常州战场连续两次粉碎了朱元璋和他的大明王朝大军企图重夺常州的谋。



    而就在陛下凯旋归来之际,在距离今我们所在的堡广场咫尺之遥的江边码头遭遇了为世间所有人不耻的行刺事件。



    经过缜密调查取证,最终确定了此事件的主谋,正是伪明王朝的匪首,朱元璋!而且,有清楚地证据表明该次事件是在数周前甚至数月之前就已精心策划的。



    而我远东帝国,无论战场位于何处,最终胜败如何,上至皇帝陛下,下至军中一普通兵士,对待敌人都从未行过如此卑劣的招数。无论明军是否自愿投降,我军皆一视同仁,伤员给医,餐食管够。



    两相对比,便更足以显示伪明匪首朱元璋实乃宵小之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其手段之卑劣,行事之恶毒,普天之下无出其右!



    明国针对远东帝国皇帝的行刺事实已经呈现于世人之间。对此,所有帝国公民已经意见一致,他们非常清楚这次袭击对我们帝国的安全和人民的生命意味着什么。



    作为远东帝国的一员,我们应当永远记住这次袭击的恶劣质。



    经远东帝国皇帝陛下首肯,上下两院全体议员一致通过,自今,1372年7月1起,远东帝国与明帝国,正式处于战争状态。



    此诏,通谕知之!”



    瞿尚兵话音落下,就意味着战争正式开始了。



    陆军一二两师在会议结束后,分别在江边码头与塘桥码头摆渡过江,而后不做休整,直接启程赶往常州城,与驻守常州的海军陆战一师汇合后,等待命令,做好随时进军镇江和应天府的准备。



    回到周浦庄园的陆远,刚脱下自己那一华而不实的行头,还没来得急松快松快,就听到顾三的禀报。



    “老爷,五四来了。”



    陆远点点头,刚走下几格楼梯就已经听到了施成中气十足的声音。



    “五四啊,部队集结好了吗?”



    “二爷,早就好了!下面那些小的们早已迫不及待了!”



    施成插着腰哈哈大笑道:



    “哈哈哈哈!好,有心杀敌急于求战是好事,好!不过五四啊,老爷我还是提醒你一句,战场瞬息万变。虽然你们都曾经是万军从中杀出来的,但依旧不可轻敌,特别不可孤军冒进。”



    “小的明白,绝不敢抗命不遵!”



    陆远哈哈笑着下楼来打趣道:“五四啊,你二爷是舍不得你们和那帮明军拼刺刀!哈哈哈哈!”



    顾五四见到陆远,收起笑容,立正敬礼。



    “嗯,在家中就不必多礼了。”陆远随意地摆了摆手。



    “此次小的领军作战深入敌阵,无法贴保护老爷们,小的放心不下,这......”



    陆远笑道:“怎么,我们就这么不堪一击?哈哈哈哈!五四,你尽管带队出征,我们几个就在江面上,等着你的好消息!”



    “得令!”



    “嗯,杨树五已经准备好了船队,明天一早便登船启程。”



    。。。。。。



    南京,紫城,乾清宫西暖阁



    明皇朱元璋正襟危坐于龙书案后,面前跪着大大小小十来个大员,死一般寂静。



    “哗啦啦啦~~~”



    桌案之上承托着厚厚一沓奏疏的木制托盘被盛怒之下的朱元璋一撸到地,发出了一阵清脆的响动。



    “为何浙江一事今才呈上来?你们......你们对朕就没有一个交代吗?”



    底下被召来的这十来个大员,无一不是国朝的重臣,此刻却一个个跪在地上一言不发,有几个胆小的,已然抖若筛糠。



    “陛下息怒,浙江事小,陛下龙体要紧!”



    说话的是礼部主事宋濂。宋濂,原名宋寿,字景濂,号潜溪。与刘基均以散文创作闻名,并称为“一代之宗”,乃是当代的大儒,也是大名鼎鼎的明成祖朱棣的授业恩师。



    “啪!”



    朱元璋一拍面前的书案,气极反笑:“浙江事小?!呵呵,呵呵呵呵~”



    胡惟庸依旧低着头,微微直起子,“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嗯~”



    “陛下,臣以为陛下不妨将李文忠叫来一问。”



    荣禄大夫、右柱国、大都督府左都督,曹国公李文忠因为在得胜新河被远东贼逆打的大败,十五万讨贼大军近剩数千骑逃回南京惶惶如丧家之犬。被朱元璋斥责,本来要一杀了之以正乾纲,好在朱元璋这个人谁的话都不听,唯独对自己的结发妻子马氏言听计从,经马皇后好说歹说,又看在是自己亲外甥的面子上,总算留了李文忠一条命。



    胡惟庸这一句话说得倒是提醒了朱元璋。因为朱元璋也知道,自己这边的人只要遇上了远东的那伙贼逆,可谓是非死即降,总之除了李文忠一个人回来,其余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就连自己的干儿子沐英都了无踪迹,也不知其在何处,更不知是死是活。



    “来人,把文忠传来。”



    “遵旨。”



    小太监应了一声踱着小碎步倒退着离去,朱元璋扫了一眼面前大大小小的这些个废物,挥挥手冷哼一声:



    “哼,退下吧!”



    李文忠的府邸就在西安门外大街,距离皇城咫尺之遥,不过一刻功夫,李文忠便一布衣紧随着小太监的脚步进入乾清宫,来到朱元璋的面前,二话没说先双膝跪地叩首谢恩。



    “草民李文忠,给陛下请安,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保儿,起来说话。”



    李文忠没想到今天这待遇居然这么好,赶忙谢恩后才站了起来,但依旧垂手肃立,不敢有半点逾越之举。



    “保儿,朕有一事相询,你定要老老实实回答于朕,不可有夸张之处。”



    “陛下,侄儿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绝不敢有半句虚言!”



    “嗯~~~”



    朱元璋点了点头,不过并没有问话,而是朝旁吩咐道:“赐座!”



    说是赐座,其实就是个马札,也就是个小圆凳,可即便如此,李文忠也只是股稍稍沾了点儿边,可不敢坐实了。



    “保儿,你瞧见这些奏疏了吗?”



    朱元璋指了指龙书案上被小太监重新码放整齐的奏疏问道:“这些奏疏无一例外,都是关于那伙儿远东贼逆的。你就在此看,看完告诉朕,这些禀上来的东西,是真是假?可信几成?”



    这一举动证明,认识到事态严重的朱元璋已经不再完全相信那些外臣说的话了。



    李文忠起从小太监手中双手接过,小心翼翼地展开由蜀绢制成的奏疏,草草扫了两眼便重新折好合起,又换了一份,如此三五次后,朝小太监点了点头,示意自己已经看完。



    “陛下,侄儿瞧过了。所言属实!”



    朱元璋面色如常,但手中微微颤抖的毛笔足以显示李文忠这一句“所言属实”使其产生的内心波动。



    “你再同朕讲一讲当得胜新河之战的全部过程。”



    李文忠有一点好,就是他不像其他官员喜欢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他说实话,也敢说实话。于是乎,便将数月之前在常州战场的况又原原本本地同朱元璋讲了一遍。



    朱元璋其实根本不需要李文忠复述当时的战况,让他重新说一遍,只是想看看李文忠究竟说的是真是假,有没有骗自己,毕竟如果编故事,时隔几个月再让他复述,总是与之前会有些出入。



    李文忠话音落下,朱元璋就傻眼了,因为他知道李文忠没骗他,自始至终都没骗他。



    当时李文忠这么说,自己还不信,事实上也没办法让自己相信。但浙江的事一出,再加上张元年、沐英和杭州知府王兴福几次三番的求援告急,与李文忠的口述相结合,就再容不得自己不信了。



    “嗯~~~朕问你,你认为该如何剿灭这伙远东贼逆?”



    “陛下,侄儿败军之将,愚钝不堪,不敢......”



    李文忠说到一半,拿余光扫了一面面色不祥的朱元璋,咽了口唾沫,重新开口说道:



    “贼逆胜,胜在火器强悍。侄儿认为陛下一方面当责成工部大力研制火器,练新军,新组神机营。只要有两万火枪兵,到时我大明王师定能将盘踞苏松常的远东逆贼一网打尽,以除我大明肘腋之患!另一方面......”



    “接着说。”



    “草民不敢说。”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