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静观其变


本站公告

    辛无病把酒又分成低度酒,中度酒和高度酒三种,按照宋制的一斤装瓶,瓶子用玻璃制成,各个度数的酒每瓶分别卖二贯、三贯、四贯三个价格。



    低度酒大约是三十度,中度酒约四十五度,高度酒约六十度,每次出酒辛无病都亲自调配,并带着张家兄弟来学,最主要的工序其实是对酒坊粗酿酒的提纯,需要先蒸馏成接近纯酒精的状态,然后再以此为原浆,进行原始的勾兑。



    张家兄弟学了一个月,只有张佑堂最聪明,基本明白了原理,其他三人还只学会操作流程,不过也够用了。



    除了酿酒,味精的提炼其他人暂时没办法代替辛无病,所幸只是九州楼一处用,辛无病把味精的用量对灶屋的铛头做了要求,不能超过用盐的二成量,超过此量,食物会有苦涩之味。



    酒楼刚开张的前几日,都只有张春林、蔡圭和辛弃疾那帮同学带些人来捧场,辛无病还得给他们打折,不过一月过去,生意就开始火爆起来,从中午到晚上座无虚席,倒是把辛无病高兴了一阵子。



    这些食客不光是来吃菜喝酒,许多人是冲着酒瓶子来的,大多人食完酒菜后,还要带一瓶回去。



    每日光是卖酒就有近五百贯,除去一百贯酒税,五十贯成本,酒利就有三百五贯钱,若加上菜肴和戏班子的抽佣,每日纯利超过五百贯钱,一月就过一万五千贯,而且酒的销量每日都在增长。



    九州楼黄金液,很快成了中都城的一块招牌,而令人意外的是中低度酒反而没有中高度酒卖得好。



    酒楼开张数日后,王重阳就带着众弟子来到九州楼,在食过加入味精的菜,喝过黄金液后,大呼其为人间佳品,其余弟子一开始对开酒楼之事毫不上心,现在也变得有些积极起来。



    于是辛无病拿出早已拟好的方案交给众人参详,其实就是后世加盟店的做法,而且对于九州楼来说也正好合适,毕竟核心产品味精和黄金液以及装酒的瓶子只有辛无病能造,其余都可以当地取材。



    方案无非就是一个培训店长的计划,培训的对象就是王金宝、王金玉和郝璘,而耿京、王国安和王友直是去建义庄。



    几日后,耿京和张国安带着六万贯钱回了山东,带着辛弃疾给辛礼的信,在信中辛弃疾请辛赞利用族中力量帮助他们尽快把义庄建起来。



    王金宝、王金玉和郝璘留在九州楼,学习酒楼经营之法,其实辛无病也不懂,好在锦娘提出不少有用建议,辛无病就摸索出一套方法,并记录下来。



    酒楼与其他生产之事类同,大抵都是进、产、销、存几方面的管理,这个时候的商业思维已经很成熟,对成本控制和销售都有了许多手段,如酒楼为保证菜品新鲜,都会联系农人直接购买,一般不会从市场购买。



    促销手段也是多种多样,海报的雏形已经出现,酒肆最为常见的就是酒纠,这些女子既卖酒水,也出卖皮相,而且此种酒肆生意火爆,皆会挂出红灯笼。



    酒色似乎从来都是不分家的。



    这种手段辛无病当然不屑使用,那是对生理满足的一种营销方式,比较低级,利润也不高,缺乏核心竞争产品。



    九州楼的产品一定是赚有钱人的钱,一盘炒莴苣,别家收十文,九州楼就一定是五十文,差别就是加了味精和装菜的用玻璃盘子。



    宋朝的奢靡之风被金朝完整的继承下来,南北几无不同。



    连续一月有余,皆无事,辛无病忙着酒楼和医馆生意,铁铺子也卖一些农具之类,收入倒是可观。



    辛弃疾每日都忙着去清泽门瓦训练归一卫,每日就晚上睡觉前与辛无病唠叨两句,辛无病也大概了解辛弃疾的培训内容,一是教这些人画简要地图,如何描述人物,二是如何伪装,三是如何跟踪,四是默诵归一卫的规矩。



    两人讨论不了多久,辛弃疾就响起鼾声,看来此事并不轻松。



    辛弃疾培训的出的归一卫都扮成辛家的工人,以采买,送货等各种名义开始收集起情报,辛弃疾的每日的工作变成了分析情报,反而变得比辛无病更忙碌,而蔡圭相告的皇帝可能的召见也没有,辛无病想想也能理解,堂堂大金国皇帝,管辖三四千万人口,怕是真没空理会自己吧。



    为了扩大生意,也便于归一卫的情报收集,辛无病在中都城中到处招黄金液的代理,把酒放在各酒肆中售卖,给了二成的返利,待卖出后再收钱,这也是吸去了后世的一些经验,如此没有酒肆会拒绝。



    至于味精,并无售卖,九州楼自用都有些紧张,还需辛无病每隔数日就要炼制一批。



    如此一来,玻璃制造那边的工人又需增加,且需新建两个炉子才够用,好在吴家兄弟和张家兄弟皆能负责一块事情,免去辛无病面面俱到的管理。



    王友直在配合辛弃疾训练了一月后,带走了四万贯钱,去了大名府,王重阳还继续留在白云观中传道讲法,王金宝、王金玉和郝璘留在酒楼。



    ……



    王友直走后不久,清泽门瓦腾了出来。



    以前的瓦舍都是简易建筑,拆卸方便,到如今已经发展到在相对固定的场所演出,有些剧院的雏形,小的可容纳几十人。



    大的也称之为棚,用牛皮毡子搭建成,最多可容纳上千人,颇有后世马戏团的风采。



    宋金时代的文人士大夫有钱有闲,这勾栏瓦舍即便被有的道学称为“放荡不羁之所”,但士子们却趋之若鹜。



    当然瓦舍棚子也分三六九等,简而言之,规模越大的越是针对底层民众,小剧场一般都是富贵之人光顾。



    每座瓦舍中都设有戏台,戏房(后台),腰棚(观众席),四周栏杆圈围,每个圈围称为一勾栏,清泽门瓦中有五座勾栏,每拦容纳人数不等,少则二三十,最多的一百余人,在中都城中算是偏小的棚子。



    对于经营瓦舍,锦娘有自己的计较,她考虑的是小而全的模式,除了戏曲,锦娘还引入了表演相扑的角抵社,弄踢(杂技)葛云社,藏术(魔术)彩云社前来驻场,还把九州楼的酒水菜品引入其中,把瓦舍作为酒楼的延伸消费场所。



    辛无病不由得佩服起这位奇女子,锦娘对此时人们的消费偏好把握,比辛无病精准得多,辛无病也乐意把这些事情交与她打理。



    就在辛无病忙碌经营之时,许久未召见辛无病的太后,派一陌生宦官前来宣辛无病去寿康宫诊病。



    随这名宦官到了寿康宫后,只见徒单太后躺在床榻上,微闭着眼,脸色苍白,辛无病有些纳闷,太后是真病了?



    “下臣辛无病拜见皇太后,太后万福。”



    “免礼,赐座。”



    “谢皇太后。”



    “辛卿,老身近日身子不爽利,你来给老身瞧瞧,是否有恙?”



    “是,下臣遵命。”



    辛无病躬身给徒单太后把过脉,发现太后脉象平和,不似生病,正当他不解时,徒单太后伸出的那只手轻轻一翻,把手中的一个纸团塞到辛无病手中,辛无病连忙捏住纸团,躬身退了回去。



    “辛卿,老身这身子是否行将就木?”



    “太后严重了,只是有些气血虚乏,不是甚大病,待下臣给您开一剂方子便可。”



    辛无病拱手施礼道,接着便准备给太后开一剂养生的方子,此时太后身边一名年老宦官开口说道:“不必了,陛下已经让太医给皇太后诊过病了,方子就不用开了。”



    辛无病闻言,抬头看了一眼那名宦官,觉得十分眼生,应不是寿康宫之人,正在狐疑间,徒单太后开口道:“辛卿之前给老身用药,让老身数年所患眼疾恢复,宫中太医也是束手无策,老身这病还是用辛卿之药吧。”



    那宦官听后,犹豫半晌只得说道:“是,那就请辛大夫为太后开方子吧。”



    辛无病给太后开完方子后,便被方才接他的宦官送出宫门,回到九州楼后,辛无病才把刚才太后偷偷塞给他的那个纸团拿出来,看到上面写的内容:帝有所察,行事需谨慎,有事寻张浩。



    晚上回了刑场坊街房中,见辛弃疾已经回去,便把此时告知,辛弃疾想了一会儿道:“仆散忽土被调往西京平叛,完颜褎被调往东京,徒单阿里出虎调往山东,看来完颜亮对太后等人的密谋是有所察觉了。”



    “那我们现在如何做?”



    “静观其变。”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