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小瞧读书人,兵部尚书卢大人也是书生,他手下的天雄军战力丝毫不亚于秦兵,反观那些武将贪生怕死、遇敌先溃不战而逃,实在有辱武将身份。”徐忠握着腰刀的手青筋凸起,咬牙切齿的说道。
徐昌知道徐忠口中的武将指的是四川境内的守城将领,此时四川战事正紧,尽管洪承畴早已领兵入川,但始终未与李自成大部接战,反而一直被牵着鼻子走,四川各地的守军纷纷闭门不战,生怕将战火引到自己身上,眼看李自成大军就要出川北上,陕西将战事再起。
“是啊,如今朝廷可战之兵都在北地,仍阻止不了鞑子进出关内,何时才能天下太平啊,反贼一日不消道路就一日不宁,商行的货光这几个月已经被乱匪抢了三次,都不知该如何向王爷汇报!”
“在何处被抢的?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在南阳附近,是张献忠手下的乱匪干的,死了几十名镖师。对了,大哥你要提醒一下王爷,张贼近期有南下襄阳之意。”徐昌上个月亲自前往南阳押货,路上碰到一伙打着张献忠旗号的乱匪抢劫,徐昌指挥镖师拼劲全力才打退乱匪,但货物也被乱匪趁机烧掉了。
“张贼南下的消息你是如何得知的?”徐忠心中一凛,据他所知湖广境内的重兵皆部署在承天府一带,襄阳境内兵力空虚,一旦张献忠南下,襄阳恐怕守不了多久。
“自从陛下降旨责罚左总兵之后,左总兵近日已领兵向南阳方向进发,张贼眼下只有北上洛阳以及南下襄阳两条路,洛阳有重兵把守,而襄阳守备空虚。而且近日从南阳来的客商都在议论,张贼的大部已经开始南下了。”
“此事需尽快告知王爷!”徐忠加快脚步向朱桓书房走去。
朱桓这几日正与刚刚抵达荆州的王徵商讨组建译书馆之事,王徵已年近七十高龄仍愿举家迁往荆州,令朱桓不胜感激。
王徵退居西安时就以经算教授乡里,而且对传授西洋学术尤为尽心,此次听说毕方济神父已经到了澳门,不久就会携带西洋图书回荆州,于是劝说家人一同迁往荆州,准备在此地度过余生。
此次随同王徵一起前来的还有他在西安收的数十位弟子,皆是精通西洋语与机械的年轻士子,译书馆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很快就筹备起来,王徵亲自为译书馆取名为“西经译书馆”。
译书馆位于城西,原是荆州城一位盐商的别院,自从毕方济来了之后这位盐商很快就接受了天主教的洗礼,成为荆州第一位天主教徒。由于王徵本人也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于是这位盐商很痛快的就将这处别院捐献给了译书馆。
译书馆成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会同宋应星等人一起重新编纂《天工开物》,第一版的《天工开物》已在五月底正式刊印发售,由于宋应星对第一版并不是很满意,其中也有许多谬误,正好王徵等人都精通力学、机械学,因此宋应星计划将《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各种器械单独编成一册,并加以完善,增加器械所涉及到的力学等原理。
书房中,朱桓正皱着眉头看着手上的书信,信是从京师寄来的,洋洋洒洒上万字,数十张纸,信上并没有署名,字迹也十分陌生,但显然朱桓对书写这封书信之人十分熟悉。
上万字的书信只讲述了一件事,一件朱桓与写信之人密谋了好久的大事。
书房外传来一阵沉重的脚步声,紧接着传来敲门声,“王爷,徐昌到了!”
“进来吧!”朱桓将书信叠起来夹到书中,看到徐忠与徐昌一前一后步入书房。
“属下参见王爷!”
“起来吧,辛苦你了大老远从扬州赶来!”朱桓上下打量了徐昌一番,几个月不见徐昌俨然已成熟了许多,要知道他可是与朱桓年岁相当。
“王爷,属下刚得到消息,张献忠已经南下,属下推测他下一个目标将会是襄阳。”徐昌顾不得其他连忙将此消息禀报给朱桓。
“此事我已知道了,襄阳城内的盐商不久前来荆州议事,曾经跟庄会长提起过。”朱桓刚得知此事时并没有感到惊讶,据他所知历史上张献忠原本就是在南阳被左良玉大败,最终南下进入湖广麻城、蕲州一带。襄阳与南阳交界,两地历来交往频繁,要说襄阳府的人提前知道张献忠要南下一点都不奇怪。
“是王爷!”徐昌见纪王丝毫不担心反贼南下,想必也早已知道左良玉已经到南阳了。
“商队筹建的怎么样了?”朱桓知道徐昌此次是专程为商队之事而来。
“回王爷,属下目前手上已有六艘可装载五百石的沙船,前往倭国足够了,但资金却不够采办六艘船的货物。另外沙船虽然能够前往倭国,却无法南下,南洋风急浪高,沙船很容易出事。”
“第一次出海不必带太多货物,目的是要熟悉航线,熟悉倭国的商情。我已令庄家兄弟去澳门招募熟悉航线的水手及通译了,不久就会有消息。另外本王有些想法要你转告给庄会长。”朱桓早就考虑到了光凭他手上的财力根本竞争不过沿海的大海商,唯一的办法还是要联合湖广境内的商人。
朱桓将他联合盐商共同出资成立商行的想法详细的讲给徐昌,托他转告盐商会长庄则敬。
待徐昌走后,朱桓重新将夹在书中的书信拿出来,目光落在书信上一行醒目的大字“上海开埠之利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