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薄衣初试 绿蚁初尝


本站公告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这两句短词摘自一首《行香子》的词,乃是一百多年前的一位大才女李清照所作。

      李清照年轻时候读了《读中兴颂碑》诗句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两首。此诗笔势纵横、评议兴废,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一个初涉世事的少女,对国家社稷能表达出如此深刻的关注和忧虑,当奇女子也。

      然靖康之役,天下大变。李清照也从北往南,一路辗转,凄苦无常。尝尽了酸甜苦辣,观遍了世态炎凉,才有了开篇之词。

      一百多年后,理宗皇帝景定三年的一个秋天,距少林寺百余里的一座荒山之中,一位十五六岁的少年也兀自念叨着这四句词:“天与秋光,转转情伤……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这少年名叫张君宝,前日里还在少林寺藏经阁里烹茶扫地,念诵经文。今日里却在这荒山之中,转转情伤,凄凄惶惶。这两句词也不是他看书看来的,寺中的藏经阁中书籍甚多,总总林林,琳琅满目,却全是佛学经典,无有这凄婉萧索之书。

      教会他这两句词的人刚走,她姓郭名襄,乃是一代大侠郭靖和前任丐帮帮主黄蓉的小女儿。郭襄家学渊源,诗词琴赋,奇门遁甲,无所不通。但她生性乖张,不尊俗理,更借鉴了外公的名号,自称小东邪。三年前,神雕大侠杨过给郭襄过了一个前无所有的十六岁生日,这小东邪便对其倾慕不已,襄阳一战,蒙古的蒙哥汗被神雕大侠杨过掷石击死,宋人群情振奋,人们奔走相告,视神雕大侠若神人焉。这小东邪更是对神雕大侠有种说不出的情愫,三年来四处游逛只想打听一些神雕大侠的消息,无奈不随人愿,竟无半面之缘。

      十几日前,郭襄来到少林寺,本想向寺内高僧一访杨过的下落,却偶遇昆仑三圣何足道来少林寺挑衅,惹出一番事来……

      郭襄久久沉思,却怎么也想不通觉远禅师内功如此深厚,为什么一袭奔走竟致散功圆寂。眼见已过中午,林中只剩下自己和张君宝两人。此时的张君宝已非三年前在华山之巅时那么瘦小,尚比自己高出半个脑袋,孤男寡女独处总是不好,便叮嘱张君宝去襄阳投奔自己父母云云,自己便匆匆离去。郭襄转身离去时,便念了这首李清照的《行香子》,词曰:

      天与秋光,转转情伤。

      探金英,知近重阳。

      薄衣初试,绿蚁初尝。

      渐一番风、一番雨、一番凉。

      黄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时,往事愁肠。

      那堪永夜,明月空伤。

      闻砧声捣、蛩声细、漏声长。

      念到最后,声音渐隐,但“天与秋光,转转情伤。黄昏院落,凄凄惶惶。”这四句却被张君宝听在耳里,记在心里。原本生活安逸,顷须间,师父圆寂,自己无家可归,还遭少林寺僧们捉拿,当真是凄凄惶惶。随不由地默默念叨着这四句词。

      张君宝但觉天地茫茫,竟无所适从。在师父的火葬堆前呆立了半日,撕下一块布衫,将郭襄留给自己的一只金丝镯儿裹好,放在贴身的怀里。回想郭襄叮嘱自己,拿着这只镯儿去襄阳找她的父母,心底生出一丝暖意。倒不是因为有个去处高兴,只因自己仅有师父一个亲人,自记事起便跟随师父,未离半步,天下之大,竟再无一位亲人。而郭襄这般关心自己,每每念及,便如沐春风,如亲人一般。张君宝抬眼观看四周,切盼着郭襄能出现在眼前,心中默想再叫她一声“大姐姐”也是好的。

      张君宝呆坐半日,脱下外衫铺在地上,将师父的骨灰划捧到衣衫上,包起裹成一团,置在怀间,又挑起师父所留的那对大铁桶,摇摇晃晃地缓步而行。荒山野岭之间,一个瘦骨棱棱的少年黯然南下,说不尽的孤单寂寞。

      张君宝不敢走大路,只在这密林里盘岖而行,翻过一座小丘,山势更加崎岖。这双铁桶硕大,加之山势陡峭,杂树乱生,行至林密处,铁桶前磕后碰好不自在。

      张君宝行了一阵,心中默想:“如此赶路只怕还未到襄阳,就已经被少林寺的师傅们追上了。铁桶惹眼,岂不是给他们留下自己行径的记号?虽然无色师叔有意放过于我,指引达摩堂弟子向东追寻,但他们久寻不着,必来这边寻,我若依旧担这铁桶赶路,岂不是自投罗网?可这铁桶却是师父的唯一遗物了,若要丢弃却是万万不可的。不如找地方将其妥善保存起来,将来有了容身之所,再将这双铁桶取走。”

      张君宝想到师父觉远,不免又满心凄凄,自小就与师父在藏经阁担水泼地,拭垢除尘,闲来诵经礼佛,生活甚是安逸。虽未剃度,不需每日去禅堂做功课,但闲时总爱听师父诵经讲禅。同在藏经阁虽还有其他几个师兄,似师父独对自己青睐有加,每天诵经必要指点我一二。张君宝一念至此,不由得停住脚步,回头向觉远圆寂方向噙泪叩头。

      良久,张君宝起身,环顾四周,见前面山势更陡,后面郁郁葱葱,再往上看云绕雾锁,约见一笔峰隐隐,原来此处势已不低,林子更密,周间不乏有合抱之木。忽见丈余远处有几块碎石,上下罗列,似如台阶,走近了发现是一条荒废的小径,周围草木繁盛,不走近细看原也不容易发现,碎石杂乱铺设,上下间距颇远,却也能垫脚。

      张君宝拾径而上倒不费力,行了约二三里远到了山顶,见一堵破败的围墙,绕到围墙前面,原来是一座荒芜的寺院,山门塌了大半,仔细辨认塌陷的门匾,却是“南斗寺”三字,原来自己从小径上来之处是这南斗寺的后山。

      时下蒙宋开战近三十年,此地已是战火过处,但见断壁残垣,倒不足为奇。想三年前跟师父第一次下山,虽没有看到经书里写的赤地千里、哀鸿遍野,但也见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病无所医。张君宝见此间荒芜了一座大寺院,倒也没觉得意外,踏步从断墙处进了寺院。寺院内杂草丛生,已至腰胸之间,张君宝用铁桶挡在身前,绕寺内大殿转了一周,发现这大殿虽破,殿顶坍塌,神龛下面却也是个好的容身之所,眼见天色向晚,不如今晚就在此过夜了。

      张君宝主意打定,去寺院的柴房、偏殿内找来几件铁器,来到寺院的后山,选了处土质松软之地,掘挖出一个大坑来。再将铁桶拎来,细看这铁桶通体乌黑,常年担水却无锈迹斑驳,想必是铁质不同寻常,心想“如此甚好,埋在此处也就不用担心铁桶被锈蚀了。”张君宝将铁桶置于坑内,又将师父的骨灰放在桶内,连同扁担一并埋好了,然后搜罗数抱杂草枯枝细加掩盖。

      忙活了半日,日已偏西,张君宝腹内咕咕作响,寻遍寺院内外也没找到能吃的东西,连口干净的水也没有寻到,便回到大殿内的神龛下面,胡乱铺垫了些杂草,倒头而睡。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