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堂突兀丹陛长,阶前百步大侯张。将军少年美冠玉,朝逥衫履何徜徉。琴书余暇习武艺,一弯弓影开扶桑。手如衡平身铁植,息深睇审神无旁。决拾反机霹雳发,怒鸮决起凌风扬。红星迸落天狗死,悠然宇宙逥清光。吁嗟乎,将军玅技世难得,射戟区区庸足说。若使登坛长蜀师,何愁不歼金川贼。
开篇诗人即以“高堂”、“丹陛”、“美玉”、“朝廻衫履”等词汇,将“允中”皇子的身份巧妙透出,又以善长骑射,武艺高强将其曾经征战沙场的背景点明。将军并非等闲之辈,其“杀伐决断”的魄力,威武雄壮的身姿,运筹帷幄的智慧,统统表现在了“手如衡平身铁植,息深睇审神无旁。决拾反机霹雳发,怒鸮决起凌风扬。红星迸落天狗死,悠然宇宙逥清光”的句子中。而“将军少年美冠玉,朝逥衫履何徜徉”则透露了其曾经为太子的背景。“若使登坛长蜀师,何愁不歼金川贼”则又说明,其用武之地在西南西北一带。这些信息与康熙皇子十四阿哥的经历极其吻合,不可能把它安在第二个人的身上,让人不得不相信这就是胤祯。
明义的诗集中还有一首《赠赋四将军》诗,写的应该是同一个人。为什么称他为“四将军”呢?因为“四”与“嗣”谐音,诗人以此表明其嗣子的身份,就像《红楼梦》中以《四书》代指《嗣书》一样。诗的内容如下:
妙年宠秩拜将军,裘马翩翩气莫群。十指清音含太古,五言高调入秋云。平津东阁饶贤客,邺水西园具藻文。独愧病躯难献赋,药炉声里卧斜曛。
胤祯是在1718年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的,当时他只有三十岁,诗人用“妙年宠秩拜将军”可谓恰如其分。如果说上一首诗突出了其武功卓著的一面,那么这一首反映的则是他文采出众的另一面。不难看出,此人可谓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是一个难得的治国之才。“妙年”还有另一种意思,就是“元春”的意思。“妙”即少女,代表“豆蔻年华”,是“元春”的象征。“宠秩”指的是在皇子中脱颖而出,得到了皇帝的恩宠,得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也就是说,他当时是以嗣子的身份官拜大将军的,所以是“裘马翩翩气莫群”。“十指清音”和“五言高调”体现了其擅长琴棋书画,具有文人的气质和诗人的天赋。“平津东阁饶贤客,邺水西园具藻文”,说的是其招贤纳士,在“西园”著书立说,以传颂“清音”,荡击浊气为己任。可以说,这两首诗把一个能文能武、风度翩翩,英俊潇洒的白马王子形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北静王的身影。
另外,在敦诚的《四松堂集》中,有一位老人受到了极大尊崇,这个人很可能就是张宜泉,也就是晚年的胤祯。在敦诚的笔下这个人叫“璞翁”,有时候也被称作“璞庵”。“璞”既是石头,也是玉,“庵”是出家人的意思,“翁”则是一个老者的形象。这些特点都与张宜泉十分吻合,而且诗的内容也透露了诸多与他相关的信息,如《璞翁雨中过访》云:
将军乘逸兴,枉驾过荒园。老眼爱苍翠,藜杖青松根。暮云自西来,倏然烟树昏。秋雨净白石,细草垂颓垣。空际点归鸦,暮色深柴门。霸陵有醉尉,可此息归辕。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手持藜杖,具有仙风道骨的老者形象。诗的开头就点明璞翁的身份曾经是一位“将军”,现在则是以“柴门”为家的山野之人。“霸陵有醉尉”把我们的目光引向了西汉的李广,这个典故说的是,李广失势之后,受到霸陵守军一个小小军官的呵斥和侮辱,让这位虎虎生威的将军颜面尽失。作者把璞翁与这位在西北边陲与匈奴征战多年,让敌人闻风丧胆的飞将军联系在一起,显然是想说明,璞翁曾经是一位镇守西北、战功卓著的大将军,是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暮云自西来”指的是,他现在的归隐之地在西面。
敦诚在另一首诗的注释中,关于璞翁的身世说过这样的话:“翁曾任粤东将军”。“粤东”和“西北”简直是南辕北辙,这显然与胤祯的身世不符。为什么要这样介绍呢?这恐怕还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声东击西法,与薛宝琴的《交趾怀古》的做法如出一辙。《交趾怀古》以“交趾”为题,内容却是“铜铸金镛振纪纲,声传海外播戎羌”,采用的是明指南粤,暗指西北的做法。从地理位置上讲,“交趾”和“戎羌”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作者把它们放在一起,要的就是这种真真假假的效果。
敦诚对璞翁的介绍,同样使用了这种方法,用“粤东”来掩盖“西北”,从而达到“明修暗渡”的目的。无论是西汉的李广,还是东汉的马援,都是以镇守西北闻名遐迩,拿他们比喻胤祯,可以说再合适不过。因此,对于“粤东将军”的注解,我们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只以诗的内容为是即可。(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