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宋朝就规定,凡是七十岁以上的人,见到县太爷便可以不跪,只需要拱拱手就行了,这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遥看当年的欧洲,七八十岁的老头也必须向着自己的领主下跪,这是等级决定的,对于年龄,并没有什么用,而在中国,因为从宋朝开始便信奉以孝治天下,所以老人的地位被空前推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中国的皇权不下县的原因。
就是因为这些乡绅把持了乡下的权利,这些宗老们,甚至在自己的地盘上,处决犯人都是可以的,这正是所谓的宗法制,这在中国古代,才是老百姓最为熟悉的法律,至于县太爷审案子,那除非是大案子,或者地方上无法判断,不然都是由地方上自行解决了事,哪里会有那么多案子上缴朝廷呢。
从中就可以看出,老人在宋朝的地位了,只是一个普通人,他要是能活到七十岁,就可以拥有不下跪的权利,这在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的,甚至这种趋势还随着时代的推移越来越厉害,当年乾隆皇帝摆下六十大寿的宴席,便邀请整个大清帝国所有百岁老人一同来庆祝,区区普通老百姓,竟然能够上皇帝的餐桌,这无疑是对于老人空前的尊荣了,所以国家一富起来,自然要对这些老人加以优待了。
首先便是养老制度的建立,当然,这一套制度自然不能跟后世相比,像欧美那种福利国家一样,可以保人一辈子无忧,这在宋朝是不可能做到的,徐清也没想建立起那样的高福利国家,这等于是在透支国家的未来,这种事情,徐清是不会去做的,他所要建立的养老制度,其主要是辅助年轻人照顾老人的,而不是由政府一力承担老人的一切,这样的承担太大,同时也容易剥离亲人之间的感情。
就像后世的美国,人们之间的亲情比较淡薄,后世中国的大城市中也是如此,许多人相处最多的是朋友,同学,至于亲戚则是交往十分的稀少,这种情况在大城市非常的常见,这些都是社会制度的改变而造成的问题,这是大势,但徐清并不希望这种事情太快发生,因为当人群开始以个体存在,而不是以家族存在的时候,许多问题便会浮上水面来,比如生育率必然会下降,还有就是人们会更加自私,这种自私并不是不好,但确实不应该出现在这个年代。
有的时候过于富裕也不是一件好事,就像如今的宋朝,富裕程度已经接近后世的低等发达国家水平了,但老百姓还处于古老农业时代的思维,这两种极端之下,其实是有好处的,那就是社会的生产力会爆发出来,等到这个时代的人们开始习惯工业时代的时候,则会有许多问题产生,第一个自然也是生育率下降的问题。
这件事徐清当然不用立刻担心,但是防患于未然总是需要的,所以养老制度的核心,便是辅助养老,还有就是养老院的建立,除此之外,孤儿院也大批建设起来,如今的宋朝,孤儿自然没有以前那么多了,放在古代,孤儿实在是很常见的状况。
任何一次天灾人祸就有可能带走一大批人,而那些幸存下来的孩子就会成为孤儿,除此之外,一场瘟疫也能立刻诞生一大批孤儿,除此之外,这个年代的人寿命实在很短,就算十六七岁结婚,十八九岁生娃,三十几岁死掉的也多得是,这是一个感冒就能死人,流行性感冒就能死一个村子的时代,所以很多孩子都会成为孤儿,他们漂泊无以,好一点的被有钱人家收走当做丫鬟、杂役,运气次一点的流浪街头,最后更差的,则是在不知不觉中死掉,有可能因为天气太冷被冻死,又或者因为饥饿而死,或者是单纯的被想要找乐趣的老百姓杀死,如同小孩在草地之中玩弄一只蚱蜢一样。
失去了家长的庇护,幼小的孩童着实是这个世界中十分弱小的一种生物,即便是一只小狗,也能够欺负你,所以那个时候的孤儿,大概率是在不到十岁之前死亡,只有小部分能够活下来,其中绝大多数进入黑社会,然后不到二十岁死亡,还有一些则被好心人收养,又或者成为了杂役。
真正能够进入孤儿院的,只是少之又少的一部分,这还是宋朝富裕的情况下,根据宋朝的记载,所有的县城都必须要修建一些馆舍用来安排孤寡老人和孤儿,那是因为朝廷有钱的缘故,甚至到了冬天,朝廷还会发一点黑炭让这些孤苦无依的人来取暖。
若是放在其他朝代,这种事情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可即便如此,孤儿们死亡的依旧是不计其数,这些孤儿给社会自然造成了极大的恶劣影响,没有家长的教导,再加上亲情的淡薄,这些人只要一进入社会,便立刻是整个社会的毒瘤,他们没有道德,不懂得是非,只要别人给一口粮食,他们就能赴汤蹈火,也正是这些孤儿的存在,山匪、盗贼才会横行乡里。
现在大家提起山匪,或许都已经没有印象了,在现代社会,便是一个连环杀人犯都能够让整个社会为之胆寒,可在古代的中国,甚至是民国时代的中国,屠村这种事情也是屡见不鲜,屡有发生的。
宋代自然也是如此,山匪盗匪横行,这种局面几乎是每一个古代王朝所必备的局面,直到新中国的成立,经过好几次大规模的剿匪这才算是彻底消灭了这些盘踞在山林之中的恐怖分子们,真正让国家安定下来了,而现在,虽然经过工业革命,天灾人祸对于人类的打击已然可以得到控制,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死亡率也下降了很多,这也知道导致孤儿的数量有了明显的下降。
但是归根到底,孤儿的数量还是非常多的,即便是工业革命已经完善的英国,那是也依旧有很多孤儿,比如说天灾,这就会带走很多人命,也会一瞬间产生无数的孤儿,然后就是疾病,这种也是无法抗衡的,所以宋朝的孤儿还是很多的,尤其是军队经过改制以后,再也不招收难民进入军队以拖垮军队的战斗力之后,更是无法安置这些人,所以建立成熟的孤儿院收养系统,无疑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在宋朝,孤儿院是本来就有的,叫做举子仓,或者是慈幼局,都是用来收养弃婴孤儿的,并且待遇还是很不错的,根据《梦梁录》的记载,官给钱典雇乳妇,养在局中,如陋巷贫穷之家,或男女幼而失母,或无力抚养,抛弃于街坊,官收归局养之,月给钱米绢布,使其饱暖,养育成人,听其自便生理,官无所拘。若民间之人,愿收养者听,官仍月给钱一贯,米三斗,以三年住支。
也就是说,这些慈幼局不仅仅照顾这些孩子们,而且还会专门雇佣一些妇人来照顾这些孩子,如果有人想要养育这些孩子们,朝廷还会每个月给一贯钱和三斗米,持续三年的时间,以帮助孩子在新家庭进行生活。
不得不说,这种待遇比现代的领养制度都要强大了,甚至有点接近现代发达国家的水平了,毕竟现代领养你可没有钱可以拿的,而在这个时代,你是可以有钱拿的,当徐清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很惊讶,他原本就知道宋朝是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时代的一朵奇葩,其富裕程度即便放到今天来也令人侧目,但却没想到竟然到了这种程度,这着实让徐清很是惊讶。
同时对于弃婴行为,宋朝也有了一些新的规定,以此来让家长不要丢弃孩子,比如说‘禁贫民不举子,有不能育婴者,给钱养之’大致意思就是只要你生出一个孩子,如果是穷人的话,每个月就给你四千文钱,相当于现代的两千人民币,用来照顾孩子,以让父母不要抛弃孩子。
通过这种方法来挽回孩子的生命和童年,当徐清看到这儿的时候,差点都要惊呼了,这可是工业极度发达的欧洲国家才有的制度,他们为了挽救自己国家岌岌可危的生育率,不得不对那些愿意生孩子的家庭提供大量的补助,真是没想到宋朝竟然就已经开始采取这种制度来提高生育率以及防止家长弃婴了,这样的制度着实是太高明了,也太有钱了,再想想后世明清,社会福利大幅度收缩,真是没有长进反倒越来越往后退了。
当时的宋朝皇帝甚至还发出了“必使道路无啼饥之童。”的口号,这在一千年前,着实是难能可贵的事情,在宋代之前,福利制度虽然存在但并不完善,而到了宋朝,这套福利社会开始逐渐完善,真正做到了从摇篮到墓地的成果,不得不说,这已经是发达国家的水准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徐清确实没有什么可以改的,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把这套东西从城市推广到农村中去。
这才是他需要做的,当然也有官员建议他,干脆就把农村的孤儿和老人接到城市里来不就好了么,这里有大规模的养老院和孤儿院,如今养老院可以继续扩建,但孤儿院却因为孤儿的减少而可以直接入住大量孤儿啊,既然如此,又何必在地方上修建大量的孤儿院呢,这不是浪费钱么。
对于这个计划,刚开始徐清还是很想要试试的,但最后老人入城他是答应了,至于孤儿入城,则被他拒绝了,主要便是如今的城乡教育水平相差实在太大,且二十年内无法改善,如果徐清允许乡下的孤儿进入城市的话,那么就可以接受城市教育了,这对于大多数的家长来说都是极大的诱惑,毕竟这其中的金钱生意,可是大大的厉害,到时候难免不会出现家长为了让孩子进好学校,所以便把孩子送入孤儿院的事情发生,这听起来确实挺匪夷所思的,但是徐清却觉得这种事情一定会发生的。
毕竟即便是在现代,也有人为了让自己家里能多买一套房而离婚的,把孩子给送出去的也不是没有可能,所以徐清还是否决了这个提议,但底下的人很快就提出了新的建议,那就是让孤儿院自主办学,办学水平不能超过城市水平,但要比乡下水平稍微好一点,这样一来,孤儿们既能接受教育,同时这教育水平也不至于让家长们把孩子送到孤儿院里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方法倒是十分有可行性,徐清便让官员们就近在汴京城周围的乡下开始试验,一个月的时间,倒是发现这套办法确实不错,把拨下乡下的款项用来建造学堂,同时扩建县城中的孤儿院和养老院,这样一来确实一劳永逸,同时照顾孩子们也方便,不然分散在全县各地,想要照顾也十分的麻烦,现在都集中在一起统一管理,显然要比分散开来管理容易的多。
这个方法便也算定下来了,不过对于孤儿的收养制度,徐清进行了一定的改动,朝廷拨款这无所谓,给领养家庭一笔钱,让他们精心照顾也很正确,但是对于领养家庭的条件,徐清还是要仔细确定的,根据宋朝的规矩,是要家境殷实的家庭来收养孩童的,但仅仅只有这一条标准显然不够,谁知道他们这些人收养了孩子之后会做什么呢?
(本章完)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