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大清光绪二十四年的一个仲夏夜,那一晚夜sè如墨。
在běi jg崇门外一条街道上,一个踽踽人影,提着个纸灯笼,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前走着。从灯笼里散发出昏暗的烛光,只把他脚下一小块地方照得朦朦胧胧,前后左右仍旧是无尽的黑暗。黑暗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从四面八方围绕着他,他伸出手去,却又触摸不到。
忽然,在前方夜幕里,一个亮点一闪,又倏忽不见。
再往前走,亮点又出现了,而且逐渐多起来,它们忽明忽暗,忽生忽灭,像飘忽在夜空中的鬼火,一会,黑暗中又隐约出现幢幢人影,你来我往,悄无声息,如同幽灵一般。
前方鬼火飘忽,幽灵出没,会是什么地方?是坟茔还是墓地?或者是赶路人真的遇见了鬼?
看赶路人的样子,却又未显露出惊慌,甚至连一点诧异的表情都没有。他之所以不怕,是因为他心里清楚,那里即不是坟茔,也不是墓地,更没有鬼,那里只是他今晚要去的目的地,一个叫做“鬼市”的地方。
这个被叫做 “鬼市”的地方,是清朝末年、座落在běi jg崇门外的一处自发的民间物交流场所。之所以叫它“鬼市”,是因为它和一般市场不同,它是白天闭市,夜间开市,因为夜间开市,所以来的人大都提着灯笼,有的还拿着蜡烛或者油灯,甚至划根火柴照亮,远远望去,各种火光闪闪烁烁,如同鬼火一般,而且市场天明即散,转眼人去楼空,十分鬼魅,故称“鬼市”。
别看这“鬼市”名称不雅,却是běi jg城闻名遐迩的一个地方,喜欢古玩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没有一个没去过的。这里常常汇聚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种人物,有古玩商人、官家贵胄、农民、普通市民、也有市井无赖、鸡鸣狗盗之徒,有的是来淘宝的,有的是来销赃的,有的是来买旧物品过ri子的,也有的是专门来卖假货坑人的,其间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也正是因为如此,这里也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种古玩物品,放眼望去,各种物件千奇百怪,应有尽有,在这里你可以淘到稀世珍宝,也可能花了大价钱,却买了一不值的假货,买宝者沾沾自喜,打眼者垂头丧气……。正所谓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间百态,尽现于此。
清人曾诗曰:“乍听鸡鸣晓市齐,暗中交易更昏迷。插标人去贪廉贱,一笑归看假货低。” 说的正是这清末时期的“鬼市”
再说我们的赶路人,这时候他已经进入到了“鬼市”。
这“鬼市”虽说也称“市”,却房无一间,也没有固定的摊位,更没人管理。来这里卖东西的人随便找上一块空地,铺上块油渍斑斑旧布,或者是几张发了黄的旧纸,然后把带来的东西往上面一摆,有的甚至什么都不铺,就直接把东西放在尘土飞扬的土地里,任其风尘仆仆,更显古朴陈旧。买东西的人则鱼贯而行,在他们面前走走停停,挑挑拣拣,寻找他们喜欢的东西。
我们的赶路人也和其他买东西的人一样,开始细心查看这些物品。为了照亮,他把手中的灯笼尽量靠近地面。身旁的人不时挤碰他,他手中的灯笼也随之摇摆不定,灯笼里的烛火,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眼看就要烧到纸壁,又在刻不容发间躲了过去,他却丝毫没有察觉到这种危险,只是一心一意关注着地面,用心寻找那些能够让他赚钱的东西,内心深处则在祈盼着捡漏。
所谓捡漏,就是能以极少的钱买到不为常人所知、却又极其贵重的物品。漏捡得大了,能使你一夜暴富,甚至彻底改变你的人生,这也正是人们趋之若鹜来“鬼市”的重要原因。
我们的赶路人在“鬼市”里边走边看,不时碰到熟人,人们见了他,都热情地打招呼:“哎呀!是龙爷啊!多ri不见,发财、发财!”他便停下来还礼:“哎呀!是赵七爷!您老发财!您老发财!——是常五爷!您老气sè真好,发福、发福。”
我们这个被人称为龙爷的赶路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名字叫龙武,名字中虽然带个“武”字,人却长得挺斯,看他的人脉,不像是第一次来“鬼市”,果真如此,他的确是这里的常客,因为他是一个古玩生意人,时常要来这里买东西挣钱。
他做的是古玩行里的小本生意,每天夹着个蓝布包,白天在城里走街串巷,高声吆喝,收购些古玩旧物,夜里也长到“鬼市”淘宝,淘到东西,便拿去卖给一些大户人家,或拿到串货场去卖给同行,中间赚些差价。有时候也做个古玩经纪人,为买卖双方牵媒拉纤,收点佣金,总之是本小利微,也没有店铺,人称夹包生意,是下等的古玩商人。
龙武的生意有一半要靠“鬼市”来维持,因此他每次来到这里都十分认真,今天也是一样,他两眼一直专注着地面不放,生怕遗漏了什么不该遗漏的东西。
地面上摆放的东西也真够多的,看着都令人眼晕,什么五彩花觚、仿宋梅瓶、老百姓用的粥罐、当官人家里的帽筒;什么泥菩萨、铁狮子、木观音、鎏金的释迦牟尼佛;什么竹雕的笔筒、玉做的香炉、房脊上的鸱吻、秦汉的砖瓦;什么北魏的石雕、东阳的木雕、两晋的青瓷,老三代的青铜器;什么珍珠玛瑙、翡翠碧玺、犀角象牙、虬角玳瑁;什么估衣估帽,废铜烂铁,大姑娘的缠脚布、老太太的小脚鞋……。总之是林林总总、形形**、离奇古怪、五花八门,不懂的人见到这些东西,如坠五里雾中,不知从何入手,懂的人一眼扫过,便知真伪好坏。
龙武自然是属於懂的那种人,这不仅因为他是干古玩的,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位好师傅。说起他师父,古玩行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大清国两朝帝师翁同龢的胞弟、被誉为古玩界泰山北斗的翁同胥老先生。翁老先生年轻时随兄来京赶考,因为一个偶然机会,爱上了古玩,便毅然弃仕从商,走上了古玩商人的道路。他在琉璃厂开了一家最大的店铺,一面经营,一面自娱,乐在其中,遇到可造之材,也收几个做徒弟,龙武就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