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没有崇高的目的,学习就好象是一种盲目的活动,缺少一种固定的、牢不可破的吸引力。生活中能够吸引人的事件,是千千万万的。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保证心理活动的专一。科学上面的享受,是用劳苦换来的,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辛勤劳动,根本不可能获得这种享受,只能为其他无所作为的享受冲昏头脑。他特别喜欢《资本论》序言中那句名言,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他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感到依靠学习,还可以帮助人顶住许多迷惑诱惑。
坚持学习,就是把握住了人生的基本方向。
对于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吴为的学习和思考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些进展。这对于他来说,简直是一种遭遇,是一种极大不利,为了避免这一遭遇,倒也有极其简单办法,那就是放弃自己面对眼前困难所做的努力,尤其放弃为遥远目标所进行的努力。在这种遭遇中,他的思想表现出极大的动摇性,表现出极不科学、不求甚解、不求彻底弄清的态度,而是一种虚荣心,一种经不起考验的思想支配着他。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上,人们围绕《资本论》的结构,确实做了许许多多的注释,尽可能通俗易懂的解说,可是,依旧显得是一块地地道道的顽石。恰恰是这块顽石意外地成了磨练人、考验人的试金石。马克思本人也向那些想认真读《资本论》的人指出,价值形式是最为难解的部分。正是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暴露出吴为的一切弱点,也幸运地成为吴为突破升华的宝贵机会。
吴为从讲货币课的史老师那里找来一些关于货币理论前沿的讨论章,自己钻研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上货币课,史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人民币是代表什么的,然后直接就叫吴为,你来谈谈。其实吴为对学术界讨论的这样尖端问题只算了解个皮毛而已,但他站起来还是笨笨磕磕地讲了起来,史老师站在讲台上一动不动地认真听着,等吴为谈完了坐下,史老师感慨地肯定了吴为的学习精神,夸他有自己的理解和见解,学习就要像他这样,独立思考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自己的主张。
这时,老师们在课堂上渐渐地把改革的信息渗透进来,说同学们赶上了大有作为的好时候。吴为通过到学校阅览室阅读期刊杂志,也了解到理论空白处甚多,为了填补其中某项空白,首先必须填补自身的空白,更增加了紧迫感。
吴为对自己学习经验的概括总结,形成了一套自己所独有的东西。班主任王老师发现后,让他向全班同学介绍学习经验,他脱稿讲的很成功。他在前边面向同学兴致勃勃、侃侃而谈的时候,王成林看着他那个样子直发笑。
吴为讲完后问王成林,我在前边讲你总笑什么?
王成林说,我看你坐在前边滔滔不绝讲话的那个样子特适合当老师。后来王老师又推荐他面向全校同学介绍。王老师让他准备个稿子看看,王老师看了也没有说啥,宋光看了道,这样不行,得把东西扒拉开,打开。他利用一个礼拜天,给他改完了,吴为看了果然通顺多了,会上交流脱稿变成念稿,会后班主任老师说,还不如脱稿讲的效果好。他又被学校推荐参加团省委的表彰大会,他的学习精神受到进一步的激发和鼓舞。
老师同吴为探讨如何过学习关的问题。老师感慨地道,一般人包括我自己,干个三五个月,哪有象你这样,长年累月,坚持不懈。我已经够勤奋了,但不如你,你是勤奋过人。
吴为总结如何过好学习这一关,感到最重要的是坚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别上来就讲为理想,响应祖国呼唤,解放全人类,听的很响亮,但许多人是达不到那个高度的,就是有那个高度也是逐渐树立起来逐步达到的,或者是非常杰出的人物有那样的观念,普通人则通常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自己,把学习当作完善自我的途径、手段,这样听起来虽然格调不高,却很有效。学习目的回归朴实、回归自我。人家自然要问,你为什么这样学,你已经这样了还学什么?净化提升自我。
吴为也开始思考工作和处理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做好工作必须是带动大家一同做好。积极主动,主要表现在困难面前,在缺乏条件的情况下,有积极主动的行动。只有这种行动才称得上积极主动。为什么在困难时就能带动大家呢?有些人想克服困难,因缺少条件而丧失信心,这时需要想办法出主意看到并利用有利条件,带头创造有利条件;有些人遇到困难就完全消极,这种人不好办,只要能跟着干就行了。
吴为特别意识到自己的追求与实际工作要求比较一致时,可以极大地减少摩擦,有助于充分集中精力,与环境要求一致,互相促进。在学校以学习至上毕竟与学生主业高度一致,所以总体上与环境要求一致,没有出现那么尖锐的矛盾,专心学习的行为也容易被人们理解和接受。这段经历对吴为非常宝贵,使他开始注意在保持自己个性的同时避免与环境发生冲突的重要性。
同学之间因为学习产生不同的理解会发生争论,是很正常的,但吴为在与同学争论的过程中,发现有人把争论当成制服别人的手段,决定了对争论的态度,不是实事求是,往往要坚持自己错误的意见,好象承认自己认识上的错误、接受别人正确意见,就比别人矮了三分,就觉得脸红。不但使争论无结果,而且造成分裂。应该实事求是,敢于承认自己错误意见,诚恳接受别人正确意见,把争论当成丰富自己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看作是促进学习、加强同学之间友谊的一种方法。激烈的争论,每天都在巩固着已有的知识,纠正着以前的错误认识,接受着新的知识。
时间一长,吴为感到学校生活不合自己口味,连学校这样的地方也不合口味,可见吴为的刁钻,他惟一的兴趣就是学习,对其他政治学习、讨论、参加各种会议感到厌倦。到校惟一目的就是学习,用学习代替了其他一切,这样很自然会发生冲突,周围就会认可你的精神却不接受你的处世态度,同学老师就会逐渐地不理解不接受你这个人,是自己的做法把自己孤立起来了。人和精神被人为地分隔开,是会给分隔开的人造成痛苦的。他意识到这种痛苦,但他找不到解决的出路,他也不知道哪里会有这样的出路,他反而只能在学习惟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就越来越加深着这种分离。
人是不能被抽象为学习的存在物,供人们欣赏,顶礼膜拜,他总会还原为现实的存在。吴为讨厌现实的许多存在,现实的许多存在自然也会讨厌他,他不愿入俗流,那俗流也会远离他、孤立他、拒绝他。同学们经常仨一群俩一伙的亲密走动,有说有笑地出入教室寝室,说是不愿意打扰他,实际是不愿意看到他格格不入的样子。他感受到孤独的凉意一阵阵袭来,陷入到一种孤独的苦恼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