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敬你一杯酒(3)


本站公告

    果然不出他所料,赛场上出现的意外是那么多。但孙晋芳异常地沉稳冷静,她没有撇过一回嘴,却举了不少次手,露出了不少次笑容。尽管这种笑容与平日舒心的欢笑不相同,是紧紧地抿着嘴笑的,但毕竟还是一种有礼貌的微笑呀!

    她荣获大会给她的三个奖:最佳运动员、优秀运动员和二传奖。当她怀抱着一个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时,她现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袁伟民倾注了多少心血啊!

    跟袁伟民坐在一桌的郎平,看到小孙哭着在敬酒,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她在想什么呢?也许,她先会想起初出茅庐的一九七八年。那年她十七岁刚过,就被国家队看中,让她顶替著名的杨希,打四号位的主攻。在曼谷参加亚运会时,打南朝鲜队,她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打日本队时,她的劈杀受阻了,不等打完第一局,袁伟民就把她换下场。结果中国队以○比三输给了日本队。有的观众就来信指责袁伟民,说在这样关键的比赛中,他不应该冒冒失失地起用一个新手。郎平的心是既不服气又很沉重,这样对待袁指导公平吗?袁伟民却不以为然。他觉得郎平第一次参加重大国际比赛,能挥这个水平,就蛮不错了。他不仅不后悔起用郎平,而且下大力锤炼她。当然,锤炼是严酷的。尽管郎平自己已经很自觉、很刻苦,但还是常常被“补课”,常常练得下不来台。在练得最艰苦时,郎平也不轻易掉泪。她总是忍耐着不让酸楚的泪水往外流。她心想:“袁指导,你练吧,你整吧,等拿了世界冠军,我再跟你算账!”

    在这次世界杯比赛中,中国队以三比二力挫美国队。打完比赛,郎平已经疲惫不堪。她刚洗完澡,屋里的电话铃又响了。袁伟民在电话里对她说:“你到我屋里来一趟。”他鼓励她,希望她第二天与日本队比赛时,挥得更好。郎平说:“指导,你放心,我再累,也要比哪一场都跳得高,拿下这个世界冠军!”与日本队的决战中,郎平确实跳得特别高,扣得格外狠。比赛是下午六时开始的,等完奖,已经深夜十一点钟了,而郎平还是中午十二点吃的饭。极度的疲惫、劳累、饥饿,一起向她袭来。她的胃开始痉挛,疼得她浑身直冒汗,彻夜难眠。历尽千辛万苦,世界冠军拿到手了,她该跟袁指导算总账了。但是在这酒宴上,这位不轻易掉泪的北京姑娘,却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切责怨都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她有的只是感激,深深的感激。

    四川姑娘张蓉芳举杯了,在明亮的灯光下,显得那么水灵。昨天的胜利,仿佛把她的性格都改变了,这位泼辣倔强的女孩,也爱说爱笑起来了。她和袁伟民相处已近六个春秋。她身高一米七四,在女排中,她与招娣是矮个儿。这么一副不高的身材,却与身高一米八四的郎平打对角,担负着主攻的重任,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她的扣杀,常常被西方高个运动员给拦回来,使进攻受阻。她不服气地对袁伟民说:“身体是爹妈给的,就这么高,再往高长,是不可能了。但先天不足,可以后天补嘛!”袁伟民很欣赏她的这句话,更喜欢她那永不服输的倔强个性。他下功夫雕凿这块玉石,一刀一凿着意地雕,苦心地凿,终于使她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无论是扣杀,还是防守,她都娴熟老练,是队里的一名主将。但是,一九八一年八月,她参加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大学生运动会时,又碰到挫折。打古巴队时,她的扣球屡次被古巴高大的队员拦了回来,水平挥得很不理想。回北京总结时,她伤心地哭了,对袁伟民说:“指导,我的个儿就这么高,打不死人家,有什么法子呢!看来,我也快退出球坛了。”袁伟民听了,好半天沉默不语。他知道,张蓉芳嘴上这么说,心里才不服输呢!他亲切地鼓励她说:“毛毛,你要自信。一次打不死,你就打两次,两次打不死,就打三次。我看,只要自信,你是能把球打死的。”在这次出征前,袁伟民又帮张蓉芳进行了多次模拟训练,让她天天与几个高大的男陪练在网上激战。这次打苏联之前,他怕毛毛心里犯怵,又找她鼓气:“你的问题,关键是缺乏自信心,场上扣球,你一不果断,一犹豫,一动摇,跑动就不活了,速度就放慢了。许多战术就不敢打,打不出来。一般进攻,当然给人家拦网创造条件。在南京,和陪练打,男子队员的手你能通过,难道苏联队你通不过?我就不信。”张蓉芳放开手打了,那股泼辣劲一上来,她的进攻,连最佳拦网手、苏联阿柯哈米诺娃都拦不住,古巴的高个也拦不住,就是美国身高一米九十六的海曼也拿她无可奈何。相反,海曼扣过来的球,却被她拦了回去。也许,海曼以为毛毛个子矮,好欺侮,就老往毛毛的位置上扣杀。毛毛来气了,心想,海曼,你也欺人太甚了。她拼全力往高处一跳,竟然将海曼玩命打来的球,拦了回去,拦到海曼的胸前,掉落在这位美国巨人的脚下。这是她的打球史上最得意的一个球。面对着袁伟民,她不禁又想起了他的那句话:“只要自信,你定能把球打死的。”你说得多对啊,袁指导!58xs8.com